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總統在位30年,將窮國建成富國,至今仍在連任,還備受愛戴

此總統在位30年,將窮國建成富國,至今仍在連任,還備受愛戴

從世界歷史來看,能夠讓國家走向強大或者富裕的領導人都會被歷史銘記,受人尊敬,甚至很多人直接可以長期執政,還能備受愛戴。下面這位就是典型代表,其做總統已近30年,將國家從窮國建設成為富裕國家,至今仍在連任,而且還備受國民愛戴。

這位就是中亞地區在位時間最長的領導人納扎爾巴耶夫,納扎爾巴耶夫1940年出生於當時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的阿拉木圖的一個牧民家庭,屬於哈薩克族人。其家庭很是貧困,為此納扎爾巴耶夫從小學習非常刻苦,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考上了當地冶金技術學院,學習冶金技術。

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冶金工人,因為在崗位上工作非常出色,因此很快納扎爾巴耶夫就獲得冶金工程師的稱號。而到了60年代,納扎爾巴耶夫開始從政,當時蘇聯的官場,那是一片死氣沉沉,被體制和獨裁所束縛。而納扎爾巴耶夫卻是一股清流,以敢於說話,敢於批評在當時官場聞名,為此贏得了很大的聲譽。

所以在20多年的從政中,官位是不斷升遷,先後擔任卡拉干達州書記,哈薩克黨中央書記,部長會議主席,並很快進入哈薩克加盟共和國的高層,成為哈薩克中央第一書記。到1989年,納扎爾巴耶夫當選為當時哈薩克的總統,開啟了正式的統治歷程。

當時的蘇聯已經風雨飄搖,而哈薩克更是爛攤子,因為哈薩克的窮困和弱小,在蘇聯解體的決策中,納扎爾巴耶夫被排除在決策之外。而即便如此,納扎爾巴耶夫仍是據理力爭,為哈薩克爭取更多的權力,同時開始在國內著手改革,贏得了百姓的一片讚譽。

當時的哈薩克,經濟蕭條,基礎設施陳舊,工廠倒閉,而且國內矛盾激烈,國內俄羅斯族佔比超過40%,分離主義嚴重,可以說當時的哈薩克隨時可能崩潰。面對此,納扎爾巴耶夫採取了以穩為主的發展策略,首先加強跟俄羅斯的關係,穩定國內俄羅斯族人,同時有序的私有化,將落後產能逐步私有化。

為了加強對北方地區和俄羅斯族人的控制,防止德左化,為此將首都從阿拉木圖遷往俄羅斯人聚居的阿斯塔納地區。同時大力開採石油資源和天然氣資源,在政治上、軍事上依靠俄羅斯的同時,擴大同中國,歐洲,美國的經濟聯繫,使得國家快速發展。

此後不斷獲得連任,至今在位已經30年,已經年近八旬了。而在納扎爾巴耶夫帶領下,哈薩克人均收入從1500美元,到現在超過13000美元,超越俄羅斯,經濟總量也超過烏克蘭成前蘇聯第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此納扎爾巴耶夫備受愛戴,百姓不願其下台,因此其還在不斷連任,估計要干到死的那天了。

歡迎關注【還原歷史背後真相】,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哈薩克漫長的歷史記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還原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這個國家是歐洲大國,為何存在感那麼低呢?
兩個被大國夾扁的國家,一個高度發達,一個窮困至極

TAG:還原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