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大木作是我國木構架建築的主要結構部分,由柱、梁、枋、檁等組成。同時又是木建築比例尺度和形體外觀的重要決定因素。我國木構建築正面相鄰兩檐柱間的水平距離稱為"開間"(又叫"面闊"),各開間寬度的總和稱為"通面闊"。屋架上的檁(宋稱榑)與檁中心線間的水平距離,清代稱為"步"。各步距離的總和或側面各開間寬度的總和稱為"通進深",亦即前後檐柱間之水平距離。有時則用建築側面間數或以屋架上的椽數來表示"通進深",這時常簡稱為"進深"。

接下來,小編就從"柱"開始給大家講解大木作,聽好了喲~

一、柱

總的可分為外柱和內柱兩大類

按結構所處的部位,一般建築中常見的有檐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此外,又有都柱、倚柱、排叉柱、塔心柱、望柱等。依構造需要,則有雷公柱,垂蓮柱、搛柱、擎檐柱、抱柱、心柱等多種。柱之外觀,有直柱、收分柱、梭柱、凹楞柱、束竹柱、瓜柱、束蓮柱、盤龍柱等。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原始社會的半穴居建築中,已使用了木柱。它與其他構件的結合,則普遍採用了綁紮法。但在某些地區,由於石器、蚌器和骨器的進步,已經能在木材上製作較複雜的榫卯,如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所發現的木構件。到金屬工具使用後,其加工就更為準確和精細了。就已知實物而言,早期木柱大多為圓形斷面,下端埋於土中,然後用土填塞柱穴,再予夯實。商代時已於柱下置卵石為柱礎。秦代已有方柱。漢代石柱更增加了八角、束竹、凹楞、人像柱等式樣,並出現倒櫨斗式柱礎,柱身也有直柱和收分較大的二種,但由於實物都是仿木的石構件,與真實木構可能尚有一定距離。南北朝時受佛教影響,出現了髙蓮瓣柱礎、束蓮柱,以及印度、波斯、希臘式柱頭,但上述外來形式後來沒有得到發展。河北定興北齊義慈惠石柱上端的建築,則雕刻了我國現知最早的梭柱形象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北齊義慈惠石柱梭柱形象

柱礎則有素覆盆和寶裝蓮瓣二種。宋代以圓柱為最多,另有八角形和瓜楞斷面的。《營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規定將柱身依高度等分為三,上段有收殺,中、下二段平直。元代以後重要建築大多用直柱。明代南方某些建築又復採用梭柱,實例見於皖南之民居及祠堂。柱的斷面、高度與建築尺度的關係,在《營造法式》中已有規定:"凡用柱之制,若殿閣,即徑兩材兩架至三材;若廳堂柱,即徑兩材一萊;余屋,即徑一材一槧至兩材。若廳堂等屋內柱,皆隨舉勢定其短長,以下檐柱為則(原註:若副階廊舍,下檐柱雖長,不越間之廣)。"其中提到的"材""絜",都是宋代建築中的計量單位。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佛光寺蓮花柱礎(唐)

由於人們對建築材料的結構特性有一個認識過程,所以柱徑與柱高間的比率也有一個變化過程,一般是從大到小。

古代建築的內外柱有等高的和不等高的。前者如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內外柱高相等,柱徑也基本一致。而宋代建築兩種做法都有。按照室內空間的不同要求、荷載的大小來選擇長度和斷面不同的柱子,應當說是合理的,因此內外柱不等聞和不等徑的出現是結構上一個進步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 內外柱等高

宋、遼建築的檐柱由當心間向二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緩和曲線,這在《營造法式》中稱為"生起"。它規定當心間柱不升起,次間柱升二寸,以下各間依此遞增。這種做法未見於漢、南北朝,明、清也少使用。為了使建築有較好的穩定性,宋代建築規定外檐柱在前、後檐均向內傾斜柱高的10/1000,在兩山向內傾斜8/1000,而角柱則兩個方向都有傾斜。這種做法稱為"側腳"。元代建築如山西茵城永樂宮三清殿尚保留這種做法,到明、清則已大多不用。

