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鵬汽車首款量產車正式上市 離大規模交付還有多遠?

小鵬汽車首款量產車正式上市 離大規模交付還有多遠?

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新造車公司們用一個緊鑼密鼓的年底,宣告戰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12月12日,在經過1.0版本半年多的小範圍測試之後,小鵬汽車宣布首款量產車G3正式上市。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在現場從3個方面回顧了造車的4年經歷。對於造車需要花很多錢,何小鵬回應,「小鵬汽車目前已經融資100億元以上,有50家以上的投資人。」

在造車實力和人才儲備方面,何小鵬介紹團隊中超過70%的員工都是來自於整車廠。對於新造車勢力中PPT造車的現象,何小鵬表示,很多人認為互聯網造車就是PPT造車,小鵬汽車本次發布會上雖然也呈現了PPT,但是車已經在這裡了。

根據何小鵬的介紹,小鵬G3的續航里程等速純電續航550km,綜合工況續航里程365km,超充站可實現G3在30分鐘內充滿80%電量。

在充電方式上,何小鵬表示超級充電是比換電更好的方式。按照計劃,2018年年底前,小鵬汽車將在北上廣深杭等十多個一二線城市完成簽約100座超級充電站。未來三年,將建造1000座超充站、基本接入核心城市主要第三方充電運營商,實現核心城區5-10公里全覆蓋。

據了解,小鵬G3由海馬小鵬汽車智能第三工廠製造。何小鵬透露,該工廠是由由海馬汽車與小鵬汽車共同打造的全新工廠,佔地面積約45萬平方米,總投資20餘億元,一期建設產能為年產15萬輛。包括擁有包括在硬體方面擁有273台工業機器人、116台物流AGV(自動導引運輸車),自動化率達85%,月產能達到19200輛。

此外,為了把握車輛品控,小鵬汽車還組建了一支30人的質管專家團,包括中日韓三國專家,以及200人的工程師團隊進行314項檢測工序。何小鵬稱,他的目標是讓小鵬汽車向雷克薩斯學習。

產能方面,何小鵬表示將從今日起開始交付,到2019年3月將處於產能爬坡階段,之後將進行大規模交付。

價格方面,悅享版、智享版、尊享版三種類型車輛的綜合補貼後全國統一價分別為13.58萬、14.98萬和16.58萬。同時推出報價計劃,只要在12月12日下訂單的用戶,無論2019年補貼政策如何變化,統一享受2018年補貼後的價格。

此外,何小鵬表示將採用自營的方式,目前已經落地開業7家,2019年計劃在全國30個城市布局70家直營店,包括自建維修中心和交付店。

新造車勢力的交付賭約

邁入2018年的下半年,圍繞在各家新造車勢力中的始終是首台量產車的交付大考。而此前何小鵬與蔚來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斌,雙方關於年底之前能否交付一萬輛車的隔空喊話和賭約也一度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雖然定位不同,但是作為同時在2014年成立且背景相似的兩家造車公司,這樣的的參照不可避免。與蔚來汽車的量產交付和上市相比,小鵬汽車的節奏確實不快。

2017年10月,在小鵬汽車的1.0版本的15輛車的整車下線現場,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夏珩曾介紹,小鵬汽車從0到1經過了幾個重要的節點。經過兩年的研究,小鵬汽車在2016年發布了第一款Beta版新車。2017年5月,在拿到國家工信部的產品公告,獲得車輛銷售資質後,小鵬汽車並未快速量產。今年3月在取得專用號牌後,小鵬汽車也僅向內部員工交付了數百台車,供內部測評。

何小鵬也曾多次表達過關於小鵬汽車速度快慢的理解。11月16日,G3在廣州車展上首次亮相,何小鵬也提出對於交付來說慢就是快。在他看來,「慢」的價值在於為交付做好準備工作,「從小鵬G3的1.0版本開始打磨產品品質,充分準備銷售、售後以及充電等各項工作,規模品質交付是造車新勢力面臨的重要考驗。」

談及交付的賭約,何小鵬表示「企業間的交付賭約,無論輸贏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讓消費者相信,中國的新造車企業有能力做好車的品質和交付服務。」

在今天的現場,何小鵬表示在造車這件事上,慢就是快。在迭代上,一定要快。他透露,從1.0版本到2.0,前後迭代升級63次。

但在變局到來之前,留給新造車公司的時間並不多。2018年的車市,出現了20年來首次負增長的危機,在一片慘淡中,新能源汽車前10個月累計銷量達到87.9萬輛,同比大幅增長70%。

與之相對應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爭愈演愈烈。從新造車的爭相量產交付,到傳統車企向新能源車的相繼轉型,以及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海外汽車製造商向國內市場的大舉進攻,多方勢力都試圖在這一市場內佔得一席之地。

作為電動車造車公司的先行者,因為相對低廉的售價以及不錯的綜合性能,特斯拉的Model 3在推出之後銷量節節攀升,但目前依然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共交付55840輛Model 3轎車,Model S交付量為14470輛,Model X為13190輛。

為了緩解產能不足的問題,今年10月,根據媒體報道,特斯拉將在上海落地建廠,根據計劃,該超級工廠將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年產量目標50萬輛。

如果說量產上市對於新造車公司來說只是一次「期中考試」,那麼在能夠拿到政府補貼的最後一年,進入2019年之後,對於所有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來說,不只是量產與交付,還有更高的續航里程和更低的成本。在各家爭先量產上市的同時,這場淘汰賽也正在提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前員工復盤ofo:戴威寧願戰鬥到最後一刻,也不願妥協
無錫經開區:在創新大潮中激發產業經濟融合的新活力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