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淺談鳥籠製作

淺談鳥籠製作

鳥籠作為一種中國傳統工藝,有著雕棘鏤褚之奇巧。這種奇巧之藝從歷史傳統來看應該是源於竹雕工藝。人們看到懸掛在空中的鳥籠,一根根竹扦和竹篾兒橫豎交叉,錯落纏繞,構成了一隻只長圓,方正,多棱等造型各異的籠子。

上一點品位的觀賞鳥的鳥籠多用竹製,其製作工藝十分講究。在籠圈,籠門等部位還精雕有各種花紋。過去一些權貴為了趨附風雅,爭奇鬥富,還用象牙、駝骨和金、銀等貴重材料來雕鏤包鑲鳥籠,這種精美鳥籠如今已被當做珍貴的工藝品為人們所珍藏了。

鳥籠由籠架、籠柵、籠絲、籠門、籠爪、籠鉤、盛糞板等部件組成。鳥籠製作比較複雜,是一種技術全面又要求較高的工作,這裡只是淺談幾種常見的鳥籠製作方法。

自作鳥籠時的常用工具有蔑刀、刮刀、雕刀、手鑽、手鋸、拉絲板、鋼圈模和鋼銼等。

蔑刀:蔑刀是竹器工人的基本工具之一,供劈、破粗料用。蔑的刀刃薄而鋒利,刀背略厚,要一定重量用起來才會稱手省力。


淺談鳥籠製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刮刀:刮刀是用來刮除竹竿面蠟質層的專用工具。自製時,可用長20厘米,寬3-4厘米的鋒鋼或工具鋼鋼片,用砂輪打磨成弧形,弧形凹處即刃面,面須呈60度的傾斜角,再用油磨利鋒刃。


淺談鳥籠製作



雕刀:雕刀是用來修削籠架頭、竹梢等部位的工具,自製時用廢舊鋼鋸片在砂輪上磨勻鋸,再打磨出刃口,然後用油石磨鋒刃。


淺談鳥籠製作



手鑽:鳥籠籠架上必須鑽制頭孔和籠絲孔,因此手鑽或電鑽是不可缺少的工具。電鑽以25瓦手槍式電鑽為宜,並應準備幾種小型鑽頭。手鑽是木工專用的一種自製的鑽孔工具,使用時先將皮條纏繞在鑽桿上,然後一手固定,一手把住橫杆上下扯動,使鑽桿帶動鑽頭左右旋轉,在材料商鑽出孔來。手鑽的鑽頭可用自行車或膠輪的廢舊鋼絲自製,方法是:先將鋼絲退火,然後錘扁,再用鋼銼銼成三角形鑽頭,經淬火處理後再磨利鋒刃。

電鑽

淺談鳥籠製作


老式手鑽

淺談鳥籠製作


新式手鑽

淺談鳥籠製作



手鋸:手鋸是下料的工具,用來鋸斷竿料或加工榫頭。常用折手鋸有木工鋸和鋼鋸兩種。木工鋸鋸齒粗而較稀,用來鋸斷粗料。鋼鋸即鉗工用鋸,鋸齒細而密,鋸條的鬆緊可擰動蝴蝶帽來加以調節,用來加工細料和榫頭。

淺談鳥籠製作



淺談鳥籠製作

拉絲板:拉絲板是加工鳥籠籠絲的專用工具。自製時取長15厘米、寬10厘米、厚約3毫米的鋼板一起,在鋼板上間隔一定的距離依次鑽上直徑為2毫米、2.5毫米、3毫米、3.5毫米、4毫米、4.5毫米、5毫米的一排圓孔,然後用直徑較大的麻花鑽將圓孔鑽成凹形,使圓孔的一面成刃口(刃口角度以60度為宜),再用油石將刃面磨利。

淺談鳥籠製作

鋼圈模:鋼圈模是加工圓形鳥籠籠圈的專用工具,自製時用寬4厘米,厚3厘米的長鋼條焊成直徑25厘米左右的圓圈,再將內圈焊口處銼下即可。

淺談鳥籠製作

鳥籠的工藝製作大致是這樣:以竹料製作鳥籠時,應選取竹節長的水竹、楠竹,使用刮刀颳去竹竿表面的蠟質層後,用蔑刀將竹竿劈成比拉條板孔稍大一點的竹條,插入拉條板孔內以鋼絲鉗夾住露出的尖端,使勁地將竹條拉過板孔,反覆的拉幾次,即可拉成直徑2-3毫米的竹條。方籠籠條較粗些,直徑約3毫米;圓籠的稍細,直徑為2-2.2毫米。然後根據所需鳥籠的形狀,來構制框架或製作竹圈。

構制方形籠時,可用方樣結構組合成方形框架,先用小刨子刨成8毫米*10毫米或者7毫米*9毫米的方料四根,為構方形框架的四根立柱,以方鑿或打孔機鑽眼,然後,再做方框架的上方與下方橫檔,其粗細分別為8毫米*10毫米與8毫米*20毫米。使用膠水黏合方樣,連接處用牛筋和油麻繩穿過橫杠小孔,固定成方形框架。框架制好後,再打眼穿籠條,或先製成側扇,再組合成籠。

選料---開料---削料---打面---光面---打磨---打眼---雕刻---拉花---拉籠絲---刨---拼角---搓---削---扎角---打暗銷---成型---裝配

淺談鳥籠製作

圓籠的製作較複雜,難度大。首先將籠圈加工好,這是關鍵。無論是底圈或頂圈,都需將竹條沿著鋼圈橫外側盤卷,如不好盤時,先以水加熱軟化,當盤好後,連同鋼模一起入水加熱煮沸,待竹條軟化後,用鉗將竹圈逐節夾圓,使竹圈層間無間隙。再用繩子將竹圈連同鋼模一起逐段捆緊,掛在背陰處晾乾定型。再將制好的籠圈和籠條鑽上小眼,以竹梢釘將兩者釘在籠架上,用兩根長籠條穿入上下橫架和籠門竹板兩端的孔中,使之能上下移動。再將銅製、合金鋁條制、木料雕刻、大螺絲連接製成的籠抓(爪和籠鉤)安裝好,最後給金屬籠刷上油漆,給竹製籠刷上清漆,就算全部完成。

淺談鳥籠製作


編輯:一品綉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