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守「拙」也是一種修行

守「拙」也是一種修行


守「拙」也是一種修行

守「拙」也是一種修行

多數人的一生,大多是求善巧、求聰明的。無論世間之生活環境,抑或是人生之生存哲理,大抵是以此影響或引導人群的。人無巧難以立,心不聰難以明,似乎已是多數人的一大基本信條了。

相對而言,「拙」在現今社會幾乎已成為「笨」的代名詞了。「訥口拙言無巧便」似乎就不是一個聰明人了。因而,學不得巧的「拙人」常會自暴自棄,將自己視為無用之人。

可是,世間偏偏如此,倘讀古代文獻,卻會發現有好多人以「拙」為名,甚好「守拙」,文人雅士尤其如此,如宋代林之奇稱自己的文集為《拙齋文集》,明代王獻臣稱自己的園林為「拙政園」,清代黎庶昌稱自己的室名為「拙尊園」。陶淵明《歸園田居》中亦有「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詩句。直至現代,亦有不少書家以「拙」為美。

守「拙」也是一種修行

這類人為何如此喜「拙」?杜甫有句詩,或許最能貼切回答這一問題了,他說「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拙」之用即是存道,因而,守拙即是守道,進一步,天道、人道都在此「拙」之中,若善用此「道」,「拙」能養氣,亦可修行。

謝榛《自拙嘆》雲「千拙養氣根,一巧喪心萌」,孟浩然雲「運籌將入幕,養拙就閑居」,都是以「拙」來養氣。

佛教中,守拙是一種修行方式,如《續指月錄》記載一位禪師「因而謝事天童,來到鶴林守拙,日用無別修行,一句阿彌陀佛。」

如何守呢?我們常言「心拙」、「眼拙」、「耳拙」,或說「拙談」等,其實都是指「六根」而言,「六根」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識」。「六根」本「拙」,因巧而蔽,猶如謝榛所言「一巧喪心萌」。因而只有守住六根之「拙」,才能凈念相繼。

守「拙」也是一種修行

不過若論對「拙」的偏愛程度,應當首推《愛蓮說》 的作者周敦頤。他有篇極短的《拙賦》,對「拙」「喜而賦之」。

文曰:「或謂予曰:人謂子拙。予曰:巧,竊所恥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賦之: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勞,拙者逸;巧者賊,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嗚呼,天下拙,刑政徹;上安下順,風清弊絕。」

周先生的「拙」,實為「道」之「拙」。《拙賦》雖未提及「道」,卻言及「德」,是以「道」貫穿始終的。作為「理學」的開山鼻祖,他在《太極圖說》中所言的「太極」即是一種「道」。正因心中有「德」、胸懷大道,他才「拙」得如此徹底、「拙」得如此明了。這種幾近於「道」的「拙」,或許就是「大巧」了。

守「拙」也是一種修行

就像《老子》第四十五章中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認為最正直的東西好像是彎曲的,最靈巧的東西好像是笨拙的,最好的口才好像是不善言辭的。這或許才是「拙」之妙用。

但對 「拙人們」而言,能體悟到存於「拙」中的「道」卻實屬不易,真是此道難以會,此境不易臻。雖如此,此賦還是應看做 「拙人們」的人生格言。人都是有性情的,倘性偏「拙」而難以學巧,那就守住這份「拙德」吧,否則,會學「巧」學得愈「拙」了,反倒失了自己的本性,「拙」得一塌糊塗呢。

摘自騰訊佛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拙誠學堂 的精彩文章:

以「拙誠」之心跑馬拉松

TAG:拙誠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