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價值窪地」加拿大: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際風投開始關注加拿大市

「價值窪地」加拿大: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際風投開始關注加拿大市

(本文作者:矽谷知名共創空間Crossover Hub聯跨工場聯合創始人、Centregold Capital合伙人陳潔)

北美有美國和加拿大兩個大國,通常談起美國市場,人們總能侃侃而談她的科技創新、矽谷、華爾街,但是談起加拿大,除了少數幾個知名城市,人們腦中往往一片空白。實際上,加拿大和美國市場緊密相連,但是兩者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加拿大一直是美國的人才輸出國之一,其教育和科研水平居世界前列,這有賴於政府對於教育超高比例的經費投入。加拿大的人口只有3600餘萬,但是歷史上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加拿大籍學者足有24位之多,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學和醫學領域,比如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唐娜.斯特里克蘭(Donna Strickland),這是繼居里夫人之後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與加拿大令人矚目的科研水平相比,加拿大本土的創投情況卻不為人所知,只是北美創投市場的一個「配角」。但近年來,由於北美不確定的移民政策和加拿大的利好創業政策及優秀的技術基礎,越來越多的國際風投機構開始關注加拿大創業市場的潛力,將資本投向加拿大。

加拿大市場對國際風投的吸引力增加

這兩年,加拿大的創投市場逐步升溫,不管是資本、轉移向加拿大的知名公司、還是創業項目的數量都展現了這個趨勢。

根據普華永道(PwC Canada)和國際知名調研機構CB Insights聯合發布的MoneyTree Report統計,2018年上半年加拿大共完成248筆風險投資,融資總金額達到19.2億美元,為本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第三季度儘管大幅下降,但今年前三季度風投總金額已經與2017年全年相當。

「價值窪地」加拿大: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際風投開始關注加拿大市

過去八個季度加拿大風險投資數量與總額(單位:百萬美元)

在加拿大各大城市中,多倫多、溫哥華與蒙特利爾三地的創業公司獲得的融資數量與金額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普華永道加拿大交易負責人 Michael Dingle表示,在風投最為活躍的2018年第一季度,有60%的風險投資來自於加拿大境外。

而根據另一家國際數據調研機構PitchBook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加拿大PE&VC實況報告」(1H 2018 Canadian PE & VC FactBook),近年來加拿大創業公司獲得美國投資的數額節節攀升,美國機構參與了加拿大今年上半年43%的風投。

除此之外,微軟、Wework、Shopify等知名公司,也都在加拿大多倫多設立了分部。根據之前Bloomberg 的報道,位於多倫多的知名加拿大眾創空間MaRs也正在擴張其領地,它曾孵化出Airbnb這樣的獨角獸公司,現在有超過150個創業公司在使用它提供的場地。

這些顯而易見的上升趨勢印證了加拿大作為未來創投中心的潛力,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政策。美國自特朗普上台以後,簽證及移民政策緊縮,而加拿大的工作與創業簽證相對而言更容易獲得,很多在美國抽不到OPT或者H1B工作簽證的人,會考慮去加拿大工作。其次,2018年3月31日,加拿大聯邦移民部宣布把創業簽證(Start-up Visa Program)從試點項目轉為永久的移民加國申請項目,而且相比美國,加拿大創業簽證要求的融資額度要低很多。

受益於加拿大政策的影響以及美國特朗普上台後的不確定性,我切身感受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風投開始擁抱加拿大市場。在矽谷,我遇到的很多創業者都來自加拿大,這也讓我開始關注加拿大的創業生態。

除此之外,為了鼓勵境內創業,加拿大政府設立了很多公共基金對創業項目進行扶持,這些政府基金往往以保本運營為主,而不在意盈利,這是美國所沒有的。比如Centregold Capital投資的外賣公司「飯糰外賣」,在進行最新一輪融資的時候,就獲得了來自加拿大政府基金的投資。

另一方面,加拿大的科研水平也處於世界前列,比如在溫哥華有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和西門菲莎大學(SFU),這兩所都是享譽全球的綜合性大學,其中UBC曾經出過7位諾獎得主。而這兩所大學如今都在積極建立自己的創業孵化器。

「價值窪地」:加拿大的投資機會

對於創業項目來說,加拿大有著更友好的政策、更低的支出水平和強勁的教育及人才儲備,在創業生態系統愈發完備的背景下,加拿大不斷吸引著更多優秀的創業者。

而對於風投來說,加拿大更是一塊「價值窪地」——在AI、清潔科技和醫療方面,加拿大的創業項目質量都不錯,而且估值相對美國來說也低一些,另外我個人還看好加拿大針對華人群體提供的服務,比如跨境支付公司IOT PAY和上文提到的飯糰外賣。

加拿大的人工智慧科技吸引了大量風投,MoneyTree Report顯示,加拿大AI公司的融資數量與金額在2018年第二季度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共發生13起融資,金額達1.69億美元,較2018年Q1增長104%。 加拿大的一些AI+項目應用場景與美國有所不同,比如我曾經看過一個禁空的項目,利用演算法和AI,可以通過追蹤每個感測器的變頻把天空中的異物鎖定並擊落,主要應用於核電站周邊及政府要員訪問等場景,而這一類項目在美國較少。

