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什麼樣的人才算名人,魏忠賢、李蓮英也算是名人嗎?答案讓人詫異

什麼樣的人才算名人,魏忠賢、李蓮英也算是名人嗎?答案讓人詫異

在上古時期,滄州屬幽州和兗州,在西周時屬其青州,在春秋戰國時代則相繼為燕、齊、晉、趙等國地。之後,到了秦朝時屬巨鹿郡和洛北郡,漢代屬冀州和幽州。之後經幾千年的興衰更替,直至中華民國初,此地屬直隸省渤海道、津海道,民國十七年則廢道府制,改屬河北省。

今天說到滄州,有一件事情我們可以在這裡提一下。

之前,曾有魏忠賢、李蓮英未被滄州選入「名人堂」,其權威網站也發出相關報道,此舉更是引發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之後,各大媒體發表評論文章,廣大人民支持這一做法,認為:「應該宣傳正面的歷史人物形象,如此,才能讓其為大家樹立榜樣。」

那麼,魏忠賢與李蓮英到底是什麼人,世人為何對其如此反感呢?

魏忠賢和李蓮英獨斷專政,壟斷朝廷,將權力玩弄於股掌,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宦官專政」的兩大代表人物。

魏忠賢,明朝末期宦官,河北人士。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後,魏忠賢得以平步青雲,擅用職權打壓異己,將對他不滿的朝廷官員都置於死地,無數人冤死獄中。眾多奸詐小人對魏忠賢阿諛奉承,魏忠賢的朝野勢力日益壯大,已經達到了可以隻手遮天的程度。

朝廷中的官員們已經不把皇上放在眼裡,都得看著魏忠賢的臉色行事。某些地方官員為了得到魏忠賢的賞識,不惜花費大量民財為「九千歲」修建生祠,這無疑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李蓮英,清朝宦官,河北人士。李蓮英深得慈禧太后信任,負責朝廷內外事物的對接和溝通。大臣們為了讓李蓮英在慈禧太后面前幫自己說好話,用大量金錢賄賂李蓮英,可見,當時朝廷之腐敗。李蓮英仗著慈禧太后的寵愛,利用慈禧太后的權威欺壓大臣,更是一度權傾朝野。

戊戌變法後,李蓮英出言謹慎,沒有鮮明地表態站在慈禧一邊,慈禧從此在感情上對他有些疏遠。西逃回到北京後,李蓮英認為自己這一輩子侍候皇家還是盡職盡責的,可以考慮退休了。在民間,關於李蓮英之死有多種說法。有傳說,他死於革命黨之手,此外,也有被殺害之說。

期間,王芳玉作為該項目負責人,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名人堂」使本地的歷史文化更加繁榮,順應了中國一直以來「正確發展文化產業」的方針。在選擇名人堂歷史人物時,客觀公正,並沒有出現個人偏見和錯誤的判斷。

王芳玉認為:「她不會對魏忠賢、李蓮英避而不談,更不會忽略二人是歷史名人的事實。魏忠賢、李蓮英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被後人記住,說明他們也有他人不可超越之處。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從他們身上吸取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所以,拒絕魏忠賢、李蓮英入選,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表現了社會正確價值觀和追求。並且,魏忠賢、李蓮英未被選入名人堂,市民們都表示贊同,並發出了內心的聲音。

市民白女士曾說道:「滄州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他們大多肝膽相照,豪情仗義,所以,滄州也被成為「俠義之城」... ...魏忠賢、李蓮英入選,雖然,能引起廣泛的關注,但是,二人並沒有樹立正面形象,對於滄州的宣傳效果也大打折扣。」

大學生劉倩也說道:「魏忠賢、李蓮英的奸險惡毒是常人無法想像的,雖然,他們是滄州的歷史名人,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滄州的歷史文化,但是,入選與其他歷史名人並排,的確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

網友雅集茶具對此也有評價:「魏忠賢、李蓮英兩大奸臣宦官在位期間作惡無數,肆無忌憚剝削勞動人民,侵佔大量國有財產為私有… …歷史則會告訴我們,被無數代世人唾罵就是惡人們罄竹難書的後果!」

對於此事的評論還有歷史系教授以爽:「魏忠賢、李蓮英之所以有很高的知名度,是當時歷史背景下的必然結果。他們被剝奪了男人的尊嚴,心理極度變態,這也說明了中央集權製作為當時的社會制度弊大於利,對於後人沒有任何借鑒的意義。

如今,有不少地方以類似事件為噱頭,憑藉宣揚一些反面、醜陋的歷史人物形象博取大眾眼球,是對當地歷史文化的褻瀆... ...所以,滄州這一做法是正確的。」之後,該事件的相關報道被多家媒體從權威網站上轉載,社會各界對滄州有關部門的做法給予了肯定。

北京市某報社也發表文章,其內容更是表達了對滄州名人堂做法的讚賞。文章中認為:「這一做法很有風骨,在流行文化盛行且易獲得暴利的時期,不少歷史名人一夜之間被人們想起,想利用他們為該地區宣傳,提高知名度。滄州名人堂的做法擲地有聲,振振有辭,十分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

之後,中國網也發表文章,為滄州點贊,文章中提到:「歷史人物好與壞的評判標準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的,不管是正面人物還是負面人物,都是相對於某個時代而言,而魏忠賢和李蓮英二人至少不符合當代的評判標準... ...所以,如果將他們選入名人堂,受到不好的議論是小事,嚴重的情況下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所以,對於這件事,藍網也發表文章,文章中說:「一個民族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於一個民族的群眾如何看待歷史,如何對歷史記載的人物進行正確點評,當然,這也與過去相關... ...滄州名人堂不「隨大流」,拒絕從眾心理,這並不是自視清高,而是一種對歷史人物的景仰,守住了中華民族的道德底線。」

但是,對此也有持反對意見,總結一下,這些人的觀點無非是說:

滄州名人堂拒絕李蓮英、魏忠賢,是一種決策失誤,明顯的錯誤行徑。歷史是不容任何人抹去的,哪怕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奸人,對於這樣的人,我們也需要有技巧的處理他。所謂的「名人」不光指的是那些「英雄」類人物,甚至,也包括這類「奸人」。

就知名度而言,魏忠賢跟李蓮英的知名度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民眾的選擇性拒接其實是在自欺欺人,這種拒絕「名人」的做法自然就是不對的。如此,便是一種遮羞心理、遮醜文化,與之前各地豎起的「遮羞牆」如出一轍。

甚至,他們還說道:這些都是一種只注重面子而不注重里子的寫照,這種意識無疑是最需要糾正的... ...那麼,至於到底何種說法更為正確,這就需要仁者見仁了。

參考資料:

『《滄州名人園拒魏忠賢李蓮英入園傳遞「正能量」》、《李蓮英缺席河北滄州名人堂負責人稱其為世人不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中原大地上唯一匹敵中國的國家,疆域曾一度超過中國但消失無蹤了
唯一跟白起媲美的戰將,卻因為他的一個決定,讓大秦帝國提前亡國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