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支那何時成為我國的蔑稱?日本人為何這麼稱呼

支那何時成為我國的蔑稱?日本人為何這麼稱呼

原標題:支那何時成為我國的蔑稱?日本人為何這麼稱呼


提起「支那」,舉國皆知這是一個被日本侵略者污名化的辭彙,用來作為對我國的蔑稱。之所以說這個詞是「被」污名化,是因為一開始它並不含有貶義成分。孫中山先生的書信、文牘中屢見「支那」一詞,梁啟超早年曾取一筆名「支那少年」——我們當然不能說,孫總理和梁任公是漢奸。那麼,「支那」這一稱謂有怎樣的來源?日本人何以要將其污名化?這興許是個有趣的問題。


拉丁文、梵文將中國稱作「Cina」,音譯作「支那」。它的起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至世界文明的軸心時代。在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中、在古希伯來聖經《舊約》中、在早期漢譯佛經中,均可見到「支那」一詞。蘇曼殊大師說,《摩訶婆羅多》「乃印度婆羅多王朝記事詩,婆羅多王言:『嘗親統大軍行至北境,文物特盛,民多巧智,殆支那分族』云云」;《舊約?以賽亞書》說:「看哪,這些從遠方來,這些從北方、從西方來,這些從希尼國來」,「希尼」即「支那」之異譯;《佛說灌頂經》《佛說德護長者經》《八十華嚴》等佛典中,或稱「脂那」、或稱「震旦」,皆為「支那」之異譯。正所謂「德不孤,必有鄰」,這些古老的記載都表明,華夏文明並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很早就與世界各大文明體系發生了或多或少的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支那」是外部世界對中國的稱謂,我國本土典籍中從來沒有這個辭彙。這樣一來問題就產生了:為什麼他國會以「支那」來稱呼我國?東西方古老語言中的「Cina」一詞究竟是怎麼來的?對於該詞之起源的解釋,也存在著「古今之爭」。近代以來的論證多從語音角度入手,有「諸華」音譯說、「秦」之音譯說、「荊」之音譯說、「絲」之音譯說、「昌南」音譯說等。因論證繁密,囿於篇幅,此處不便詳述。要而言之,現代論說的目的主要是「追本探源」,卻往往忽略了文明比較的視野,沒有考慮到除音譯之外,「支那」一詞所承載的其他意義。


古人的解釋則不然,如果說今人的解釋重在「釋音」,那麼古人則重在「釋義」。唐代高僧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稱玄奘法師向印度國王解釋支那國時說:「彼國衣冠濟濟,法度可遵,君聖臣忠,父慈子孝。」唐代另一位高僧慧苑《華嚴經音義》曰:「支那,此翻為思維,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製作,故以為名,即今漢國是也。」可見,支那代表著中國的文化昌盛與智識發達,體現了我國展示給外部世界的禮儀文教之邦的面貌。



南宋僧人法雲《翻譯名義集》曰:「脂那,婆沙二音,一雲『支那』,此雲文物國,即讚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也。二雲『指難』,此雲邊鄙,即貶挫此方,非中國也。西域記云:摩訶至那,此曰大唐。」這裡開始出現不同的解釋,相對於另一個以「中心」自居的文明共同體而言,中國自然成了「邊地」。馮承鈞《西域地名》亦採納後一種說法:「支那者,梵文邊鄙之稱,原為雪山以北諸種之名,後以為中國之號。」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人對「支那」一詞予以污名化所依據的,也恰恰是這種邏輯。日本舊稱中國為「中土」或「唐土」,這無疑是個帶有仰慕意味的尊稱。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為了從根本上割斷與中國文明的傳承關係,便轉而選擇一個古老的外部稱謂來指代中國。與此同時,日本欲與中國爭奪東亞的主導地位,試圖佔據東方文明的「正統」,故而將中國斥為「邊鄙之地」而將自身視作文明中心,於是「支那」一詞正符合其所需。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對「支那」前後名義和價值色彩的梳理,或許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中國」何以是「中國」——畢竟,從外部看中國,可以更好地體現中國文明的獨特品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歷史君 的精彩文章:

三國真的很偉大嗎,諸侯連年征戰一共死了多少人?

TAG:趣味歷史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