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扇子簡史(一)

中國扇子簡史(一)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國家,其起源可追溯至禹舜時代,古籍中提到「舜作五明扇」。

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扇子和中國人的生活始終密不可分,扇文化因之逐漸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扇子簡史(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宋 ?《韓熙載夜宴圖》

扇子不僅是招風取涼、驅趕蟲蚊的工具,更承載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成為與禮儀、風俗、詩詞、舞蹈、戲曲等文化藝術相關聯,與書法、繪畫、織綉工藝等有機結合,交相輝映的藝術品。

中國扇子簡史(一)

戰國時期長柄羽毛扇(複製)

商周時期,出現了用雄雉雞絢麗斑斕的長尾製成「翟扇」,長柄的「雉扇」。從使用方面看,扇子由奴隸僕從執掌,為主人障風蔽日,象徵權威的成分多於實際應用。

兩漢時期,因絲織業的發展,開始出現了「紈扇」、「儀仗扇」,如葛洪《西京雜記》載:漢制,天子夏設羽扇,東設繒扇。

中國扇子簡史(一)

明 ? 唐寅《秋風紈扇圖》

紈扇又名團扇,以竹木為框,織物為面,扇柄居中,左右對稱,形狀多圓如滿月,象徵圓滿,故也有「合歡扇」之稱。「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團扇在西漢即已出現,備受女性歡迎,此後歷代延續,盛行不衰,深受人們愛戴,是中國傳統用扇形式之一。

中國扇子簡史(一)

魏晉時期麂尾扇(複製)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用動物尾毛做成的拂塵,謂之「毛扇」、「麂尾扇」。江南地區以白鵝羽毛製成的羽扇最為著名,多作為貢品進貢朝廷。

中國扇子簡史(一)

唐 ?《步輦圖》

隋唐五代時期,團扇進一步發展,扇面料子種類豐富,扇柄粗細、長短不一,製作工藝日趨精良;此外,出現了用孔雀毛製作的長柄儀仗扇,皇家儀仗扇氣勢恢宏壯觀,盡顯盛唐氣象。

中國扇子簡史(一)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

兩宋時期,團扇花樣百出,書畫和扇面結合,畫扇風行,不管是宮廷還是民間畫家們皆爭先恐後,將山水或花鳥蟲魚繪於團扇之上,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畫扇藝術的發展。與此同時,出現了今日常見的摺扇。

中國扇子簡史(一)

宋徽宗 ?《枇杷山鳥圖》扇面

明代永樂年間,摺扇由於受到帝王的青睞,被大量製作以備宮廷所需。上行下效,摺扇在民間開始廣為流傳。摺扇的流行,改變了中國實用扇子以團扇為主流的局面,並繁衍出了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扇面書畫。

中國扇子簡史(一)

清 ? 惲壽平 《山水花卉》扇面

明清時期,文人在摺扇上題詩作畫蔚然成風,水墨丹青,雅韻俗流,題材廣泛,風格多變,致使扇面書畫藝術獲得了蓬勃發展。摺扇被中國文人把玩出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成為儒雅風流的標配。

中國扇子簡史(一)

中國扇子簡史(一)

清 ? 靈芝扇骨

摺扇扇面可書可畫,扇骨則可雕可鏤。摺扇扇骨的製作,其材質多種多樣,有毛竹、棕竹、湘妃竹、紫檀、烏木、楠木、象牙、玳瑁等;裝飾手法豐富,或不加雕琢以展現材質的天然色澤和紋路,或施加雕刻、鑲嵌、燙花等技法以展示高超的技藝。

摺扇扇骨與扇面書畫藝術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使摺扇成為融合實用功能和裝飾藝術為一體、匠心雅緻的工藝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