在醫療器械認證方面,自2017年起,美國食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等五國監管機構宣布實施MDSAP(醫療器械單一審核程序)並對檢查結果互認。加拿大衛生部宣布自2019年1月1日起將以MDSAP全面替代原來的CMDCAS(加拿大醫療器械法規),這意味著加拿大的醫療器械認證將完全符合美國FDA的標準。此外,由於加拿大的醫療研究水平領先,而且人工成本總體上低於美國,很多美國醫療項目的研發部門都設在加拿大。

華人市場的創業項目在加拿大也有不少機會。加拿大的華人總人口雖然沒有美國多,但是華人的集中度要遠高於美國——據統計,多倫多和溫哥華兩地的華人佔全國總數的68%,因此更容易在加拿大複製在中國大陸成功的模式。

相比美國,加拿大的華人群體對當地社會的融入度更低一些,這些華人都聚居在一起,所以在加拿大,有很多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城。比如大溫哥華地區的列治文市(Richmond)聚居了10萬華人,是亞洲以外華人比例最高的城市,2016年人口普查顯示其華人比例高達52.5%,此外溫哥華市、本拿比市的華人比例也在30%左右。

這兩年,加拿大湧現出了很多外賣、打車、支付,乃至生鮮配送、共享充電寶等服務華人群體的創業項目,而且發展得非常快,競爭激烈。一開始外賣行業在溫哥華就湧現出二十多家,做線上支付的公司也有十幾家,這些創業公司成長得很快,「現在當你坐上從國內飛往加拿大的飛機,就能看到外賣的廣告,還會送你優惠券,也支持微信支付和支付寶。」

此外,加拿大在不斷湧入新的華人留學生與年輕群體,這些人在國內已經對外賣等服務習以為常,因此不需要創業者教育市場,只要提供了相應的優質服務,就有消費者直接使用。

最終,我們投資了飯糰外賣和IOT PAY,不僅僅是因為它們在自己的領域做得很好,更因為通過這個流量切入口,它們未來可以拿下北美華人這個消費力頗高的群體,有足夠的想像空間。

加拿大的創投環境與美國有何不同?

「價值窪地」加拿大: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國際風投開始關注加拿大市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的創業環境和土壤總體上不如美國,無論在加拿大的創業還是投資,都需要注意。

首先,加拿大與美國的市場規模不同,美國人口十倍於加拿大。市場越大也意味著需求越大,商業模式也越容易得到驗證。受制於市場規模,加拿大有很多優秀的本土創業項目都處於待挖掘狀態, 十八腔,且有很大的國際化需求。當然加拿大也有很多獨特的優勢,比如前文提到的華人聚集,更利於O2O、生鮮等形態的創業。

其次,加拿大並沒有形成像矽谷一樣的集中性的創業基地,創業孵化器和加速器都偏少。

為什麼說創業集聚的土壤如此重要?以矽谷為例,矽谷坐落著Google、Facebook、Apple等大公司,這些大公司是天然的創業培養器。很多在矽谷大公司工作的人,在周末會為矽谷的創業公司提供諮詢服務,或者做一些編程的工作來適應創業環境,當他們未來有了比較好的創意的時候,他們創業成功的幾率就要高很多。反觀加拿大,加拿大本土的大公司很少,即便有也多為大公司的研發部門,因此無法形成創業人才培育的良性生態。

但近來有更多的矽谷大公司開始在加拿大建立分公司,比如蘋果剛宣布在溫哥華建立海外總部。

第三,加拿大的金融配套設施不如美國發達,在加拿大融資的難度通常要比在美國高很多。矽谷光是2000萬到5000萬美金規模的微型風投(Micro VC)就有300多家,矽谷創業者更容易接觸到風投,很多人甚至在沒有創業的時候就已經拿到了融資。而加拿大的VC數量則少得多,根據MoneyTree Report的數據,加拿大在2017年全年的VC融資總額為27億美元,而去年整個北美這個數字為745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來自美國)。

另一方面,加拿大的創業融資在很多程度上依賴於美國市場。美國VC尋找優質項目要比加拿大VC容易得多,矽谷在某種程度上彙集了世界各地的創新創業項目。在矽谷,投資人每天都能收到來自全世界各地的BP,一周想看幾十個項目都很輕鬆。而加拿大的VC基本上只能看到加拿大本地的項目,甚至有不少加拿大VC會來到美東或者矽谷找項目。

加拿大獨特的創投生態,讓加拿大成為一個值得挖掘並向海外輸出技術的市場。我高度看好加拿大的創業項目輸送到海外發展的前景,在投資策略上,我傾向於把加拿大的醫療、清潔科技等項目輸送到中國,而把外賣等與華人群體相關的服務複製到美國。

比如環保領域以及加拿大的基因檢測等醫療項目,我們會考慮與中國對接,因為美國相對來說醫療、Clean Tech比較發達,而這類資源在中國比較稀缺。而加拿大針對華人市場運營方面的公司普遍比美國強,美國的創業公司更加偏重深度科技,因此在這個領域加拿大的創業團隊更有優勢。

總而言之,加拿大創業土壤和環境因為大公司的遷入增加了人才儲備,更開放的人才政策和創業氣氛的變化正在變得越來越好。正是因此,我看好加拿大成為一個未來的創業投資熱土,而我們的策略就是提前進入這樣一個創業環境正在上升的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