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明明是賣萌番的先驅,為什麼最近京阿尼的作品越來越文藝范兒了?

明明是賣萌番的先驅,為什麼最近京阿尼的作品越來越文藝范兒了?

說到京阿尼你會想到什麼作品?《涼宮春日》系列?《輕音少女》?還是《幸運星》?在很多動漫迷的眼中,京阿尼是賣萌系日常動畫的大師和領頭人,正因為當初受了這些作品的影響,很多人才對萌系的動畫片情有獨鍾。然而觀察近些年京阿尼的動畫作品,除了《小林家的龍女僕》算是漫改的一本正經的賣萌片外,其他主打的作品卻都不是賣萌系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涼宮春日的憂鬱》,輕小說改編動畫的起航之作

2005左右,日本動畫界開始掀起了一陣「輕小說改編」動畫的風潮,和20世紀90年代日本流行的「漫畫改編」不同,輕小說作品相對門檻更低,有更多不同風格的作品可以作為素材,輕小說的故事也更受年輕人歡迎,輕小說動畫也很快流行起來,以當時的《灼眼的夏娜》為代表,一波又一波的輕小說改編動畫起航。

當時還不算特別引人矚目的京阿尼趕快加入了這波大潮,接下了角川的輕小說名作《涼宮春日》系列。京阿尼精湛的製作,和對作品獨到的表達方式,受到廣大動漫迷的歡迎,加之網路文化和御宅文化的互相作用,《涼宮春日的憂鬱》靠著極為出彩的個性在日本成為幾乎現象級的作品,那時候流行的「SOS團舞」,就是《涼宮春日的憂鬱》的ED歌曲。京阿尼造就了《涼宮春日》的大紅,同樣也因為《涼宮春日》的成功而名聲大噪。

從《幸運星》到《輕音少女》,日常萌系作品的爆發

之後的3年里,京阿尼確立了自己動畫製作的定位,每年以少量高質的出產風格為首,2007年的《幸運星》可以說是電波文化的鼻祖級作品,Q版可愛的角色,加之高度御宅文化的內容,儘管壘起了一堵御宅和非宅觀眾的大牆,卻為京阿尼在阿宅心目中的地位打上了更深的基礎。

而這之後,不同的動畫公司也都開始嘗試《幸運星》這樣的,非常有針對性的,面向御宅一族的作品,帶著簡單的日常,以吐槽為主的番劇。而此類作品的頂峰,就不得不說2009年的《輕音少女》。這部作品通過小女生們的快樂日常,描繪出了阿宅都難以想像的女孩子放學後的快樂部活,塑造出的平澤唯、秋山澪等形象深入人心,京阿尼也基本坐實了此類日常動畫的王者的位置。而筆者個人覺得,從《輕音少女》之後,這類日常動畫就已經到了巔峰,之後整個業界都開始走向下風。2013年,《輕音少女》的團隊再一次嘗試打造《玉子市場》,卻沒能再掀起《輕音少女》那般現象級的熱潮。

《冰菓》,京阿尼「文藝轉型」的第一部

雖然2013年,2014年,京阿尼還陸續嘗試了《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甘城光輝遊樂園》等作品,不過筆者覺得在2012年的《冰菓》中,已經透露出京阿尼作品風格的一種文藝范的雛形。《冰菓》和之前的《輕音少女》也好,主打搞笑的《日常》也好,有了明顯的不同,不再是靠著女孩子的賣萌日常來突出角色,更注重用故事來塑造角色,和突出不同角色之間的關係的交代,並且《冰菓》也用了推理為題材,但卻講的是一些關於人與人的關係的故事,這就讓筆者覺得一絲「文藝范」的味道。因此《冰菓》這部作品,初嘗者,大都是覺得乏味的,但是看清其真正要講的故事之後,不得不佩服這部作品的完成度之高。

《聲之形》,打響文藝的京阿尼的重炮

京阿尼又一部非常明顯的風格轉變的作品,筆者認為是2015年的《吹響!上低音號》。這部作品是一個包含著勵志,戀愛,人與人的關係為一體的,講述吹奏部的故事,依附著音樂的主題。故事本身圍繞吹奏部和音樂,就相當有文藝番作品的味道,很不「日常萌」。人設雖然也很可愛,但是已經開始和之前《玉子市場》的「京阿尼臉」開始有些差別。

