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玄幻劇總跳不出愛情故事的老套路,IP劇要騙觀眾到什麼時候

玄幻劇總跳不出愛情故事的老套路,IP劇要騙觀眾到什麼時候

臨近年底了,各位小夥伴們做好禦寒的措施了嗎?身為一個南方人,以前老覺得北方冬天太冷,攝氏度零下是常事,很好奇北方的同胞是怎麼熬過來的。

直到上了大學才知道原來有暖氣這一說,在屋子裡絲毫不用擔心感冒著涼這種事。倒霉的是,南方並沒有暖氣,南方人只能加衣服開電熱爐,即便如此,稍微離開溫暖的方寸之地就感覺寒氣襲來,冷的不能集中注意力。

在這種天氣面前,其實我是挺能理解那些明星的辛苦。畢竟在公眾面前需要維持自己的形象,所以什麼羽絨服之類的都很少出現在身上。如果遇上拍戲,就更艱難了,大冬天的在挨凍的情況下還要保證自己的表演不出錯。看這幾位的保暖措施。

話又說回來了,演員嘛,這是你的工作,得敬業不是。

今天想說的這一位呢,就是近兩年大火的青年小生之一——鄧倫。

鄧倫是標準的科班畢業,他大學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2011級表演系本科1班,與王莎莎是同班同學。王莎莎就是《武林外傳》中的莫小貝。

鄧倫的星途我個人認為還是挺順利的,2012年就和楊紫合作主演了都市勵志情感劇《花非花霧非霧》,在劇中兩人飾演一對情侶,這是鄧倫首部電視劇作品,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之後又出演了一連串的偶像劇,《新京華煙雲》、《愛情上上籤》等等,總體來說,水花不大。

鄧倫拍的戲範圍很廣,和張魯一在年代劇《燃情大地》中合作過,也跟張嘉譯、何冰、秦海璐一起主演過《白鹿原》,鄧倫在其中扮演鹿子霖的次子、國民革命軍團長鹿兆海。

後來又出演了《歡樂頌2》,《楚喬傳》,《香蜜沉沉燼如霜》。

說一下《香蜜》這部劇吧。時隔六年,鄧倫和楊紫又成了熒幕組合。不得不說,楊紫在圈內還是有一定的人脈的,前男友秦俊傑在和她組成CP之後資源大好,被曝分手到現在的情況大家也可以看到。這次和楊紫合作的鄧倫更是人氣暴漲,各種綜藝邀請,還參加了北京衛視的真人秀節目《上新了故宮》。

雖然網傳他倆有緋聞,可畢竟有可能是為了宣傳需要,或者是兩人的感情本來就要好,觀眾還是吃瓜需謹慎吧。

回到話題本身,《香蜜》這部劇本身問題也很大。第一個問題就是戲份分配不合理,那段時間羅雲熙還被吐槽的厲害。第二個就是改編劇經常出現的亂改現象,這個主要是原著粉有所不滿。第三個就是司空見慣的談戀愛問題。

這些玄幻劇怎麼說呢,從由《誅仙》改編的《青雲志》開始,到後面的《莽荒紀》、《斗破蒼穹》都給我一種這是架空了歷史的偶像劇的既視感。

這麼說不是沒有道理,首先要講明的是國內絕大部分的電視劇都是以愛情為主線的,哪怕像《三國演義》這種男人戲都有呂布和貂蟬的故事。除非是拍《雍正王朝》這種歷史正劇,愛情線才能一帶而過。所以男女主角的愛情一定是主線。

但愛情主線不代表整個故事。打個比方,我們大家都熟悉的金庸武俠劇。網上有種說法,金庸先生的武俠其實是愛情故事加入了武功打鬥。這說的不無道理,可即便是愛情故事加武打,男女主角也不是天天談戀愛,他們還要經歷各種考驗共同成長啊。你看郭靖楊過這些主角哪個是靠談戀愛成的大俠?

這些玄幻劇就是在愛情戲份和成長戲份的設定上失了平衡。玄幻劇的愛情戲份佔比比瓊瑤阿姨略少,比金庸武俠劇要多。

這其實是一個通病,因為流量文化的衝擊及愛美之心人人有之等原因,讓投資商們錯誤地以為只要滿足觀眾對愛情的嚮往和對體面物質生活臆想就能取得商業上的好成績。於是造就了這一系列魔改原著的玄幻劇。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原著粉不買賬順手給你打個低分,路人觀眾覺得這劇可有可無,看不看無所謂。最後這些所謂的大IP玄幻劇於時代的洪流中翻不起一絲浪花。

