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武將捨生為趙匡胤擋箭,後被封做禁軍統領,卻遭壞人讒言被處死

武將捨生為趙匡胤擋箭,後被封做禁軍統領,卻遭壞人讒言被處死

武將捨生為趙匡胤擋箭,後被封做禁軍統領,卻遭壞人讒言被處死

《水滸傳》中描述,「一條桿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讓人們都很信服他,他就是趙匡胤。這句話,簡單的14個字,具體生動形象的將趙匡胤的形象描寫出來,他多才多謀,英雄神武。有很多人說他的皇位,是因為做了不好的事情,但他所做出的功績,為了使宋朝能夠更好的發展,努力奮鬥,甚至比許多其他皇帝都要更加的努力。這全都是源於趙匡胤曾經是後周的人,那是一個小的國家,只是五代十國中的一個小小分支,在他成功登基之後,他想盡辦法,努力的去統一其它地區,建立了大宋國!

宋朝時,趙匡胤稱為「藝祖」,他才華出眾,文才過人,這都是有原因的。他曾經是個武將,擔任了重要的職務,為周世宗柴榮立了許多功勞,是他看重的將領之一。他曾經冒著危險,衝鋒陷陣,對於他來說,都不足為奇。後來,後周慢慢的強大起來,不斷的開啟戰爭,經常勝利,而這都是因為趙匡胤。根據史書的記載,他曾經帶領著軍隊,與南唐作戰。在那個時候,南唐的實力也絲毫不遜色,他們實力相當,趙匡胤因為這個問題,十分的煩惱。

趙匡胤在壽春城差點兒喪命,說起來還是因為壽春城外的那條河。他攻城的時候就是被這條寬闊的河攔住了,於是,他為了調查清楚這條河的情況,制定渡河計劃,便叫了幾名自己信得過的將士和他一起入夜乘坐小船來到河中,可誰也沒料到小船前行激起的水流聲驚動了敵軍,敵軍以為趙匡胤他們前來偷襲了,便萬箭齊發朝小船而去,趙匡胤見事情不妙,卻也沒有更好的退路,為了保護他不被亂箭射死,他的武將挺身擋在了他的面前,這時,他趕快讓船靠岸,落荒而逃。

趙匡胤能大難不死,多虧一個名叫張瓊的武將,這名武將追隨他多年,跟著他南征北戰,忠心不二。正是這名武將在危難時用身體替他擋了致命的那一箭,才使他安全逃生,但那名武將卻命在旦夕,經過了十分緊急的救治,最後才僥倖保全一命。趙匡胤對此感激不已,並牢記在心中。所以當他當上皇帝以後,就讓他做了禁衛軍的統領,統率京城最重要的軍隊,保護京城安全。但是最後他們的君臣之情依舊沒能長久,在趙匡胤坐穩帝位以後,他殺的第一個有功之臣也是張瓊。

根本原因是因為,張瓊這個人,性格十分的暴躁,喜歡欺負別人,思想耿直,沒有勾心鬥角。卻處理自己的下屬,總是非常的凶,身邊有人出現問題,他總是連打帶罵。他的兩個下屬,經常受到他的毆打,無可奈何。最終,他們兩個人教唆別人一起,將張瓊的行為舉止,彙報給趙匡胤,為了解心中的恨,他們還變本加厲,將不屬於張瓊的事情也報給了趙匡胤。說他賄賂,搞小團體,還利用職權,來武裝自己,偷偷的拉攏了很多人作為自己的下屬,想要侵佔權力。

張瓊僅僅脾氣不好,其他方面可以說是正人君子,為官清廉。但是他的壞脾氣為他引來了禍。他被污衊,皇帝也聽了壞人讒言,下令將處死,抄沒家產時,發現「家無餘財,止有僕三人」,後來皇帝發現自己做錯了,可是無奈,只能厚葬他,然後厚待他的家人,慰藉他一顆正直的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都說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這話是哪裡來的來,眾人說法不一
村民舉報古墓被盜,專家趕往現場,研究發現:墓主可能是火神後裔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