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解救吾先生生活哪能給你喘息

解救吾先生生活哪能給你喘息

為什麼我一直憋著沒看《解救吾先生》,因為一聽到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我就很慫,既然發生在驚心動魄的電影里,也會石破天驚的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

為什麼我又去看了呢?哈哈哈,因為我憋不住啊...我是沖著王千源去的,這個曾經在劇場里演了四年大自然的迷之男子。

這一次要嚴肅的聊一聊「惡」,老規矩。

當影院的燈亮起,我的心裡不是如釋重負的感覺,反倒是一種奇妙的憂慮和不舍。我捨不得《解救吾先生》里緊湊的故事、捨不得精妙的結構、捨不得具有衝擊力的鏡頭、更捨不得劉天王和王千源的演技啊嗷嗷嗷。或者誠實的說,我竟然為華子的死而惋惜,這一個奇葩的「人才」,竟然就這麼掛了。所以我們一針見血的指出,是王千源的演技拯救了我們對華子的怨恨和憤慨,他救活了一個卑劣的靈魂。

一個人究竟能壞到什麼程度?我們其實是不好評價的。論作惡多端的事件?還是性質的惡劣程度?這些都只是某一個方面罷了。你說華子壞不壞?當然壞。這個人唯一的良心莫過於還惦記他的媽。但是華子究竟有多壞?只要一句話就能證明。當華子被刑峰揪到車上的時候,他笑笑說,唯一後悔的事情就是出門前沒把他媽先宰了,免得他媽傷心。

這是一句極度震撼到我的台詞,華子,真是一個非常狠毒的人,這種狠毒不僅是對別人的狠,更是對自己的決絕。你能在華子的臉上看到瞬息萬變的表情,前一秒還是齜牙咧嘴,後一秒就笑逐顏開。你永遠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他心裡的算盤打的噼里啪啦,但表面風平浪靜絲毫不露痕迹。

華子的反應和很多大案里的罪犯是一樣的。他們並不是長的最凶神惡煞的那一個,也不是體格最壯碩的那一個,但他一定是最說一不二的那個。他們心思縝密、考慮周全,最重要的是,他們才是最「要錢不要命」的那個。華子對吾先生說:我只要錢,不要命。吾先生以為華子指的是拿錢放人不殺生。

吾先生或許早就該知道,華子指的是「要錢不要本尊命」。所謂的最講規矩道義的人,往往也是最無規章王法的一群人。這種紈絝的流氓在王千源的臉上變為了一種蒼茫,這個為了飾演壞蛋一個多月沒洗頭沒洗臉的男演員,給華子塗上了一層浪客的氣質。他是壞,但他的毒辣反倒成為了他身上最迷人的地方。

當然,真實事件里的華子我們無法給他加上任何的溢美之詞,但熊能能要真誠的讚美王千源身體里流淌出的華子的靈魂,在電影里華子的一歪頭、一眯眼、以及他喜歡的拍人肩膀,徹頭徹尾的反應出一個惡棍極度自信以及妄自菲薄的顏面。

在電影里的華子甚至少有正面鏡頭,他的偏側臉、他的肢體的特寫不停的堆砌,這種局部誇張式的強調,讓華子的罪惡慢慢從骨子裡滲出來。所以即便他不需要開槍、不需要挂彩、我們都能體會到一個亡命徒的目空。

《解救吾先生》里還有一個靈魂人物吾先生。一正一邪在電影里的比較是奇妙的。吾先生不能說是英勇,只能叫頗為冷靜。但是劉德華這張波瀾不驚的臉,恰恰映襯了吾先生在真實事件中的沉著。

劉德華的演技正常發揮,吾先生的魅力來自於在電影中的自然反應。他的自保意識非常強烈,這無形也是一本非常實用的自救手冊教學篇。在這部極為緊張刺激的電影里為數不多的笑點都來自吾先生和另外一個苦命的小兄弟。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樣的幽默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在真實的綁架事件里,擁有這種幽默情懷的受害者估計真不多見,在戲劇化的電影里這種近似自嘲的笑話是否緩解了電影緊張的情緒。當我走出影院,我只記得那些驚心動魄的片段,至於那些偶爾引人發笑的點,我還真沒記住。除了最後那個「諾一」忒跳戲了之外...

原本熊能能是非常討厭電影里出現字幕的,無論是時間地點和人物交待。在《解救吾先生》里標題式的字幕非常多,用來交待事件發生的時段劃分。在這個比較近似於標準倒敘的結構里,也有斷斷續續的插敘。這樣的分割方式與歐美動作片或者警匪片中的時間劃分非常類似。

原本可以從頭到尾交代的事件被分為交錯的脈絡,像葉片一樣展開分支。作用也都差不多,用來強調故事時間的緊湊,強化矛盾衝突和危機感。如果你仔細留意過《解救吾先生》的時間劃分,你會發現它的分割還是比較有章法的,按照從最近的節點依次往時間的過去終結點和未來終結點遞進。所以通篇看起來雖然零散,但不凌亂。

相比「地標式」的電影結構劃分,時間劃分型更為少用。最初的二十多分鐘的觀影當中,可能我們會對頻繁切換的時間比較反感,但看到後面,這種不適感就會消失。導演丁晟在他以往的電影當中也比較善於用時間劃分法,這一次的節奏,明顯好於《警察故事2013》之類的哈哈哈。

說到底,《解救吳先生》的社會意義是要大於電影的本體意義的。在這樣一個混沌的社會環境里要找到正義的細胞很容易,但重視正義的力量卻不是很容易。我們往往會用「道德綁架」「道德聖母」這樣的方式為人性「打包」,華子等人也正是利用了人們人性當中的某些弱點,才使得罪惡可以一再得逞。但是反過來,華子的有一句話說的又心酸又尖銳:人各有命,人和人的命運也是如此的不同。

有些人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有些人卻還在溫飽線上掙扎。很多的亡命之徒都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一個人過不好,別人也別想過好。這種苦痛且無知的情緒不斷蔓延,最後引發成污濁的洪荒。我們不能將他們視為十惡不赦的罪人,卻也無法將其看作好人。

所以在電影里、抑或在生活里我們很多次的被告知:且珍惜眼前的一切,做一個比上不足但比下有餘的幸福的普通人。這也無法被判斷是一種積極或消極的想法,這隻能被引申為一種中庸的生存法則。

我們在誇讚《解救吳先生》精密的設計之時,也應思考一下生活當中這些無法預料的荊棘。至於為什麼不讓吳若甫本人來演吾先生,請你們求一下他的心理陰影面積。但吳若甫還是出演了曹警官一角色,也是對刑警們的一種致敬。末了還是要推薦一下這部非常良心的《解救吾先生》,鏡頭乾淨、剪輯利索、特別是全片的配樂,一種誇張的豪放的京劇唱腔,誘發了劇情里千絲萬縷的撲朔迷離,非常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的隨風 的精彩文章:

究竟是誰的錯塑料球衣男孩會面梅西後,卻流離失所被威脅
蒼井空參加某活動,幸福的宣布自己已經有五個月的身孕

TAG:娛樂的隨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