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蕭邦與一千英里史詩

蕭邦與一千英里史詩

原標題:蕭邦與一千英里史詩


法拉利的創始人恩佐·法拉利回憶起Mille Miglia大賽時曾講到:該比賽不僅催生了法拉利汽車的誕生,更促進了義大利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


多年之後,蕭邦聯合該賽事,推出了Mille Miglia賽車系列時計,開啟了腕錶與賽車的新傳奇。

傳奇賽事的誕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一些歐洲一些著名的汽車賽事被迫中斷,但賽事的中斷並沒有打擊到人們對於賽車的熱情。1926年,義大利的四位熱衷於賽車的年輕人決定舉行一場富有當地特色的賽車比賽。



1927年,賽事被命名為Mille Miglia,正式在義大利的布雷西亞舉辦。「Mille Miglia」在義大利語中是「1000英里」的意思(1000英里大約是1600公里),第一次參加比賽的共有77輛賽車,比賽的路線是以布雷西亞為起點,經過羅馬以後再從另一個道路反擊布雷西亞,路徑是一個「8」字形線路。不過每一年的賽程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修改。




另外,Mille Miglia的比賽規則與其他主流賽事不同,Mille Miglia的規則要求是減少超車和追逐等危險性的行為,原因是組織者認為比賽的關鍵是與「時間的競賽」,換句話說,你戰勝了自己,就是勝利。


即便如此,但是由於整個賽事的賽道都是開放性的公路,附近常常會有城市和村莊,因此每年都會出現賽車事故。1957年,一輛法拉利賽車因為爆胎而發生事故,十多人因此喪命,其中還包括了5名兒童。因為這次事故,政府也正式下令終止了這項長達30年的汽車賽事。


群雄逐鹿的賽車風雲



阿爾法·羅密歐6c系列賽車

在賽事的初期,阿爾法·羅密歐一直都是賽事的常勝將軍,曾經獲得過7次賽事的冠軍。值得一提的是,「車壇教父」恩佐·法拉利當時曾任阿爾法·羅密歐賽車部門的經理。



「車壇教父」恩佐·法拉利


年輕時的恩佐也曾作為車手參賽


1940年,恩佐成立了自己的企業,並推出了一款815賽車參加了當年的Mille Miglia比賽。隨著V12引擎、輕量化車身、獨立前懸掛等牛B的設計的推出,也讓法拉利獲得了兩屆Mille Miglia大賽的冠軍。




賓士722


1931年,德國車手魯道夫駕駛著德國賽車賓士SSKL參加了Mille Miglia比賽,(也是首次有非義大利汽車參加該比賽)不僅贏得了當年的冠軍,更是創造了每小時100.45km的記錄;多年之後賓士722又一次奪得冠軍,創下了159.64km/h的車速記錄。




寶馬328


當然參加比賽的德國汽車不止有賓士,寶馬公司在1938年也參加了Mille Miglia大賽,推出的328賽車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半球形燃燒室,可以輸出80馬力。這樣出色的性能也讓寶馬328順利獲得當年的冠軍。


1977年,布雷西亞汽車俱樂部為了紀念Mille Miglia賽事誕生50周年,以紀念賽的形式恢復了比賽。不過要注意的是,現在的Mille Miglia比賽已經不以快慢作為評判標準了,而且賽事還規定,所有的參賽車輛必須是1957年前參加過比賽的老爺車才可以。




1988年,蕭邦正式與Mille Miglia這個傳奇汽車賽事合作,成為了該賽事的主要贊助商和官方計時。不久之後,蕭邦又與賽事合作,推出了同名的賽車系列時計,開啟了時間與速度的又一次深入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利匯名品 的精彩文章:

2019SIHH前瞻:沛納海、萬寶路、卡地亞,是先聲奪人還是受制於人?

TAG:寶利匯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