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黑耳鳶傷人事件及現象背後的思考

黑耳鳶傷人事件及現象背後的思考



作者 | 謝決明


形色註冊名「期野益智花」,自然愛好者




猛禽在野外的數量相比於其它鳥類來說是很稀少的,觀鳥者當中不乏對猛禽情有獨鐘的人。每年的遷徙季,在視野開闊的山岡海邊,總有一幫端著望遠鏡和相機的追鷹者,抬頭看得脖子酸、眼睛花。今年秋季我調查處置了兩起

老鷹主動攻擊人

的案例,對於了解猛禽習性的鳥友們來說,這樣的情況有點匪夷所思。在我的印象中,華東地區的城市裡並沒有強大到敢於把人當成目標的大型猛禽,所以我剛接手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


兩處現場均位於太湖北岸邊的某高檔別墅區,附近有公園、高級的園林酒店和療養所。那裡是本地自然環境保留得最完整的綠地,吸引眾多野生動物也並不奇怪。報告者稱連續幾個上午,有一隻「大老鷹」飛過來攻擊掃地的保潔員,有的保潔員因此而受傷了。


發現肇事者的工作進展很順利,從目擊者用手機近距離拍攝的照片和錄像上我毫不費力就認出了那是

黑耳鳶

——江南地區最常見的中型猛禽,平時以各種小動物如鼠、鳥、蛇、蛙、魚和大昆蟲等為食,偶爾也會在垃圾堆上覓食,習性上歸於「清道夫」那一類,並不像游隼和蒼鷹那樣強悍。


按照一般想法,它們不應該成為肇事者的。我在動物園養過黑耳鳶,每當我走進碩大的鳥籠里的時候,總會有幾隻養熟的黑耳鳶飛過來打招呼。它們喜歡從背後無聲地掠過頭頂,用翅膀輕輕拍打我的帽子,意思很明顯:帶吃的來了嗎?


好像要坐實我的疑問似的,一隻黑耳鳶很緩慢地出現在我的頭頂,張著翅膀一圈一圈地盤旋,以至於我用手機也可以拍到不錯的視頻,在相機的長焦鏡頭裡,甚至可以看到它對我的冷眼俾倪……呵,

野生的就是有個性


我調查了物業反映的幾個地點,拍攝了現場的圖片,還跟當事人進行了交談,很快就理清了脈絡:時間都是早上,地點都是在別墅區的某個路段上,攻擊對象都是路面保潔工人,具有明確的規律性,而動機只能是一個:保護領地——鳥類只有在保護領地的時候才會表現出強大的勇氣。


可問題是:

它為何要選擇與人為鄰,以至於造成罕見的衝突呢


突出的問題是,

黑耳鳶找不到合適的巢址

,被迫跟人爭奪生存空間。有些野生動物在人類活動的壓力下,被迫適應這種特殊的環境:烏鶇和珠頸斑鳩已經多次報道在人們陽台上的花盆裡做窩;八哥和喜鵲成為路燈電杆和立交橋墩縫隙中的常客;紅隼則學會在樓房平台隔層里棲身而保持了穩定的種群數量……


但是體型較大的猛禽對環境有更嚴苛的選擇,江南地區缺少高山懸崖,猛禽只能選擇高度在十米以上的枝幹不太茂密的大樹上築巢。而現在的大規模環境整治,砍掉了很多看起來有點無序的雜樹,代之以修建齊整的園林灌木和草坪,只有在人們居住的範圍內,大樹才得到較好的養護,於是倖存的它們被別墅區栽種的景觀大樹吸引過來。本來它們不應該那麼好鬥的,但實在是沒有別的選擇了,只能通過冒險攻擊人,企圖得到一塊相對清靜的領地。


但是人們是不可能因此而退卻的,衝突的

最終結果必然是人類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消滅阻礙對象

,對於那些暫時無法適應跟人類伴生的物種來說,前景尤其黯淡。


對於肇事的黑耳鳶,我無奈提出了拆窩建議(巢中無蛋和雛鳥),指望它在別處找到合適的巢址,以免衝突加劇而吃眼前虧。


有一對黑耳鳶就這樣被請出別墅區,不久後附近的另一個別墅區報告說,老鷹在他們小區攻擊人了……


看來我的努力還遠沒有得到美好的結局,猛禽們很累、很困惑,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不說了,看一組照片吧,有誰想到解決的好辦法,記得告訴我。


                   





藍點白圈是肇事地點


右邊綠色的為大片的綠地


但沒有合適的高大樹木



這裡的黑耳鳶已經適應了人類活動



我用手機拍攝的黑耳鳶盤旋的情景



相機鏡頭中的黑耳鳶敵意地注視著我


黑耳鳶搶奪了喜鵲的巢


然後在此基礎上加工成自己的巢


可見離別墅房屋距離很近



業主在自家別墅里養的家禽

也會吸引猛禽的注意



保潔員被攻擊後留下的血跡



保潔員的帽子被抓後留下的破洞


最後看一下監控視頻中黑耳鳶攻擊人的情景:




-END-




編輯 || 刀刀




重 拾 自 然


— 

讓科普更加科學  讓科學更接地氣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微信號:

zhiwufenleiqun


新浪微博:

重拾自然


註:本公眾號由重拾自然工作室運營


重拾自然工作室長期承接:


野外科學考察 | 物種鑒定 | 科研材料採集 | 戶外拓展活動與博物旅行


家庭園藝 | 自然、文創課程分享 | 自然類自媒體運營與主題影展


基礎農產品推廣與自然農業傳承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重拾自然工作室

,了解更多活動和產品

聲明:本文為原創內容,歡迎閱讀者在個人網路媒介進行由原文鏈接轉發的全文轉載;謝絕改編、摘錄、部分轉載,謝絕全文複製或重新編輯後自創新的鏈接發出。轉載時保留能夠跳轉至原文的鏈接,並保留本聲明。超出上述許可的範圍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印刷品等,如需轉載或使用,請先發函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聯繫。如有非法轉載,將追究一切侵權行為。公眾號長期接收自然類原創文章,投稿可發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拾自然 的精彩文章:

「蕨」美之顏|穎兒的博物手繪
里白之後的生活答案 | 穎兒的博物手繪

TAG:重拾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