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乾隆到道光,5道聖旨頒給泰州這個家族,「皇恩」為何如此浩蕩?

從乾隆到道光,5道聖旨頒給泰州這個家族,「皇恩」為何如此浩蕩?

原標題:從乾隆到道光,5道聖旨頒給泰州這個家族,「皇恩」為何如此浩蕩?


每一道聖旨


都有一段故事


都是一代王朝的證物


歲月流轉

現存的聖旨


已很難看到


不過


在我市姜堰區博物館


卻珍藏著五道聖旨


還都出自一個家族



寶藏名稱:清代聖旨


館藏單位:姜堰區博物館


文物級別:鎮館之寶

姜堰區博物館收藏的五道聖旨,時間跨度從乾隆到道光年間,都是清代皇帝頒給劉惟馨和他的父母、子孫的。上世紀80年代,姜堰老一輩文博工作者周煜老先生徵集這批聖旨作為館藏。當時有的聖旨已經破損,上面被潑上了紅墨水。如今,破損的聖旨得到修復妥善收藏,並多次赴全國各地巡展。


聖旨開端是頭尾相對的兩條龍,相擁著「奉天誥命」四個篆體字,整條聖旨上錯落有致地布滿祥雲。


五道聖旨均為「五色聖旨」,由右至左被分為長度相等的青、紅、黃、白、紫五種顏色緞。最長的約500厘米,最短的長約200厘米,寬度均為50厘米左右。在黃色緞面上蓋有皇帝「制誥之寶」玉璽,玉璽兩側的聖旨正文分別用漢文、滿文寫成。


劉家為啥有這麼多聖旨?


這五道聖旨中涉及的劉惟馨、劉廷璲、劉廷璜、劉攀桂均為姜堰劉氏一族。


這個家族,由明及清,走出了數十位舉人、進士、高官、名流,煊赫鄉里500年之久,特別是出現了中國科舉史上罕見的兄弟武狀元。 劉氏一族受朝廷封贈的聖旨有五十餘道,可謂「皇恩浩蕩」,可惜大多已散失,只有這五道倖存。


這五道聖旨雖與兄弟武狀元無直接聯繫,但也足以窺見姜堰劉氏「弓馬名家」之一斑。


聖旨上寫了啥?



想知道聖旨上都寫了些什麼內容嗎?姜堰區老文物專家王正奎老師翻譯了朝廷給劉惟馨父親劉賡歌、母親王氏的誥命,一起來看看。

原文:


奉天誥命,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寵綏國爵,式嘉閥閱之勞;蔚起門風,用表庭闈之訓。爾劉賡歌,乃廣西提標右營守備劉惟馨之父,義方啟後,穀似光前。積善在躬,樹良型於弓冶;克家有子,拓令緒於韜鈴。茲以覃恩,封爾為武德騎尉,錫之誥命。於戲!錫策府之徽章,洊承恩澤;荷天家之休命,永耀門閭。


制曰:怙恃同恩,人子勤思於將母;赳桓著績,王朝錫類以榮親。爾王氏,乃廣西提標右營守備劉馨之母,七誡嫻明,三遷勤篤。令儀不忒,早流珩瑀之聲;慈教有成,果見干城之器。茲以覃恩,封爾為宜人。於戲!錫龍綸而煥采,用答劬勞;被象服以承庥,永膺光寵。


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日



釋文:


遵照天意並繼承新生的氣運,皇帝發布命令:國家要對有功之臣進行撫綏,規制也要求對功大資深的有功勞之臣進行嘉獎;尉然興起臣工的家風,為的是表彰臣工的父母教子有方。你劉賡歌,是廣西提標右營守備劉馨的父親,(你)教子走正道,為子孫開闢通向光明的道路,為祖先爭光、為後代造福。(你)積善成德於自身,在繼承父祖的事業上為子孫做出了好的榜樣;(你的)子孫能繼承家業並在武略與兵法方面的業績有較大的拓展。現在朝廷廣施恩澤,封你為武德騎尉(五品榮銜),以這道皇家的聖旨作為賞賜。啊!賜給你皇家嘉獎的命令,再次接受皇家給你的恩惠;承受皇家美好的命名,將使你的門庭永久地得到榮耀。


皇帝詔令說:父母享有同樣的恩典,做兒子的要常想到趙括母親的衷告;威武雄健、戰功卓著,朝廷賜給功臣父母以相似的榮耀。你王氏,是廣西提標右營守備劉馨的母親,遵守婦女的『七誡』之規,文雅明理,像孟子的母親那樣一心一意為教育子女創造良好的環境,這種美好的風範從來不曾改變,家庭和諧的聲譽早就流行於鄉里;慈母的教育很有成效,果然培養出了衛國保疆的棟樑之材。現在朝廷廣施恩澤,封你為宜人(五品榮銜)。啊!賜給你聖旨,讓你光彩煥發,是為了答謝培養子女的辛勞;穿上貴婦的禮服,以享受美善,永遠承受朝廷給你的榮耀。


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日



點評



姜堰區博物館館長 陳煒


聖旨作為帝王的意旨載體,是權力的展示和象徵。聖旨記載的內容多為官品職銜和事迹,以及封賜官職等。


聖旨書寫均由文官高手完成,因而聖旨在頗富史料價值的同時,又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到了清代,聖旨的滿漢文字合璧書寫則更具特色。


姜堰博物館現存的五件清代聖旨均出自劉氏家族。其行文洗鍊,書寫端莊,氣度雍容,歷經滄桑而風采不減。五件聖旨的保存為泰州地方史與氏族文化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知道多些


聖旨的講究真不少


聖旨是歷代帝王下達命令的文書,包括封贈有功官員或賜給爵位名號時頒發的誥命或敕命。


明清時期的誥命和敕命是根據頒發對象的不同來劃分的,頒發給一至五品官員的聖旨為誥命,頒發給六至九品官員的聖旨為敕命,生者曰「封」,死者曰「贈」,在職者曰「授」。


聖旨的內容多為褒獎事迹、授官賜爵等,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每每填補一些被正史遺漏的細節。聖旨因所授官員的品階不同,其色彩、質地、圖案、內容、遣詞、文風、書法、用印等也有所不同。


明代聖旨只用漢文來書寫;清代聖旨用滿文和漢文合璧書寫,漢文行文從右向左,滿文則從左向右。


圖丨黃薇薇


責任編輯:劉濤 版面編輯:劉曉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州發布 的精彩文章:

吃下1萬隻蟹黃湯包,這位泰州人發現了一個秘密……丨潮起揚子江·泰州

TAG:泰州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