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0句高尚節操的經典名言,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10句高尚節操的經典名言,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1.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語出《論語·子罕》。等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後才凋落的。

2. 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

語出《戰國策·秦策》。說話不採取曲意附合的態度,做事也不採取苟且求容的態度。此句為戰國時秦相范雎之語,表達自己不曲意逢迎的態度。

3. 不食嗟來之食。

語出《禮記·檀弓下》。表達了做人要收操守,不應低三下四的去接受別人的施捨。

4.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語出宋·文天祥《正氣歌》。崇高又有智慧的人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他們那種崇高、智慧的典範形象只在從前才有。詩句作者在自己寧死不投降元朝的境況下,慨嘆在宋、元朝代更迭的當時,真正有骨氣、有節操的人已不多了。

5.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節香。

語出宋·韓琦《九日水閣》。慚:羞愧。老圃:深秋時的花園。寒花:這裡指凌寒獨放的菊花。晚節:晚秋時的節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雖然自慚這深秋時花園的景色已不那麼濃艷,但卻可觀賞那凌寒獨放的菊花仍保持著的清香的晚節。這句話表現出詩人重視節操,尤重保持晚節的品格。後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讚揚能保持晚節的賢者,或勉勵人們應注意保持晚節。

6. 竹死不變節,花落有餘香。

語出唐·邵謁《金谷園懷古》。竹子雖然死了,但是不會改變自己的骨節,花雖然掉落了,但是仍然保留芳香。這句話用來表達了忠義之士的高尚節操。

7.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語出唐·張九齡《感遇十二首》之七。江南有丹橘樹茂盛地生長著,經歷過冬天的寒冷,但仍然是常綠不凋,鬱郁成林。難道是那裡地氣溫暖的緣故嗎?是因為橘樹本性就耐寒啊!此詩托物喻志,頌橘實是頌人,比喻人的節操,亦兼有比喻賢者要求用世之意。

8. 死既得所處,自顧乃不疑。惻愴大江南,名與日月垂。

語出元·楊載《題文丞相書梅堂》。文丞相您真是為國而死得其所,您對自己的輝煌人生可以感到驕傲;大江南的人都為您的慷慨就義而無限悲痛,您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永垂不朽。詩句歌頌了文天祥的崇高品德和節操,表達了作者由衷的崇敬景仰之情。

9. 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語出明·洪應明《菜根譚》。一段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氣節,是人能夠做到頂天立地的支撐。大男人做事最能體現出他的浩然正氣。何謂「氣節」?「氣節」是指為人所必需的志氣和節操。

10. 操與霜雪明,量與江海寬。

語出唐·常建《贈三侍御》。節操就像冰雪一樣明亮,氣量就像江河一樣寬廣。這句話形容詩人心胸寬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中國民間18句經典歇後語,老百姓智慧的結晶!
老祖宗10句話: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