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支線客機將加入中國空軍序列!已經喜獲數百架訂單:應用前景廣泛

支線客機將加入中國空軍序列!已經喜獲數百架訂單:應用前景廣泛

圖為「新舟60」支線客機

近日,據媒體報道,中國空軍或將迎來一位新成員,不過這次來的是支線客機「新舟60」,報道稱中國空軍需要一款新運輸機用以替代老舊的運-7運輸機,因此經過改裝後的新舟60支線客機加入中國空軍序列,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新舟60此前已經喜獲數百架的民用飛機訂單,說明這款飛機技術成熟。有專家表示,對這款飛機進行改造後,未來在軍事領域應用前景或將十分廣泛。

據悉,新舟60裝備了先進的遙感設備和衛星通訊系統,可以確保航空遙感作業能夠滿足各種科學實驗和數據獲取的使用需要,這種飛機在林業、水利、地質等方面都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種潛力當然在軍事上也是有應用前景的,各種偵察機就是典型的案例。

圖為新舟60運輸機

「新舟60」是中國在運-7運輸機的基礎上依照民航CCAR-25規範設計出來的一種新型支線客機,與運-7相比它的改進相當全面:基本上從機載電子設備到機身材料再到發動機和螺旋槳等都換了個遍,只有外形上看起來還是有運-7的輪廓,這倒是和轟-6系列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考慮到國際用戶的使用需求,有部分零部件如發動機使用的是進口的型號。

「新舟60」的來源是運-7,而運-7的來源則是前蘇聯的安-24,這種運輸機於上世紀60年代時投入使用,是一種雙發的短程運輸機,它最初的型號僅適合搭載人員,但很快就衍生出了配備有尾艙門,可以搭載輕型車輛或是貨物的安-24AT戰術運輸機型號。安-24的生產數量超過1300架,在運輸機當中這算是一個不太多見的數字。

圖為新舟60運輸機

中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時啟動了對這種飛機的逆向測繪工程,並在1970年時就完成了原型機的首飛工作,不過因為大環境的變化以及空軍方面對飛機性能要求的變化,這種被命名為運-7的飛機直到1982年才正式獲得批準定型,並隨後就在軍民兩個領域推廣開來。不過因為定型時間太長的緣故,運-7在與同期的其它型號民航客機對比時在舒適性和運營效率等方面有所不如。

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中國才會持續地對這個系列的飛機進行性能的升級,並且終於在「新舟60」上完成了它的新生。在當前,「新舟60」已經獲得了數百架的訂單,並且成功地出口到了多個國家,應該說市場反響還是很不錯的。作為持續改進到今天還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運-7家族的一員,「新舟60」的前景值得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遠軍事 的精彩文章:

這才是中國製造!又一超級工程成功完成,西方:完全震撼了所有人
有自產的戰機為何仍然進口?「幼獅」性能不夠優秀,原因令人吃驚

TAG:思遠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