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德魯克:偉大的指揮家都是管理大師

德魯克:偉大的指揮家都是管理大師

關於領導者,有很多種形象的比喻。

有人說領導者像設計師,為公司規劃未來藍圖;

有人說領導者像管家,全面打理著公司的一切;

有人說領導者像教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進步;

有人說領導者像頭狼,決定著整個狼群的行動。

這些說法都沒什麼錯,但基本上只說出了領導者在某些方面的作用,很難說表述得很完善。只有管理大師德魯克的一個比喻最讓人信服,德魯克說,「領導者就像是樂團的指揮」

那麼,為什麼領導者最像樂團的指揮?樂團指揮有什麼值得管理者學習呢?

世界著名指揮家伊泰·塔爾格瑪生動描述了6位世界級指揮家的指揮方式,以此詮釋了6種典型的領導風格。並且通過深入探討不同的領導風格對其各自的「團隊」所產生的影響,最終總結出卓越領導者必修3大能力:刻意無知忽略差距基調傾聽

刻意無知

領導者獲得新知的有效方式

一個無知之人可以教會另一個無知之人他自己也不懂的知識。

——約瑟夫·雅克多

19世紀法國教育家

在這裡,你需要理解的是,「無知」不能等同於「愚蠢」。這意味著,即便是目不識丁的農夫,既然他能對「如何以最好的方式種植農作物」無所不知,那麼,他的智力水平就相當於優秀的律師或優秀的科學家。不僅他們的智力是平等的,而且,如果一個人能夠精通一門學科,就意味著他也可以精通另一門學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證明你有能力學習其他知識。

那麼,刻意無知怎麼能創造出新事物的呢?讓我們來看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貝多芬

貝多芬

貝多芬之所以偉大,不是他比其他作曲家懂得更多樂理知識或有更高明的創作技巧,而是他能「刻意無知」,甚至是到「已經瘋到該送進瘋人院的地步了」。直白點就是,雖然他在創作之初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但是他依然選擇在未知的世界裡探索、實踐和寫作,並且反覆修改甚至是重寫,直到作品完成。更高級的一點是,音樂家們在演奏貝多芬的作品之前,也需要詳加研究他的手稿,因為演奏他的作品同樣需要保持這種「無知」。

為什麼貝多芬創作的樂曲有這麼大的表現空間?它本質上源自音樂家在「無知」狀態下對樂曲的不同詮釋。

在管理層面,無論是哪個領域的領導者,都應該像貝多芬的交響曲一樣為他們的組織勾勒出偉大的計劃,並且這個計劃是他們基於明智的選擇來打造的。與此同時,我們不希望這些計劃是僅以過去看待未來的,也就是說,領導者不能僅憑過去的經驗來決定未來的計劃。換句話說,領導者要選擇無知,讓未來可以成為一種選擇,而不是慣性思考的結果

忽略差距

領導者發現新機會的關鍵時刻

我演奏的音符並不比其他鋼琴家厲害多少,但音符之間的停頓,啊,那正是藝術所在。

——阿圖·施納貝爾

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

如果有人和你說:公司已經實行3年的業務流程有問題;團隊考核制度流於形式;培訓中的浪費比收穫多……相信大多數管理者的第一反應都是懷疑,甚至是否定。

差距意味著錯誤和矛盾,我們日常受過的訓練都在教如何避免差距,企業中更是不歡迎差距。沒聽說過那家公司的的企業價值是「不斷發現問題」,多數公司的宗旨都是員工「密切合作」,朝著「清晰」的目標邁進,「準時」完成目標。在理想的企業形象中,沒有「差距」,就好像差距一定意味著有問題、缺陷和錯誤。但是,果真如此嗎?

讓我們先來看交響樂對於「差距」的認識。實際上,交響樂演奏的本質就在於對差距的處理——差距帶來的喜悅、對差距的詮釋、利用差距獲取的優勢。引述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阿圖·施納貝爾的話說:我演奏的音符並不比其他鋼琴家厲害多少,但音符之間的停頓,啊,那正是藝術所在。

停頓可以當成真空,就是什麼都沒有發生,也可以被認為是為聲音賦予背景和意義的差距。而在商業領域裡,領導者的挑戰就在於:把無意義的「真空」轉化為有意義的「差距」

在企業中,差距經常被視作可怕又毫無意義的空白,管理者們解決的方式常常是塞入更多的目標、僵化的流程或例行的程序,而這樣例行公事的代價就是沒有揮灑創造力的空間。也就是說,當我們試圖消除差距的時候,也放棄了為它們選擇一種解讀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否認差距,而是接受差距,又會怎麼樣呢?結果就是我們能培養出識別差距的思考力,專註於有意義的差距,為這些差距賦予新機會與新意義。

基調傾聽

領導者創造合作和參與的行動模式

如果我只能聽一種聲音,那麼我會聽演奏者是否傾聽彼此的聲音。

——卡洛斯·克萊伯

20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

想像一下舞台上的演講者,或者指揮家通常是怎樣和聽眾溝通的呢?

以演講者來說,他們經常以一個笑話或當地趣聞開始每次的演講,也許是從機場搭計程車時發生的事,或者最近發生在城裡的熱門新聞。不管它是什麼,通常都是一種取悅聽眾的方式。聽眾原本準備要聽一場「嚴肅」的演講,現在看到演講者站上講台,精心準備了幽默的笑話作為開場,甚至還以當地新聞作為話題,這是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雙贏交流,以體諒換取認同。

簡而言之,這就是普通演講背後的機制,是一場直接的交易。演講者進行必要的笑話儀式,讓所有聽眾認同自己扮演的角色:活躍而詼諧的演說家,被動、被恭維的聽眾,準備好被娛樂。這種做法很保險也可以預見結果,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有限的。

伊泰·塔爾格瑪

商業社會、企業組織中同樣如此。如果希望員工成為你的合作夥伴,主動參與並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從你的無知與知識中獲得成長,就應該轉變作為高高在上的「演講者」的觀念,成為一名「基調傾聽者」

傾聽演奏家們和員工們的心聲、並讓他們自由地表達個性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是細節的把握,更是樂於建立一種相互信賴和默契的合作關係的表達。作為領導者一定要能創造這樣的環境,能讓僱員自由參與到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雙向渠道中。

一個人要如何探索差距呢?選擇「刻意無知」,從獨特的無知視角去傾聽。請記住:無知本身就能讓你從他人身上聽到新的東西,但基調傾聽是你幫助人們深入了解自己和創造新思想的工具。所以,請把無知、差距和基調傾聽當作你的秘密武器,你可以用它們來進入你想要的思想狀態,就像你進入了一個安靜明亮的空間,迎接新思想的到來。

想像你的腦海中有一間美麗的畫廊。在這間精神畫廊的牆壁上,掛著六位指揮大師的畫像,吸引著你前來觀賞——不是作為行色匆匆的訪客,而是作為一個擁有者:這些畫像現在是你的了。看著這些畫像,你想起曾經走過的路和你想要去的地方。當你想要領會自己的現實時,可以把它們作為參考。你可能永遠不知道這些新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但你仍然應該意識到,它們的存在歸功於你的領導。

最後希望,你能成為一個非常自豪的無知的大師。

《指揮大師的領導課》

作者: [以]伊泰·塔爾格瑪 著丨湛廬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8年11月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不懂服務,你就不會領導
遠離誤診?這兩個問題你一定要問醫生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