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韓國計劃從中俄進口電力 韓教授擔心成「能源附屬國」

韓國計劃從中俄進口電力 韓教授擔心成「能源附屬國」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

減少核能發電和火力發電,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韓國文在寅政府能源政策核心,被稱為「脫核電」或「去核電」政策。該政策自公布之日起就受到韓國各方反對,推行難度很大。最近韓國電力公司公布了一份從中國和俄羅斯進口電力的方案,再次引發輿論對於能源安全的討論。

據韓國《亞洲日報》12月12日報道,韓國《朝鮮日報》11日的一篇報道稱,政府為了彌補去核電政策帶來的用電缺口,計劃從中國和俄羅斯進口電力。韓國電力公司10日向自由韓國黨國會議員鄭有燮提交了「推進東北亞電網連接最優方案與相關戰略」報告。報告提到,這一方案是為了減輕去火力發電、去核電、擴大可再生能源政策帶來的電力供給壓力。

據報道,東北亞電網連接項目計劃將朝韓、中國、俄羅斯以及日本進行電網對接,韓國從中國和俄羅斯進口電力,繼而出口給日本。2011年福島核電站爆炸事故發生以後,企業家孫正義首先提出這一構想,也被稱作「東北亞超級電網」計劃。但因為東北亞地區各國利益關係犬牙交錯,電網要經過朝鮮也並非易事,因此進展緩慢。

報道還引述首爾大學原子核工學專業教授朱漢奎的話稱,從中國和俄羅斯進口電力意味著韓國將成為「能源附屬國」,韓國經過幾十年努力實現了能源獨立,如今卻因為政府不負責任的去核電政策功虧一簣。鄭有燮表示,去核電政策、推廣可再生能源的弊端導致韓國不得不進口電力,這是以犧牲國防安全為代價的,應立即終止。

針對《朝鮮日報》「去核電導致韓國失去能源獨立性」的說法,韓國JTBC電視台《尋找真相》欄目對此進行了反駁。該欄目稱,從中俄進口電力的原因與去核電政策無關,東北亞電網連接項目是十年前就開始和周邊國家協商推進的,這一時間在去核電政策公布之前。朝鮮半島和俄羅斯的電網連接計劃從2006年開始醞釀,2013年韓俄首腦會談時,雙方達成協議,共同著手推進,2014年雙方簽訂了這個項目的合作諒解備忘錄。韓中日三國的合作協議簽署時期也在去核電政策公布之前。

節目引述韓國電力負責人的話稱,「東北亞超級電網」計劃即使實現,韓國進口的電力佔國內總發電量的比例將在2%左右,不會威脅到國防安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加拿大證實前外交官在華被拘:暫無跡象表明與華為事件有關
杜特爾特:指責在菲中國勞工問題時 其實也在指責我們自己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