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感冒都要吃抗生素?發燒呢?

感冒都要吃抗生素?發燒呢?

八成的感冒,吃抗生素都是不管用的;如果對症,抗生素該吃還得吃;抵制濫用,不該全面抵制使用。

進入大雪節氣,大家又開始了跟各種病毒、細菌死磕的季節,也到了糾結「頭孢唑林、頭孢克肟、阿莫西林、青黴素……」吃還是不吃的時候。不敢吃的原因,就是怕抗生素的耐藥性。問題來了,感冒都需要吃抗生素嗎?耐藥性是怎麼發生的?抗生素的耐藥性可破嗎?怎麼破?

抗生素對八成感冒無效,你還在吃吃吃嗎?

千萬別再相信「吃點兒抗生素,感冒好得更快些」的謠言。因為人家感冒,也是分門分派的,不同門派的剋星自然不同,萬不可「一視同仁」。

感冒也叫傷風,學名叫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分為兩種,病毒性的和細菌性的。通常來說,病毒性感染居多,能達到80左右,其中,鼻病毒、冠狀病毒能佔到60%。而細菌性感冒,則主要是由肺炎鏈球菌等引起的。

這麼說,好像還是有些抽象,我們還是從最直觀的癥狀來分辨這兩種感冒吧。

病毒性感冒的癥狀主要是咽喉不適,流清鼻涕,輕微咳嗽,打噴嚏,鼻塞。有時也會發燒,但很少高燒到40度以上。而細菌性感冒的典型癥狀就是發高燒,流膿鼻涕(黃色的),咽喉腫痛,區別還是很明顯的。所以,如果你清鼻涕流成河,跟過敏似的噴嚏不斷,那很可能是被病毒性感冒襲擊;如果你有膿鼻涕、濃痰,嗓子疼,還伴隨高燒,那基本就可以斷定是細菌性感冒了。

寶貝,你可能染上了病毒性感冒!

成人對自己的癥狀會比較敏感,看醫生時也能清楚描述,那還不太會表達的小朋友得了感冒,怎麼來區分種類呢?簡單,扎指頭做個血常規檢查就行了。

如果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計數較高,就是細菌性感冒;如果白細胞正常或者較低,其他的淋巴細胞等計數較高,則是病毒引發的感冒。

分清病症了,該輪到抗生素上陣了吧?且慢!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管用哦!沒錯,就是那個只佔感冒10-20%的少數派。而每年會問候你兩三次的病毒性感冒,誘發它的病毒種類可達200種之多,目前在治療方面仍處於「對症」治療階段。簡言之,就是說,抗生素對八成的感冒都是沒有作用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鼻病毒是造成普通感冒的主要原因

這與抗生素的制敵方式有關:它主要是通過干擾細菌核酸的合成、抑制核糖體的功能、抑制細胞壁的合成及葉酸的代謝等方式來殺死細菌,或者抑制細菌繁殖幫助免疫力殺死細菌。而病毒沒有核糖體細胞壁,也沒有相應的代謝方式,核酸合成也在人體細胞里進行,所以,抗生素遇到病毒,只能幹著急,著實是無從下手。

1928年9月3日,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

小小細菌,為啥能耐葯?

我們知道,抗生素對抗細菌性感冒確實是一把好手,但並非總能克敵制勝。因為細菌具有耐藥性!

目前,幾乎所有的病原菌都表現出耐藥性,甚至還出現了很多多重耐葯菌,也就是所謂的「超級細菌」。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細菌為什麼會產生耐藥性的呢?

其實這很好理解。如果你要殺死一種生物,它肯定會反抗。誰會乖乖交出自己的生命呢?細菌也不外如是。細菌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十億年,怎麼會那麼容易被滅絕呢?抗生素也是本來就在自然界存在的一種物質,細菌為了不被抗生素消滅,便會進化出耐藥性;而那些能產生抗生素的細菌為了防止被自己產生的抗生素殺死,也會產生耐藥性。所以你看,抗生素耐藥性其實是一種自然現象。

不過,如今抗生素的濫用,加劇了耐藥性這一現象。為何濫用會加劇耐藥性呢?因為細菌的突變幾率非常高,每一個細菌都有自己獨特的基因組。無論何時,總是有一部分細菌對特定抗生素耐葯。而濫用抗生素,就使得其他不耐葯的細菌死亡,而耐葯的細菌獲得了生存機會,從而大量繁殖。耐藥性就由此產生。

有的抗生素耐葯基因在質粒上。質粒是一種獨立於基因組的環狀DNA,可以在不同細菌之間交流。所以,如果這種有耐葯基因的質粒在細菌間複製交流,那很快就會出現一大群耐葯細菌。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都是有可能的。這也是抗生素耐藥性轉變成全球性問題的一個原因。

即便一個細菌本來沒有抗藥性,但如果接受了抗生素刺激而並沒有被殺死(比如只服用了幾次而沒有全療程服用),其基因就會產生對應變化來抵抗抗生素。如果許多代細菌都受到了同樣不足的抗生素刺激,那麼這種基因變化就會穩定下來,並且遺傳給下一代。因此,服用抗生素時,一定要嚴格遵醫囑或者按照說明書服用。不要自己隨便吃幾天就算完。當然,過量服用抗生素也是不好的,會損害人體正常的腸道菌群。

細菌有好壞之分,但它們在抗生素眼中是一樣樣的,遇到了一律殺無赦

耐藥性是如何產生的?

