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空軍史上首次空襲日本,沒投導彈卻投反戰傳單,引得世界讚揚

中國空軍史上首次空襲日本,沒投導彈卻投反戰傳單,引得世界讚揚

二戰末期,也是我國抗日戰爭的末期,美國往日本的國土上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對戰局產生了一個震懾性的影響。這是原子彈有史以來第一次用於實戰,卻不是戰時空投的開山之舉。不說別的,抗戰期間,我國也曾開動飛機對日本進行過「空襲」。

1937年7月,日軍按捺不住終於發動了全面侵華。12月,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南京政府後撤,華南最後的大城市武漢淪入日軍轟炸之中。日軍戰鬥機時不時就出現在武漢上空,盤旋著投下數不盡的炸彈,摧毀了城內的各種建築,也不斷踐踏著民眾的尊嚴。

日本人氣焰囂張,可我國當時也有空軍。終於,國民政府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對遙遠的日本本土也進行一次「空襲」。唯一的區別在於,投放的不是炸彈,而是反戰傳單。

此前阻撓空襲計劃的,一方面是被打得抽不出手,另一方面也是客觀困難重重。當時的飛機,那是起步不久的,條件和今天完全無法類比。國民黨的軍用飛機要飛往日本,航程就很長,一些機型攜帶燃油都負擔不過來。

中國空軍選擇了從美國引進的馬丁-10戰機,又把炸彈艙改裝成了一個超大油箱,才達到這次遠距離飛行的要求。

1938年5月19日,由航空教官徐煥升帶隊,8名駕駛員駕駛著兩架馬丁-10,從武漢起飛,在舟山群島南端稍作休整後,跨越海洋抵達了日本上空。飛抵目標坐標時已是5月20日凌晨,兩架戰機從長崎、福岡等城上空走過,沿途灑下了事先印製好的200萬份《告日本國民書》。

傳單投放後,兩架戰機隨即返航。在即將進入我國東海岸時,兩架戰機遭遇前來攔截的日本空軍,又被日本軍艦的艦載高射炮襲擊。所幸8名駕駛員都技術高超、經驗豐富,他們避過了炮火,甩脫了追擊,最後分別在南昌機場與玉山機場降落加油,並回歸武漢。

這8位飛行員落地後,受到了武漢各界的熱情迎接,全國各大報紙無不稱他們為「英雄」。雖然這樣一次「空襲」,對日本國民並不造成實質性的殺傷,卻顯示了我國空軍既具有遠距離作戰乃至突破日本空中防線的能力,也具有反抗到底的決心。

西方各國得知此事,更是震驚。後來這次「空襲」被稱為「人道主義傳單轟炸」,對比日帝國主義草菅人命的殘忍行徑,中國空軍受到了世界範圍的好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迷史 的精彩文章:

德國如果在二戰時期取得勝利,世界格局將怎樣?美國還是老大嗎?
左宗棠死後,外國人不喜反悲竟說大清要亡,最高興的竟是李鴻章

TAG:黑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