說到改編這個事吧,那肯定要談一談被改編了無數次的《西遊記》。

《西遊記》這個大IP的活力那是真的持久,自打星爺的《西遊降魔篇》以來,近些年基本是保證了一年至少出一部和《西遊記》相關電影的市場規律。可改編的多,好看的少。

出人意料的是,不光電影有改編,還有電視劇的改編。更出人意料的是,電視劇版的改編質量要比近年來的一些電影要好的多。

比如張衛健主演的TVB版《西遊記》。

談到張衛健和他主演的這版《西遊記》,其中還牽涉到他出走TVB的故事。其實他早在1993年就離開了TVB,由於發展不好,接拍的大多是無聊的搞笑片,所出的唱片也不討歌迷的喜歡,聲勢漸漸滑落。搞到最後,沒人來找他拍戲,迫於生計還把房子賣了。

於是在1996年重返TVB拍了一部改編版《西遊記》。這部劇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收視率非常高,網路傳言高達40%。真假先不分辨,至少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當時這部劇的火熱程度。而且這部劇的主創陣容非常強大,其中就包括後來網友最熟悉的鬼畜明星,劉醒和梁非凡。

因為這部《西遊記》,張衛健的名氣大漲,重振了事業,更為TVB帶來兩億的進賬。後來這部《西遊記》要拍續集,又邀請了張衛健,張衛健就和TVB商量,能不能漲片酬。因為拍第一部時他的片酬只有九萬,但卻給公司帶來了這麼高的收益,所以希望拍第二部時多給點。

然而TVB不同意,最後雙方都鬧得很僵,TVB這邊的人還說了一句話,大意如下:你張衛健不貼毛就不值錢了,離開TVB沒有影視公司要。

張衛健也是心高氣傲之人,直接把頭剃光,憑藉自身能力來內地發展,接拍了很多電視,如《少年張三丰》、《少年方世玉》、《伙頭智多星》、《小魚兒與花無缺》。

這些電視劇大部分守在電視機前的觀眾是非常熟悉的,在播放期間也是好評如潮,借用姜文導演《讓子彈飛》里一句話,張衛健總算是站著還把錢掙了。

而那部《西遊記》的第二部則換成了陳浩民主演,事情就告一段落。

至於說起張衛健和TVB和好則是在2002年的時候,具體事由就不說了,標誌性事件呢,是在那一年他拍了一部《齊天大聖孫悟空》。

近幾天關於張衛健的話題,莫過於重歸TVB所拍攝的《大帥哥》了。雖說TVB現在的發展大不如前,但所幸人家底子好,大部分演員的演技都在線,看下去不至於尷尬。

而張衛健這位童年男神的演技也是毋庸置疑的,至於該劇的故事怎麼樣?只有去親自體驗才知道了。

為什麼要說這部《西遊記》呢?因為它實在是太經典了,作為魔改劇的代表作品,它並沒有像現在的玄幻劇一樣,被淹沒在人民群眾的口水中,反而作為90後童年的經典時不時跳出來被重溫。

看內容的話,除了唐僧師徒一行去取西經這個大致路線是正確的,其中九九八十一難幾乎每一難都被改編了。尊不尊重原著這個我們不提,但它的確是口碑事業雙豐收

為什麼對《西遊記》這本有著巨大群眾基礎的名著改編我們能容忍,對那些網路小說做影視改編我們就不能容忍?

因為觀眾可以感覺出這些玄幻作品沒有誠意,或者說感覺到了這些玄幻劇拿我們當傻子糊弄。別的不說,玄幻劇嘛,肯定是要看特效的。我們先看2012年張紀中版《西遊記》的特效,

這是2018年《斗破蒼穹》的特效,

你能告訴我哪個特效更好嗎?反正我是看不出。這十多年過去了,特效的進步也太小了點吧。還有那個鬥氣化翼,這……我都不好說什麼。你起碼用個特效不行嗎?這實物用的我只想笑。

當然,主角的肯定要好一點,

極端漠視原創性,極端漠視作品質量,過分依賴明星,再加上製作環節上偷工減料。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誕生出的產品,尤其是影視產品,因為其令人驚駭的粗製濫造,他們連最基本的誠意都沒有。觀眾沒有罵他們我就覺得觀眾已經很對得起主創了。

然而這些中國式大IP是如此的傲慢,以至於都不屑於掩飾它們的愚蠢。但是它們就是能憑藉對市場的掌控能力屢屢在收視率上獲得本不應屬於它們的高分成績。

因為愚蠢還獲得了獎勵,你怎麼可能指望別人去用心創造?最後只好苦了我們這幫買單的觀眾了。

今天小號有新故事,十分鐘後開更~

還沒關注小號的同學看這裡~長按下面這張圖就可以啦

最好看的你們

點個贊,分享到朋友圈裡

支持一下吧~~~

你們的點贊和分享是我碼字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圈內密探 的精彩文章:

歌唱節目,王彥霖,黃子韜,鄭爽,任素汐
鄭爽減少拍戲;蔡徐坤王子異結婚;某位丈夫男女通吃;當紅小花和上司不和;許魏州狀告黃景瑜粉絲

TAG:圈內密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