好吧,我們接受細菌必然會產生耐藥性這一自然現象,可是,這些傢伙是怎麼產生耐藥性的呢?

細菌產生耐藥性主要有四種途徑。

第一種是產生滅活酶或者鈍化酶。如β-內酞胺酶、氨基糖昔類鈍化酶、氯黴素乙酞轉移酶和MLS鈍化酶等。這些酶會使得進入細菌細胞內的抗生素改變結構或者失去活性,從而不會對細菌產生影響。

第二種是細菌細胞膜的滲透性改變。這又有兩種機制,其一是不讓抗生素進入細胞膜。細胞膜相當於細胞的大門。要進入細胞膜,必須要通過特別的通道。本來抗生素都是通過一些膜孔蛋白進入細胞膜的。耐藥性細菌會將這種膜孔蛋白進化消失,抗生素就無法進入細胞了。其二是產生消耗能量的轉移泵。這種泵可以將進入細胞的抗生素再泵出細胞,進來多少就趕走多少,所以這也是一種耐藥性的方式。

第三種是抗生素作用的靶點產生突變,無法與抗生素結合。抗生素要產生作用,都要有一個作用靶點。比如,青黴素要和青黴素結合蛋白結合,才能抑制細菌生長。如果青黴素結合蛋白突變,青黴素無法跟它結合,就無法發揮作用,從而使細菌對青黴素耐葯。或者是產生一種新的可以和抗生素結合的蛋白,但是沒有具體作用,通過這種競爭性作用來減輕抗生素對細菌的「危害」。

第四種是細菌形成一種被膜,完全阻止抗生素進入。

抗生素的耐藥性,怎麼破?

處理抗生素耐藥性沒有一個單一的、一勞永逸的方法,必須多學科協作才有可能解決。

要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首先要建立規範的管理制度,將抗生素歸為處方葯,不要輕易在藥房買到。

其次要注意循環使用抗生素,一段時間只用一種,這樣可以讓細菌在適應一種抗生素後被另一種殺死,過一段時間前一種又可以恢復效用。

第三,嚴格控制養殖業的抗生素用量。目前,養殖業對家禽家畜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太多,抗生素濫用的情況非常普遍。有的人可能會有疑問,對動物抗生素濫用對人類有什麼影響?你想想,給牛注射抗生素後,抗生素可能存在於牛奶中進入人體,而人體有正常菌群,菌群中的細菌就會逐漸在這種輕微抗生素刺激下獲得耐藥性。

第四,要在醫院等敏感區域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制度,防止攜帶耐藥性細菌的人群交叉感染細菌。要知道,細菌的傳播是非常簡單的,呼吸就會傳播細菌。

第五,醫藥公司也要努力開發新種類的抗生素。仔細觀察藥品市場,你就會發現,已經很久沒有發現新抗生素了。最近幾十年,科研人員一直在進行半合成抗生素的工作,進展緩慢。

上面的建議比較偏向宏觀和社會整體規範層面,下面就拋出三條對咱們普通人來說人人有責的「禁令」。

禁令一:不要隨便服用抗生素,也不要隨便要求醫生開抗生素。必須先發現抗生素適應徵,才能使用抗生素。要知道減少耐藥性的唯一法門就是減少抗生素使用量。非必要,不使用。

禁令二:不要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隨便吃抗生素。普通的感冒或者嗓子疼不需服用抗生素。只需對應緩解癥狀即可。

禁令三:在療程內要用足抗生素,不要吃幾天覺得病好了就自行停葯。因為當你覺得病好了的時候,其實細菌通常並沒有被殺乾淨。體內餘下的細菌會逃脫免疫力的作用,偷偷進化出抵抗抗生素的基因。所以,一定要按療程服用,吃夠劑量!

參考文獻:

1.高美英. 抗生素耐藥性的挑戰與控制對策[J]. 醫藥導報, 2004, 23(4):210-212.

2.Nicholas J.Ashbolt, Alejandro Amézquita, Thomas Backhaus,等. 抗生素耐藥性環境中產生和轉移的人類健康風險評估(HHRA)[J]. 環境與職業醫學, 2014, 02期(02).

3.李顯志, 張麗. 細菌抗生素耐藥性:耐葯機制與控制策略[J]. 瀘州醫學院學報, 2011, 第5期(5):445-455.

4.曹志偉. 抗生素耐藥性機理及對策[J]. 醫藥產業資訊, 2006, 2:43-44.

5.姜英, 王秉瑞. 抗生素耐藥性機理研究進展[J]. 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 2003, 03期(3):74-78.

6.高美英. 抗生素耐藥性的起源、傳播和對策[J]. 抗感染藥學, 2005, 01期(1):1-3.

7.戴紀剛, 張國強, 黃小兵,等. 抗生素科學發展簡史[J]. 中華醫史雜誌, 1999, (02):88-91.

8.奚小土, 羅翌.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現狀[J]. 西部中醫藥, 2004, 17(11):5-7.

9.韓寧, 王紅霞, 張艷萍,等. 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血常規檢測對比分析[J]. 吉林醫學, 2014, 21期(21):4685-4686.

作者:王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科學的代價:惡魔之核的誕生
「嗓子眼兒」那麼大,這鴿子到底都吃啥?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