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國產科幻片明年將集體降臨?

國產科幻片明年將集體降臨?

原標題: 國產科幻片明年將集體降臨?


【環球時報記者 劉彩玉 彭澤鋒】在票房「大躍進」的2018年,當《頭號玩家》《巨齒鯊》《侏羅紀公園2》等美國科幻大片悉數在華收穫10億元以上票房時,國產科幻題材的影片幾乎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截至12日,在內地年度票房榜前25位中,有13部國產電影,卻沒有一部以科幻題材為主軸。為何國產科幻片如此「難產」?2019年能否迎來轉機?


「難產」背後是視野的局限

「2018年,中國對外國科幻片的依賴更深了。」根據近期發布的《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院線科幻電影市場總票房為129.59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3.17億元,佔比為10.1%。2018年上半年,國內科幻電影整體票房為95.06億元,其中國產影片為8.9億元,佔比為9.3%。


事實上,國產科幻電影並非先天不足。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就擁有科幻題材的電影,包括1980年拍攝的講述華裔科學家防止激光武器成為世界毀滅者的《珊瑚島上的死光》和1990年拍攝的《大氣層消失》等。其中最經典的當屬1988年拍攝的兒童科幻片《霹靂貝貝》,片中男主角貝貝的超能力類似漫威動畫里的「萬磁王」,卻比萬磁王電影早8年面世。可見國產科幻片在早期誕生就具有一定的創作基礎和科技水準。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電影製作水平的提升,國產科幻片的科技含量和想像空間卻受到編劇視野和故事模式的制約,以至於近年罕有高質量科幻片出現在國人面前。


文化部(南京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張鵬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的編劇對科學的認知普遍停留在「虛」和「幻」的階段,傾向於將科幻題材的作品往神化、虛幻的方向闡述,缺少科技建模的認知能力;同時,具有科學知識的影視從業人員在人文素養方面又有所欠缺。「美國電影公司在製作一部影片時,通常會創建龐大的編劇團隊。他們由各種背景的人員組成(如科學家、視覺研究學者等)且分工明確。但國產電影的編劇,通常是由科班出身或者作家轉型,視野相對局限。」


美國科幻電影背後有「高人」

「美國的科幻電影大多改編成熟並有影響力的動漫及文學作品,再加上領先的電影科技帶來的視覺刺激,嫻熟的故事技巧很容易虜獲人心。」影評人石文學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科幻電影能夠「接地氣」的另一個原因便是真正貼近科學。


「蟻人能在電影世界變大縮小,離不開科學研究者在現實生活中的貢獻。」據悉,大部分美國科幻片的科學顧問是由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的科學與娛樂交融項目提供,《蟻人》《復仇者聯盟》等影片都得益於該項目的科學支持。


「該項目的負責人里克·勒威德或許是最受好萊塢喜愛的男人」。據美國《娛樂周刊》介紹,勒威德能幫助所有涉及科學話題等交流項目尋找專家來完善每個故事的科學細節。既可以是昆蟲學、海洋探險、太空旅行、納米技術等;也可以是公共政策話題,如幹細胞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等。在美劇《生活大爆炸》中,各種物理、量子理論、醫學、天文學等領域的「科學梗」層出不窮。這些在劇中出現的科學理論都是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相關領域教授把關。


中國將迎「科幻元年」?


「中國科幻電影要出彩,還得靠故事情節的創新。」著名出品人張譯文11日在科學界與影視界融合發展論壇上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儘管美國科幻電影已成為行業基準,但把美國科幻模式直接照搬到中國城市的情景,有不少人覺得「違和」。「這種違和感是因為好萊塢是基於美國的價值體系和故事設計的作品。」中國是好萊塢科幻大片特效製作外包的重要集結地,技術不是一個難題。中國的影視行業應該用科幻的概念重塑中國自己的故事魅力。

據了解,中國科協目前也在探討推進科學與影視的跨界融合,幫助中國導演和編劇建立科學界朋友圈,使更多的導演編劇切身參與、參觀中國最前沿的科學成果或者為劇組提供科學顧問。項目負責人林育智表示,美國可以說是用科學的真實性來產生娛樂價值,希望未來能幫中國電影產業補齊這塊短板。

2019年將上映的《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等幾部按照好萊塢模式拍攝的國產科幻電影,受到外界的關注。有業內人士表示,改編自劉慈欣作品,由吳京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如圖)或許會迎來中國科幻電影市場真正的「科幻元年」。石文學表示,「從《流浪星球》預告片中終於看到『像樣』的國產科幻片。雖然嫦娥四號都奔月了,但我們的電影還是首次走出地球。」「大家喜歡的是科幻電影,不是美國的科幻電影,他們只是擅長拍攝這種類型的電影。如果中國本土能做出同等水準的科幻電影,票房也是可以預期的。」林育智如是說道。2019年或許會迎來中國的科幻元年,但是發展之路依舊任重而道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吸毒和自殺讓美國人預期壽命又短了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