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噸貨輪的華麗轉身, 集裝箱船變成加拿大補給艦
原標題:兩萬噸貨輪的華麗轉身, 集裝箱船變成加拿大補給艦
正當俄羅斯正因為1.3萬噸的油料補給艦建造速度緩慢而愁眉苦臉之時,加拿大在大型補給艦領域的發展思路卻令人眼前一亮。圖為」決心」號油料補給艦,它的艦體不是專門建造的,而是來自一艘他國的集裝箱船。
根據加拿大海軍的計劃,」決心」號油料補給艦由名為「阿斯泰里克斯」號集裝箱船改裝。圖為「阿斯泰里克斯」號,它原本屬於希臘,後來加拿大從希臘手中買了過來。
一張「決心」號油料補給艦的想像圖。加拿大海軍其實早就想獲得新補給艦了,在2008年就已經提出聯合支援艦項目。但由於官方認為其成本太高,所以遭到長期擱置。
在三年後公布的國家造艦採購戰略中,新補給艦的計劃才被重新提上日程,並計劃於2020年服役。但是,「保護者」號補給艦在2014年發生火災,不得不提前退役。
圖為改裝工作啟動時的場景,準備切割第一塊鋼板。遭遇變故之後,Chantier Davie 造船廠提出了用民船改補給艦的方案,並獲得軍方和上層通過,於是就有了「決心」號項目。
加拿大船廠正在為「決心」號舉行切割鋼板儀式,有不少船廠人士參加。「決心」號被軍方稱作臨時補給艦,主要是為填補因「保護者」號補給艦提前退役而造成的能力差距。
「決心」號補給艦的模型,能夠看出其大致的技術特徵。前方有兩座補給門橋,門橋後方是艦橋。在艦橋的後方,設置有寬大的直升機甲板。同「阿斯泰里克斯」號集裝箱船相比,「決心」號的改動非常大。
加拿大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從希臘手中購買了「阿斯泰里克斯」號集裝箱船。此船的價格比較便宜,但改裝費用則要花3億美元。
「阿斯泰里克斯」號集裝箱船的側後方特寫,其標準排水量為18119噸,滿載排水量23792噸。長182.52米,寬25.2米,吃水9.5米,發動機為7S60 MC-C Mk8型,最大航速20節。
在完成改裝之後,「決心」號補給艦的長度增加至185米,寬減小到25米,吃水減少至7米,最大航速20節,擁有2個機庫,可搭載2台CH-148型直升機。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航速比我國從烏克蘭購買的「青海湖」號要快。
「決心」號補給艦將採用北約的標準補給方法,可提供液貨和乾貨。該船可搭載7000噸燃料,每天能提供400噸淡水。在船體的後部,還設有登陸甲板,最多可搭載8艘小艇。
船塢之中的「阿斯泰里克斯」號集裝箱船。除加拿大本國造船廠參與改裝之外,L-3 MAPPS 公司也被邀請提供服務。這艘補給艦還提供了額外的空間,最多可容納350人,用於為醫療和救援行動提供保障。
「決心」號油料補給艦同加拿大其他軍艦進行編隊航行時的想像圖。這種由貨輪改裝為補給艦的方法,其實是加拿大不得已才做出的選擇,但也為那些想獲得大型補給艦的國家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教練彈打坦克, 發生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
※巍巍巨艦在船塢, 僅一艘航母令法國尷尬
TAG:軍事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