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歐盟正憋大招「繞開」美國對伊朗制裁 能行嗎?

歐盟正憋大招「繞開」美國對伊朗制裁 能行嗎?

據歐盟高級官員日前表示,為幫助歐洲企業在與伊朗合法貿易時不受美國制裁的牽連,擬於今年年底前設立相應機構。

分析人士認為,因歐洲國家擔心觸怒美國而遭報復,這一機構能否按計劃順利設立還有待觀察,設立後又能否給有涉伊朗業務的歐洲企業送上「定心丸」也並不樂觀。


法德密切合作 期待年底設立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10日出席歐盟各國外長會議後表示,為規避美國制裁、促進與伊朗合法貿易而籌劃設立的「特殊目的機構」或在今年年底前到位。

莫蓋里尼沒有透露設立「特殊目的機構」的具體細節,只表示「工作進展順利。」

另據英國媒體報道,法國外長讓-伊夫·勒德里昂在上月歐盟各國外長閉門會議中表示,法德正密切合作,以期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設立「特殊目的機構」。

9月24日,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前排左)同伊朗外長扎里夫出席伊朗核問題外長會。

歐盟目前尚未公布「特殊目的機構」的具體形式。但有歐洲外交人士向媒體透露稱,這一機構的最終形態可能是一個「複雜的以物易物體系」,即不通過貨幣和銀行交易來實現歐洲貨物與伊朗石油等產品的交換,以從法律上避開美國對伊朗制裁的風險。

歐盟原本擬於11月5日美國全面恢復對伊朗單方面制裁前推出這一機構,但計劃未能落地。據英國媒體援引知情官員的話說,主要是因為歐洲國家擔心得罪美國而受到報復,都不願意承擔將該機構設在本國的責任。

11月3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德黑蘭發表講話強調,美國制裁對伊朗無效。 新華社/路透

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11月20日曾公開抱怨歐盟在維護伊核協議以及伊朗利益方面行動遲緩,包括沒有為那些希望繼續同伊朗合作的歐洲企業提供足夠幫助。


目標企業和行業會否縮水?

分析人士指出,設立「特殊目的機構」是目前歐盟拯救伊核協議的重要舉措之一,但自搭建之初已面臨重重困難。

在技術層面,儘管歐盟領導人在政治上達成共識,但「特殊目的機構」的設立和未來運作涉及諸多複雜問題,協調工作頗具挑戰。在外交層面,對觸怒美國的擔憂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阻礙歐盟在現實中推動「特殊目的機構」設立。為此,歐盟特意保持籌備工作低調而隱秘,以致於外界對「特殊目的機構」所知甚少。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特殊目的機構」能發揮多大作用,還要看歐盟敢在多大程度上挑戰美國,其目標企業和目標行業的範圍都可能縮水。

11月5日,在伊朗德黑蘭,司機在加油站加油。新華社/法新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教授理查德·奈菲尤指出,從目前有限信息來看,「特殊目的機構」僅解決了歐洲企業如何在銀行不提供金融交易服務的情況下展開對伊朗貿易合作,但歐洲企業的涉伊朗貿易合作仍可能逃不開美國制裁的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國制裁的壓力之下,空客、西門子、道達爾等一批歐洲大型公司已陸續終止或減少與伊朗的貿易往來,「特殊目的機構」的潛在用戶可能只包括那些完全沒有涉足美國市場、又願意為在伊朗開展業務承擔一定風險的歐洲中小企業。


讓別人「繞著走」 自己也會寸步難行

歐盟想要「另闢蹊徑」,既是增加手中的博弈籌碼,也是表達堅決維護伊核協議的決心,以及對美國單方面退約而損害歐洲利益的強烈不滿。

這也顯示出,美國憑藉在國際經貿、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隨意揮舞制裁大棒,最終只會鼓勵更多國家和地區嘗試建立獨立的經貿和金融渠道。

總讓別人「繞著走」或無路可走,總有一天也會讓自己寸步難行。

5月8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展示簽署的關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文件。新華社/法新


背景鏈接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今年5月,美國政府宣布退出伊核協議。8月,美國重啟對伊朗金融、金屬、礦產、汽車等一系列非能源領域的制裁;11月,美方重啟第二批制裁,針對能源和金融等領域。

今年9月,莫蓋里尼宣布,歐盟計劃建立一個法律實體,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後,幫助歐洲公司根據歐盟法律繼續與伊朗展開合法貿易。

-END-

記者:張偉 陸佳飛

編輯:孫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瑪雅遺址上出現的這些中國人 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烏克蘭進入戰爭狀態 但俄烏恐怕「戰」不起來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