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孩子、教育、健康……這些社會話題不只是電影里的故事

孩子、教育、健康……這些社會話題不只是電影里的故事

還有不到20天,大片迭出的2018年就將正式結束,不出意外的話,《我不是葯神》將力壓《復聯3》《毒液》等好萊塢超級大片,成為除春節檔電影之外的年度最強票房黑馬。

不得不說,作為一部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葯神》怒刷30.7億的票房紀錄不說絕後,但絕對是空前的。而除了刷新現實題材類電影的口碑和票房紀錄,《我不是葯神》更是在各大電影頒獎禮上也是拿獎拿到手軟。

片子里,原本賣著壯陽葯的程勇靠著一瓶「神葯」,就從一個一無是處的窩囊中年男人變身成了白血病人心中的「葯神」,笑點爽點層出不窮。當然,屌絲逆襲拯救世界的故事沒有人不喜歡,但《我不是葯神》成功的絕不止於此。因為程勇販賣的藥品卻違反了相關法律,他為了錢逃避過,又為了無數白血病人再度站了出來。

在法律和人情中,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所堅持的原則真的是正確的嗎?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無數小人物在時代的洪流下艱難生存的圖景,但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善意和希望。這才是《我不是葯神》這類現實題材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

不知道現實題材類電影是不是都自帶演技加成光環,今年除了這部幫徐崢拿下影帝的《我不是葯神》,還有讓大冪冪幾乎「脫胎換骨」的《寶貝兒》。別的先不說,就憑這張海報,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這個面色枯黃的中年婦女是大冪冪!

雖然首次挑戰「清潔工」的楊冪一開始不被網友看好,甚至連楊冪都自嘲「這會是導演豆瓣評分最低的一部電影」,但最片子發人深思的主題和獨特的拍攝手法還是很有看點的。如同《我不是葯神》對於白血病人和天價藥品之間矛盾的展現和探討,這部《寶貝兒》也向所有觀眾發出了人性拷問:重度先天殘疾的棄嬰到底該不該救?

「我就是你們覺得應該死掉的小孩,我治好了。」

「媽,謝謝你收留我。」

「如果她活下來,還不是和我們一樣。」

……

除了缺陷的嬰兒等待命運宣判之外,電影還真實地表現了殘障人士,寄養家庭中的留守老人等人群的生活狀態。如果只像有的網友說的,因為楊冪這個名字就懷疑影片的質量,那這次可能真得替大冪冪叫個屈了。

孩子總是能戳中人們的淚點,如果說缺陷嬰兒還不具有普遍話題性,那麼有關失蹤兒童的話題則幾乎每次出現都能戳中我們。同樣是現實題材的片子,由姚晨和馬伊琍主演的《找到你》,也從一個獨特的「尋親」視角、懸疑片的結構技巧,刻畫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母親形象。片中姚晨飾演的母親和馬伊琍扮演的保姆,幾乎算得上她們近幾年最打動人心的角色,尤其是馬伊琍為了角色憔悴到幾乎脫相,「犧牲」程度和楊冪也有的一拼了。

除了那些直面生死的話題,生活中還有無數與我們切身相關的消失值得關注。當代中國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就催生了許多關注教育問題的電影,例如展現校園暴力問題的《悲傷逆流成河》等。而想要一次性把這些現實題材好片一網打盡,直接登陸愛奇藝電影,那些你想看的,這裡都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林盟主 的精彩文章:

眾明星對人設的看法,張雨綺說話犀利,王凱不希望擁有?

TAG:娛林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