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補腎氣—「吹」字功

補腎氣—「吹」字功

此法為六字訣中的「吹」字決,在平時的練習中,習練者可以練習全套,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六字訣拆開練習。這裡主要說說「吹」字決!

預備式:兩腳平行與肩同寬,頭正項直,百會朝天,內視小腹,輕合嘴唇,舌抵上齶,沉肩墜肘,兩臂自然下垂,兩腋虛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兩膝微屈,全身放鬆,頭腦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穩。

呼吸法:六 字訣功法一律採用順腹式呼吸,先呼後吸。呼氣時讀字,同時提肛縮腎(收腹斂臀,二陰微提),重心自然後移至足跟(此為踵息法),注意不要有憋氣感。吸氣 時,兩唇輕合,舌抵上齶,全身放鬆,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氣自然吸入。氣吐盡則胸腹空,天空之清氣自然由鼻孔吸入,萬不可著意,否則吸氣時流入經絡之氣難以 下來,留於頭部易頭暈,留於胸部易胸悶。所以說呼有意吸無意。無意即順其自然,頭腦空,肌肉鬆,頭頂懸則氣下沉。六個字均用這種呼吸法。

調息:作用是調整呼吸,恢復自然,稍事休息。每個字讀六次後調息一次,採用自然呼吸法,舌抵上齶(也可採用順腹式呼吸)。

具體做法是:兩臂從體側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待腕與肩平時,以肘為軸使小臂外旋,轉至手心向上,隨即曲肘使指尖向上,高度不超過眉毛,再向內劃弧,兩手心轉向下,手指相對,然後似按球狀由胸前徐徐下落至腹前,兩臂自然下垂,恢復預備式。

發音:吹(chui)讀炊。

口型:撮口,兩嘴角向後咧,舌尖微向上翹。

動作:

呼氣讀吹氣,兩臂從體側提起,兩臂向後,兩手外勞宮穴在腰部擦搓3次,兩手經長強、腎俞向前劃弧,至腎經之俞府穴處,如抱球兩臂撐圓,兩手指尖相對,身體下蹲,兩臂隨之下落,呼氣盡時兩手落於膝蓋上部);

在呼氣念字的同時,足五趾抓地,足心空如行泥地,引腎經之氣從足心上升。

下蹲時身體要保持正直,膝蓋不過足尖,下蹲高度直至不能提肛為止。

呼氣盡。

隨吸氣之勢 慢慢站起,兩臂自然下落於身體兩側。

兩手重疊,覆於下丹田,稍事休息,再重複做,共做六次,調息,恢復預備式。

經絡走向:當念吹字時,五趾抓地,足跟著力,腎經之經氣從足心湧泉上升,經足掌內側沿內踝骨向後延伸,過三陰交經小腿內側進 膕窩內側,再沿大腿內側股部內後緣通向長強脊柱,入腎臟,下絡膀胱;上行之支脈入肝臟,穿橫膈膜進入肺中,沿喉嚨入舌根部;另一支脈從肺出來入心臟流注胸中與心包經相接,經天池、曲澤、大陵、勞宮到中指尖之中沖穴。

治病機理:按照五行相生之順序,金生水、腎屬水, 呬字功作完,即作吹字功以補腎氣。

虛火上炎則口熱、咽干、心煩,咽腫、腹滿尿赤,甚至下痢、浮腫。

腎為寒水之經,節令屬冬,所以古人說:吹以去寒。用辯證法窮源溯本,委曲治病,所以用吹字功以固腎。肺為腎之母,肺屬金,金能生水,腎水虧損,應以「呬」字功補充。若相火旺盛,口乾心煩,小便赤黃而澀痛,則用「嘻」字功平之。

文章 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一派道家養生 的精彩文章:

十二時辰養生一句話

TAG:正一派道家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