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肉身地仙,被挖出!棺中古人,在劫難逃!
藤花送終
吏部衙門的大院兒里,有一棵古藤。據說,它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枝幹盤結,迂迴蜿蜒,恰似一條巨龍。它的主幹之粗,三人不能合抱,枝繁葉茂,覆蓋住了三間寢室。即使是盛夏酷暑,室內院中,依然是清幽涼爽。絳紫色的藤花,每與牡丹同開,爭奇鬥豔,蔚為壯觀。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甘汝來先生任吏部尚書,那一天,甘汝來先生與果毅公納親在吏部大堂選取官員。當時,剛剛抽籤唱名,甘汝來先生手裡提著批點的筆,筆還沒來得及落下,他就一口氣兒沒上來,坐在椅子上驟然病逝了。
大學士訥親先生親自率領吏部官員,把甘汝來先生的遺體送回府上。到了甘府,訥先生走在最前面,先進了門兒。只見一位老太太正坐在廳堂內,低著頭縫補衣裳。訥親先生說:「請回稟夫人,甘大人在部堂上猝然病故了!」老太太驚愕非常,問道:「您是誰?」訥先生說:「保和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訥親,甘大人的同僚。」老太太陡然扔掉手中的活計,痛哭失聲。訥親先生這才意識到:這就是甘汝來夫人!
訥親先生和眾僚屬慌忙攙扶勸慰。待她悲痛稍息,這才又問:「家中可有餘資,以營喪葬?」甘夫人說:「有,有。」說著,站起身來,顫顫巍巍地打開木箱,從中取出個小紅布包揪,放在桌上。甘夫人打開小包袱,那裡面不過是甘汝來先生所遺俸鋃數十兩。
見此情景,大學士訥親不禁感慨淚下。他回部擬本,呈奏聖上。乾隆皇帝聞奏,深為感傷。念甘汝來為官寒素,特旨賜銀千兩,著令吏部協助家眷料理喪葬,賜謚號庄恪。
就在甘汝來先生逝世的那天晚上,吏部院兒里的藤花突然盛開。花團錦簇,仰瓣發蕊,大香三日。較之往年晚春時節開放,竟然提前了一個來月。而且,那枝葉的繁茂之態,更勝於往年十幾倍。
人們私下裡議論說,這怒放的藤花,是為少有的清廉之臣送終來了。
肉身地仙遭劫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杭州有位茶葉商要在自家的宅院里建造一處花園。既然稱做花園,就得有山有水。所以,必須挖個蓮花池。挖池工程開工不久,就從地下發掘出兩口缸來。這兩口缸,一上一下,互相扣合,封得很嚴密。茶葉商懷疑這裡很可能有什麼寶藏,親自監督著,叫民工們把缸打開。
出人預料,兩缸分離,卻是一名道士盤腿兒打坐地坐在缸里。他手上的指甲,已經長到一丈多長,彎彎曲曲地環繞著他的身體,轉了足足三圈兒。他那兩隻眼迴旋有光;臉上的表情平淡,似笑非笑。茶葉商問道:「請問道長,您是那個朝代人?」那道士只是搖搖頭,不做回答。茶葉商又命人端來湯茶喂他,湯茶喝光了,他還是不能說話。茶葉商是個很富的人,那兒在乎多花幾個錢?何況,他素日里就吃齋行善,樂於助人。於是,命人蒸了一大碗人蔘湯來,給這個道士灌下肚去。道士喝了人蔘湯之後,只是微微一笑,還是不說話。
茶葉商未免有點兒失望。他又考慮:這道士可能是個修真鍊形的地仙,恐怕他是修鍊功行未滿,沒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他不敢妄發一言;與世俗交談,會毀了全部功底。茶葉商要成人之美,決定把兩口缸重新合扣,原樣兒埋起來。吩咐之後,他就離開了現場。
茶葉商有個年輕的僕人,名叫二喜子。二喜子好奇心盛,背著主人的面兒,用剪子去剪那道士手指上的長指甲,當作將來炫耀和誇口的資本。不料,他心虛手顫,一剪子就剪在了道士的手指頭上。頓時,血流如注。二喜子驚恐逃竄,道士潸然淚下。血一流盡,道士木然倒下,化作一堆祜骨。
《南史王玄謨傳》記載:王玄謨的堂弟王玄象官居下邳(故治在今江蘇宿遷縣南)太守。王玄象其人,有個好發掘古墓的癖好。所以,在他管轄的地盤兒之內,就沒有一個墳頭兒是完好的。有個小墳頭兒地處荒野群墓之間。以其小,沒有被刨掘,但墳頭兒還是被剷平了。從那以後,每當旭日初升之前,人們總能看見有個艷麗的女子在那兒徘徊跋步,似乎很憂傷。有人大著膽兒走上前去,那艷女就忽而不見了。這消息傳到王玄象耳朵里,他怎肯罷休?立刻命人原地開挖。結果,真掘出一口棺材來。打開棺材,得到金蠶、銅人等等多件珍品,可謂大有收穫,王玄象下令掘土埋棺,揚長而去。
棺里的確是位二十多歲的女子,她皮膚潔白細嫩,面容栩栩如生,看得那伙王玄象的衙役們直巴咂嘴兒。忽然,那女子平躺著說了話,諸位大人,我是東海(故治在今江蘇漣水縣北)郡王賽的女兒,我理應活下去。棺材裡的財物,大家完全可以拿了,就算贈送給各位的禮品吧!求求你們,千萬不要傷害我!」
她這麼說著,手臂就動了一動,從袖子里露出那對金光燦燦的手鐲來,玉玄象手下的那伙衙役一見這玩物,個個眼紅,爭先拼搶、互相毆鬥起來。有個衙役手疾眼快,一刀砍斷了那艷女的手腕,把金鐲搶到手,頓時,棺材中血流如注。那女子閉目死去,瞬間也化作一堆枯骨。
以上這類事的後果完全是相同的,這也可以說是在劫難逃吧!王玄謨當時正做著徐州剌史。他得知堂弟刨墳掘墓的劣行,不徇私、不護短,如實擬本奏明朝廷。結果,王玄象也因此而丟了官兒。更多故事盡在微信公眾號:零點鬼話。


TAG: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