和《冰菓》相似,《吹響!上低音號》更多突出的是通過故事來塑造角色,而不是靠日常的片段和角色的「賣萌」來推進故事。即便如此,《吹響!上低音號》還是屬於「媚宅」的方向的,官方去掉了原作的BG故事,加入了一絲淡淡的百合味來迎合御宅族的口味,筆者覺得這樣的取捨,還是有著他的道理的。

但是2016年,京阿尼嘗試製作了漫畫改編的動畫電影《聲之形》,這是一部完全不「媚宅」的作品。

《聲之形》是故事比較沉重,男女主角的表現對於有些人來說過於「矯情」,對信息量較大的故事和複雜的角色感情表現的處理,京阿尼還是做的比較穩重,但這部作品幾乎拋開了之前《輕音少女》的那個京阿尼的影子,從故事到畫風,都「很不京阿尼」。

從《紫羅蘭永恆花園》到《利茲與青鳥》,京阿尼為何變得如此文藝?

要說《聲之形》可能還顯得不這麼「文藝」,但也提供了足夠的線索。真正坐實「文藝的京阿尼」之名的,還要屬今年的《紫羅蘭永恆花園》。單元劇一般的一話一個故事,故事的內容還是需要漂亮的畫面來支撐,《紫羅蘭永恆花園》的人設也徹底跳出了「京阿尼臉」的風格,故事變得越來越「酥」,慢節奏貫穿主題,《紫羅蘭永恆花園》確實顯得與眾不同。《紫羅蘭永恆花園》和之前的《吹響!上低音號》又不同,筆者認為角色和故事的重要性又下降了,更突出的是表現故事所需要的那種感情氛圍。這也是很多人質疑《紫羅蘭永恆花園》故事薄弱的原因。

同年,京阿尼的《利茲與青鳥》,做的比《紫羅蘭永恆花園》更加徹底,更加文藝。本身作為《吹響!上低音號》的一個外傳,卻並沒有補完其中角色的故事,而是純粹圍繞著兩位少女的細微感情,進行了非常細緻的描寫,並且穿插了一個唯美但又非常簡短的童話,來突出那種「意境」。《利茲與青鳥》的嘗試,是京阿尼首次更注重作品的意境,而不是故事本身。

為何京阿尼的作品會有如此的風格改變?

筆者認為原因有二。當然都是筆者個人的推測。沒有絕對的依據。

1、作品定位的改善

一個是京阿尼在發現《輕音少女》類的少女日常在09年後到達瓶頸後,不再妥協於市場,製作「能賣」的作品,而是製作「想做的」作品,應該是京阿尼對於作品風格嘗試的一種改變。這次的《弦音》也很明顯,儘管它是一個很明顯的偏女性向的作品,但是卻用了「弓道」這麼文藝的題材,風格也很穩健,絕大多數人不會喜歡這類作品,京阿尼只是想嘗試做出一部偏向女性觀眾的「文藝番」,而「好賣」方面,已經有《FREE!》來填滿。

2、KA文庫模式的影響

眾所周知,京阿尼近年多用自家文庫的作品作為改編的題材,原因是這樣可以從源頭掌權,不為別的公司打工,但是這樣做的代價就是文庫的作品內容有限,而KA文庫的作品門檻似乎又要比其他文庫高許多,自家的作品賞上能拿到大獎的作品屈指可數,因此也很大程度限制了京阿尼改編作品的題材,其中不乏一些文藝風格的作品,這些作品用文字表達,可能很華美,但要做成動畫,就很難僅僅靠畫面來支撐每話20分鐘的內容。

但是從《利茲與青鳥》和《聲之形》來看,筆者覺得京阿尼主動要改變作品風格,讓作品越來越文藝的趨向,還是比較明顯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哥小站 的精彩文章:

這部腦洞大開的10月新番,必定會成為名垂千史的偶像神番!
拋開京蜜的情懷,《莉茲與青鳥》到底好不好看?

TAG:T哥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