由許多開間形成的木構建築,大多具有某種形式的柱網。依河南偃師二里頭夏代一號宮殿遺址,已有建造在夯土台上面闊八間、進深三間的殿堂。其檐柱柱穴排列已相當整齊,因室內未發現柱穴,可能當時已採用了"通檐用二柱"的屋架了。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使用"金廂斗底槽"式內、外二圈柱,而大明宮麟德殿則是滿堂柱式。還有以內柱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兩區或三區的。前者如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宋)、朔縣崇福寺觀音殿(金),在《營造法式》中稱為"單槽"。後者如西安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和北京清故宮太和殿,《營造法式》中稱為"雙槽"在門屋建築中,用中柱一列將平面等分的,在《營造法式》中稱為"分心斗底槽",例如天津萷縣獨樂寺山門(遼)。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宋、遼、金、元建築中,常將若干內柱移位,可稱為"移柱造"。如山西大同華嚴上寺金代的大雄寶殿,其中央五間前後檐的內柱都向內移一椽長度。或減少部分內柱,可稱為"減柱造"。如山西五台佛光寺金代所建的文殊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只用內柱四根。在許多情況下,移柱和減柱同時使用。如山西大同善化寺三聖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已減去前檐全部內柱,又將後檐次間內柱內移一椽長度。這些做法,在明、清建築中已不使用。大概是因為減移柱所形成的大跨度內額和不規則的梁架,往往在結構上不夠安全和帶來施工上的麻煩;以及在使用徹上明造時,內部也欠整齊美觀的緣故。在建築主體以外另加一圈迴廊的,《營造法式》稱為"副階周匝"(這種形式,可能在商代建築中即已出現),一般應用於較隆重建築,如大殿、塔等。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晉祠聖母殿

多層木建築如樓、閣、塔等,在漢代畫像石、明器和文獻中都有所表現。實物則以遼代的山西應縣佛宮寺塔、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為早。簡單地說,多層木建築是若干單層木構架(有的在其間施以暗層、斜撐等加固措施)的重疊。其關鍵是上、下層柱的交接,在宋代有以下做法:

1)叉柱造

記載見於《營造法式》,所存實物也較多。其做法將上層檐柱底部十字開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內;而平座柱則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內退進半柱徑,如河北正定隆興寺宋代轉輪藏殿及天津薊縣獨樂寺遼代觀音閣。缺點是柱腳開榫口較大,削弱了柱體強度;立面上因收進較少,外觀不夠穩定。優點是在構造上比較省事,不用增加其他構件。

2)纏柱造

記載亦見於《營造法式》。它是將上層柱立在下層柱後的樑上,在結構、構造和外觀上都比較妥善。但在角部需要増加斜梁,另外每面還要各增加一組斗拱——附角斗。它的實例見於天津薊縣遼佛宮寺釋迦塔等處。但未見於實物。它是在下層柱端增加一根斜梁,並將上層柱立於此樑上。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薊縣獨樂寺觀音閣

二、枋

1)額枋(宋稱闌額)

額枋是柱上聯絡與承重的水平構件。南北朝及以前大多置於柱頂,隋、唐以後才移到柱間。闌額之名首見於宋代。它有時2根疊用,清代上面的叫大額枋(宋仍稱闌額),下面叫小額枋,二者間填以墊板。使用於內柱間的叫內額,位於柱腳處的稱地獄。唐代闌額斷面高寬比約2:1,側面略呈曲線,謂之琴面;闌額在角柱處不出頭。遼代闌額大致同唐,但角柱處出頭並作垂直截割。宋、金闌額斷面比例約為3:2,出頭有出鋒或近似後代霸王拳的式樣。明、清額枋斷面近於1:1,出頭大多用霸王拳。闌額的出頭,大大改善了柱上部的結構與構造狀況,是木架結構發展與進步的表現。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2)平板枋(宋稱普拍枋)

平板枋平置於闌額之上,是用以承托斗拱的構件。最早形象見於陝西西安興教寺唐玄奘塔,宋、遼使用漸多,開始的斷面形狀和闌額一樣,後來逐漸變高變窄,至明、清,其寬度已窄於額枋。早期在角柱處不出頭,後來出頭的形式有垂直截割,或刻作海棠紋等。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3)雀替(宋稱綽幕枋)

雀替是置於梁枋下與柱相交處的短木,可以縮短梁枋的凈跨距離。它可能由實拍拱演變而來,河北新城開善寺遼代大殿中,已有由兩層實拍拱組成的綽幕枋,而正定隆興寺宋代轉輪藏殿則為榷頭式,端部與底部且作成折線。金、元及以後,發展為蟬肚及出鋒,有的下面還附以插拱。也可用在柱間的掛落(楣子)下,此種形狀之雀替,已轉變為純裝飾性構件,稱為"花牙子"。在建築的盡間,若開間較窄,則自兩側柱挑出的雀替常連為一體,則稱為騎馬雀替。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枋與雀替

中國古代建築組成之大木作柱與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品木先生 的精彩文章:

昂貴的漆器——古漆者,光澤華,似烏金而非寒,明麗堂皇
還在車珠子?從數萬一串到3元1顆現磨,曾火爆的文玩手串兒怎麼了

TAG:九品木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