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學書法,開始的時候興緻很高,有的「筆性」也很好,但往往學習了一段時間以後,進步就不明顯,甚至停滯不前。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主要是沒有梳理好書法史上的風格體系和筆法傳承的脈絡,以至於不「對路」。

書法史上,楷書甚多,若分不清它們的風格體系,理不順它們的筆法傳承脈絡,學起來就會分不清頭緒,臨帖時就會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顯得很盲目。

那麼,怎樣來分清它們的風格體系呢?黃惇教授曾提出中國書法史上楷書、行書的體系問題,他認為,從書法審美的角度看,中國書法史上的楷書可歸結為三個系列,即晉楷一系、魏楷一系和中唐楷書一系。晉楷一系發端於三國時的鐘繇,而完成於東晉時的王羲之父子,其後這一系楷書由智永而傳至初唐諸家。這種由文人書家師徒授受,時代相傳,在筆法和審美意蘊上與鍾、王筆法一脈相承的楷書體系稱之為晉楷一系。

再者就是魏楷,即魏碑楷書,是北魏碑版及與北魏前後書風相近的碑誌、石刻書法的總稱。最後是唐楷一系,唐楷這裡主要指中、晚唐楷書(初唐楷書從筆法上講,應歸入晉楷一系),其代表書家為顏真卿和柳公權。黃先生將楷書分為上述三個體系,實際上為我們提供了明晰的學書路子。

唐楷與魏碑統屬楷書體系。

魏碑產生在北魏時期,唐楷產生於唐朝時期。二者皆以產生的時期而命名。先有魏碑後有唐楷,兩者之間有著遞進的關係。

魏碑是由鮮卑族進入中原後,學習漢文化,並將漢字用於日常生活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書體。留存下來的文字主要在墓誌、造像和刻石之中。由於文字是刻於石頭上的,並不是原生態的字形字樣,所以,就有一個二度創作的問題。

以洛陽龍門石窟的文字最為典型,大量的墓誌與刻石也有這樣的特徵。主要的風格是方峻古樸,天真爛漫。其最主要的特徵是,筆畫多為方筆,有稜有角。

唐代書家學習了魏碑並將魏碑的用筆與結體進行了重新的整合與創造,形成了法度嚴謹,風格整飭,體勢端莊的具有廟堂之氣的楷書。在用筆上,主要以圓筆為主。

唐楷與魏碑兩者之間進行比較,它們的最大差異和區別也就在筆畫的形態和筆畫的造型上。

這三系楷書,就是三條學習軌道,無論從哪一條軌道上開始學都行,但不能今天寫鐘王,明天臨顏柳,後天學「二爨」,無論在哪一體系上學習,都應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大量臨習這一系統內的碑帖,盡量做到搞深搞透,融會貫通,等到某一體系的筆法基本掌握了,鞏固了,再考慮學習另一種筆法。

學書應該從主流書風學起,這對於初學楷書者尤為重要。晉楷一系應為主流書風,它肇於鐘王而流被後世,從釋智永到「初唐四傑」(歐、虞、褚、薛)無一不奉二王書法為圭臬,直到元、明趙孟頫。

因此,從二王——智永——「初唐四傑」向下觀照後人(虞、褚、趙等)、研究後人;也可以通過後人向上追溯前人、理解前人,這是學習楷書的正脈、大道。魏碑楷書,嚴格意義上講是一種未成熟的楷書,其用筆與二王一系楷書大相徑庭,它的筆畫有明顯的刀刻、斧鑿之痕迹,初學者往往捉摸不透其筆法特徵,甄別不出其優劣,所以筆者不主張一開始就從魏碑學起。然而這種楷書恰恰又具有雄渾樸茂、恣肆爛漫、自然天成的特徵,成為中國書法史上具有獨特個性的審美典型。

如有一定的書法基礎,再來寫一寫魏碑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魏碑中的佳品《張黑女墓誌》、《張猛龍碑》、《鄭文公碑》、《龍門二十品》、《二爨》等。

最後說說唐楷。20世紀40年代以前出生的書家,學習書法大多從唐楷入手,甚至人人都學顏、柳。其實把顏、柳當作學書基礎是可以的,但有了基礎以後就一定要學會「變」。顏、柳楷書用筆上最大的特點是起、收筆處重提按,尤其是「鉤畫」還出現了「三角鉤」、「鵝頭鉤」等,他們把楷書推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所以學書要用心琢磨,仔細研究,掃清它們之間的筆法障礙,打通其筆法血脈,才能夠做到暢通無阻。

歐陽詢最晚年的楷書作品《虞恭公溫彥博碑》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皇甫君碑》,謂其為「學唐楷者第一必由之先路,若不先從此入手,則間架結構何由而入《九成》、《化度》乎?」此正是翁氏的甘苦之言,可為初學者借鑒。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理清楷書三系,打通筆法血脈,學書法就「對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