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比老爹的七大恨,多爾袞的七大慘更讓人同情

對比老爹的七大恨,多爾袞的七大慘更讓人同情

原標題:對比老爹的七大恨,多爾袞的七大慘更讓人同情


他是滿洲最勇敢的勇士,清王朝正式建立時最大的功臣,順治即位後滿朝最大的統治者,和順治皇帝的額娘庄妃扯上太多的緋聞,這就是多爾袞。一生有過輝煌,有過痛苦,有過無奈,太多太多的感情聚集在一起,串起他不凡又複雜的人生。


眾所周知,多爾袞的老爹努爾哈赤有「七大恨」。人類戰爭史上很講究 「師出有名」,先指責對方哪那做得不對,置自己於道德制高點上,然後再發兵開打,因此努爾哈赤的「七大恨」部分內容多少有些牽強。


對比努爾哈赤的「七大恨」,多爾袞其實也有「七大慘」,這「七大慘」貫穿了多爾袞的一生


一、身世慘


多爾袞的母親是阿巴亥,無奈在努爾哈赤死後被殉葬,那年多爾袞14歲。本來是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娃娃,卻從小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面對皇太極不敢大聲說話,眾兄弟間被戳戳點點。


二、身體差



率領八旗勁旅進入山海關,後來入主中原的多爾袞應該是孔武有力吧?其實不然,他是一個病秧子。豪格說多爾袞是「有病無福」之人,多爾袞雖然勇猛作戰,但是他的身體卻沒有那麼強健,他身材細瘦,體弱多病,而且還素患風疾,現在說的風濕和高血壓之類的。因為高強度的作戰,他還經常頭昏目眩(腦補林元帥),也有可能有偏頭痛。


三、與皇位多次失之交臂


順治入主北京,而真正締造了大清王朝的人卻是多爾袞。論出身、資歷和戰功,多爾袞完全可以當大清皇帝。但性格決定命運,多爾袞這個人太顧全大局,太雄心偉略,太心思縝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就是想的太多了、太深了、太遠了。如果他衝動那麼一點點、冒險那麼一點點、自私那麼一點點,就差那麼一點點,歷史就會改寫。


至少,多爾袞有三次機會登上帝位,而且機會是一次比一次大。第一次是努爾哈赤去世,第二次是皇太極去世,第三次是清軍入關。



當然了,多爾袞雖然無皇帝之名,卻又皇帝之實,無比糾結的他更多是站在自己是愛新覺羅子孫的角度去看問題。如果他能料到自己死後被順治清算,估計無論如何也會下狠心的。

四、跟孝庄沒那麼和諧



首先值得一說的是這二人可不是青梅竹馬,二人的童年一個在遼東,一個在內蒙中東。相隔幾百公里,哪來的兩小無猜?多爾袞11歲結婚,孝庄13歲嫁皇太極,在這之前二人或許根本不認識。


然後就是一個千古謎案了——孝庄下嫁多爾袞。到底嫁沒嫁,誰都不好說。如果沒有嫁,撐死了二人是互相利用的同事關係。如果真的嫁了,也會不會是因為單純的利用呢?

五、無後



據《清史稿》等史料記載,睿親王多爾袞因無子,弟弟豫親王多鐸將五子多爾博過繼給他。順治清算多爾袞後,其繼子多爾博歸宗回豫親王府。1773年,乾隆皇帝給多爾袞「平反」,多爾博又重歸多爾袞一系,其後人仍襲睿親王的爵位。


多爾袞一脈,僅僅有一個女兒而已。多爾袞一生無子,只生有一女東峩,生於1638年。順治七年多爾袞薨逝,被秋後算賬。東峩被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由此再無記載。


六、死後遭清算



多爾袞死後不久,在順治「指導」下其政敵便紛紛出來翻案,揭發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議了阿濟格的罪,然後恢復兩黃旗貴族的地位,提升兩紅旗的滿達海、瓦克達、傑書、羅可鐸等。白旗大臣蘇克薩哈等見勢頭不對,也紛紛倒戈。在這種形勢下,先興羅什等五人獄,然後便正式宣布多爾袞罪狀,追奪一切封典。


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追封為「清成宗」,謚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順治剝奪多爾袞封號,並掘其墓。


七、身後罵名滾滾來



魯迅曾說「滿清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清軍入關後在中華大地幾乎都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初定了大局。可這時候,多爾袞悍然就發布了「剃髮令」。後來民變、兵變愈演愈烈,才引發了嘉定三屠、江陰81天等等事件。


這個事情對於漢人及漢文化來講,確實是一個災難。然而,作為滿洲貴族、大清實際統治者,多爾袞從政治層面考慮卻也正常。剃髮令一出,激起了各地的反抗,滿清統一全中國的步伐也延緩了,但是卻保證了滿清政權日後的有力統治。真正的政治家,不僅注重眼前,更著眼長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林沖從來就不是英雄好漢,這樣的朋友要警惕
清朝覆滅後,那些八旗貴胄都改姓什麼了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