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乾貨滿滿:盤點2018自動駕駛汽車十大關鍵詞

乾貨滿滿:盤點2018自動駕駛汽車十大關鍵詞

2018年轉瞬即逝,這一年裡,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發展持續加快,各個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小編梳理下來,用十個關鍵詞來予以概括。

時光如梭,轉眼之間2018年已所剩無幾,距離2019年僅有十餘天。回望這一年,要論汽車產業的關注焦點,「自動駕駛」絕對位列前茅。據IHS Markit預測,到2040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銷量將從2021年的5.1萬輛增長至2040年的3300萬輛。

在通往自動駕駛的道路上,一片巨大的藍海正逐漸生成,無數企業「為之心動」。目前,除了谷歌、百度等科技巨頭以及傳統汽車製造商外,一些看似不太相關的晶元公司、出行企業、零部件供應商和眾多初創公司紛紛入局,意圖分得一杯羹。

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里,各國對於自動駕駛產業發展與法規完善愈發重視,行業資本熱度不減,圍繞商業化展開的競爭日趨激烈。下面,中國智能製造網為大家梳理一年來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十大關鍵詞。

商業化

願意投入,必然渴望產出,這是市場的規律。自動駕駛汽車自發展以來,歷時多年,行業內玩家越來越多,無不希望能夠儘快收穫「果實」。因而,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是行業的共識,近兩年來更是顯得越發迫切。

日前,自動駕駛汽車行業「領頭羊」Waymo宣布正式推出自動駕駛收費服務,開啟了商業化序幕。實際上,2018年里,全球各國多家企業都宣稱已推出或將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開展收費服務,以實現商業化目標。無論誰先誰後,或許2018年已經可以被稱為「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元年」。

合作

實現自動駕駛商業的重要渠道在於合作。對於各大企業而言,技術研發等諸多投入如同「無底洞」,壓力實在不小。在商業化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博採眾長、各取所需成為行業主流,業內企業普遍開始加強合作、或是建立同盟。

這一趨勢在2017年就已形成,2018年則進一步推進。就拿百度來說,今年其與戴勒姆、現代、福特、長安、長城等諸多企業達成深入合作。據百度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份,「Apollo」生態已囊括131家合作夥伴,涵蓋整車、汽車零部件、軟體、科技公司、創業公司,以及晶元、感測器、導航等產業鏈各環節企業。

投/融資

資本的嗅覺總是靈敏的。從自動駕駛熱潮興起初期開始,資本市場就開始大舉進入這一領域,掀起了投/融資熱潮。此外,一些傳統車企巨頭和科技公司為了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完善產業布局,也紛紛通過投資、併購等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2018年,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投/融資活動熱度依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球自動駕駛投/融資總規模超過了70億美元,其中國內投/融資近12億美元。重大的投/融資事件,如軟銀、本田相繼投資通用旗下的自動駕駛企業Cruise,總額高達50億美元;國內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也先後兩度完成融資,總額超過2.1億美元。

初創企業

說到初創企業,這些崛起的「新勢力」已經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從整個行業來看,除了志在造車的部分公司外,自動駕駛初創企業還廣泛分布於晶元、高精地圖、激光雷達、演算法、系統等諸多細分領域中。

2018年以來,自動駕駛初創企業或被收購、或完成融資、或「換臉」重生、或埋頭髮展,相關動態日漸頻繁。在國內,不少初創企業開始強化布局,融入到各地的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當中。例如小馬智行、馭勢科技等科技就落地廣州,展開測試等動作。

道路測試

進行公開道路測試是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必不可少的一環。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的性能驗證,都需要經過測試來提供關鍵數據,這樣才能得到精準的反饋。而且,自動駕駛汽車基於人工智慧系統,在進行深度學習時對各項數據的需求非常大,因而業內企業都十分重視自動駕駛汽車測試。

早前,自動駕駛汽車以封閉式測試為主,基本在一些專門的測試基地或園區內進行。近年來,隨著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不斷加快,相關測試逐漸來到了開放式道路。從2017年12月開始,我國各省市相繼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路測管理規定,4月份工信部聯合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至此我國自動駕駛路測徹底打開了局面。

模擬平台

實際上,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不只有封閉式測試和公開道路測試,還有模擬平台測試。由於一些國家在自動駕駛汽車路測方面進展緩慢,或是開放程度不足,以及公開道路測試對於多元場景需求非常高,現實中往往難以完全滿足,因此不少企業便開始尋求建立模擬平台,以虛擬方式進行自動駕駛路測,以彌補不足之處。

事實證明,模擬平台能夠模擬幾乎所有道路情況、天氣因素等信息,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研發、測試有著積極價值。2018年以來,奧迪、Waymo、百度等企業愈發重視模擬平台測試,在這一方面取得了諸多進展,而AutoX、Roadstar.ai、Pony.ai等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也紛紛自主研發自動駕駛模擬平台。

專利

研發模擬平台只是一方面,畢竟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牽涉眾多,因此,圍繞自動駕駛進行的技術創新一直在推進當中。而作為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研發創新的成果體現,各個公司的專利信息頗受關注。

2018年里,不少企業申請的專利都被曝光,其中包括蘋果、通用、三星、Waymo、福特等業內巨頭。最值得一提的是蘋果,這家以智能手機享譽全球的公司,近年來愈發重視自動駕駛汽車發展,今年更是一改往日低調,相繼推出了增強現實擋風玻璃系統、自動調整駕駛模式、手勢控制技術、新型車輛警報系統等多項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專利。

高精地圖

在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核心要素中,高精地圖的地位不言而喻。正因此,自動駕駛領域對於高精地圖發展愈發重視。目前,中國、美國、歐盟都有一些地圖服務商開始深入布局高精地圖,部分自動駕駛巨頭也通過收購、投資等方式試圖把控這一關鍵資源,從而獲取更大的競爭、發展優勢。

在國內,BAT等互聯網企業針對這一行業展開了激烈爭奪。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騰訊投資的四維圖新以及百度自家的百度地圖成為國內高精地圖領域的主要玩家,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此外,寬凳科技等初創企業也值得關注。

L4

按照權威劃分,自動駕駛技術共分為5級,達到L4級意味著進入了高度自動駕駛,而L5級則意味著達到了完全自動駕駛,亦即真正的無人駕駛。2018年里,不少企業都宣布推出了L4級自動駕駛汽車、正在進行L4級自動駕駛技術測試或是將展開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

例如,今年7月份,百度宣布聯合金龍客車推出了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10月,華為與奧迪宣布攜手研發L4級自動駕駛;在美國鳳凰城,Waymo也在進行L4級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無論是真是假,可以看出,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正朝著L4級時代奮力前行。

概念車

雖然量產車型已經面世,但是人們對於自動駕駛概念車彷彿更為關注。畢竟,距離實現大規模量產還早,法律條件也還不夠充分,基礎設施也不夠完善,那麼關注一下更前沿的自動駕駛概念車自然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2018年以來,奧迪、沃爾沃、賓士、雷諾、標緻等巨頭陸續推出了自動駕駛概念車,而拜騰、索尼、宏碁、裕隆等企業也推出了看點十足的款型。其中,不少概念車型的設計都非常「酷炫」、「科幻」,既有取消了駕駛室的,也有改變了車艙結構的,總之令人很是神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2018我國機器人行業熱點事件TOP 5
2018自動駕駛大事記:這份年終答卷你怎麼看?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