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處處標新立異的孩子,真的不是孩子的錯,也許錯在父母

處處標新立異的孩子,真的不是孩子的錯,也許錯在父母

(這是「一同成長的粑粑」的第242篇原創文章。)

隨著家庭教育的「另類」,孩子也變得「另類」起來。在學校中,他們敢說敢為,處處標新立異,不管對錯與否,只要和別人不一樣就好了;在家庭里,從來不懂得讓著親戚家的孩子,他們認為「孔融讓梨式的弱智」是可恥,是不值得推崇的。他們認為,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當然要以自己為先了。

在一項關於「誰是你最尊敬的人」調查中,日本和美國的學生將「父母」放在第一位置,而在中國的學生將父母放在第三位以後了。

從這項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我的偶像是爸爸、媽媽」的觀念已經消失不見。在另一份調查中,我們還得出了一個結論:在中國,有63%的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有43%的學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齡;相反,93%以上的父母都記得孩子的生日、年齡、年級等。

當我們看到這樣的結果時,是不是在想: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在父母的影響下怎麼了?他們做錯了什麼?難道說孩子的自私和冷漠是「自學成才」的?是無緣無故養成的?當然不!這絕大部分歸結於父母的教育。

小風的父親是一名商人,在老家做著一些小本生意,生活上還算富裕。可能是家裡只有一個獨子,便十分溺愛。兒子長大以後,便上了外地的一所高中。入學沒幾天,小風就迷上了網路。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把整個學期的生活費揮霍掉了。後來,他就給父親打電話,說沒錢了。

聽到這話的父親,連午飯都沒有吃,便坐3個小時的汽車來到了學校。當小風接過錢的時候,連一句「爸,你吃飯了嗎?」的話都沒有說,然後就讓父親趕緊走。

父親無奈地說:「天還早,晚點還有車……我還沒吃..….」

父親的「飯」還沒說出口,小風不耐煩地說了句:「錢送來了,你還待在這幹啥?你沒事,我還有事呢!」

聽到這樣的話,父親的心一下子涼透了。父子倆還沒說上幾句話,小風便生氣地拾起地上的磚頭砸向父親,嚇得父親趕緊跑了……

看完這個小故事,我們不禁淚流滿面!是什麼讓小風如此猖狂,竟然敢用磚頭砸父親?是什麼讓小風迷戀網路,不可自拔?細想一下,這竟然和父親有關。如果沒有父親的縱容,一次次給孩子錢財,讓他有足夠的錢去上網,又怎麼能迷戀網路?如果在小風第一次把錢砸在網路里,父親就能夠及時阻止,那事情也不會到了這一步。

如果父親不只是拿錢給孩子,而是耐心地指導和關心,那孩子也會感到親情的力量和溫暖,也不會變得如此懶散。

實際上,現在能夠影響子女成長、成才、成功的「變數」越來越多,也讓父母們難以控制。也因此,有的父母就撒手不管,隻身忙於事業;有的父母倒想給孩子一些關愛,但卻認為孩子就是享福的命,是要做大明星、大藝術家的人。

於是,他們便奔波於各個實現夢想的「捷徑」,妄想一舉成名,像什麼「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等選秀節目,都是吸引成千上萬的父母和孩子的主要平台。在選秀中,有一部分人都到了瘋狂的地步了。

的確,在選秀中總會有幾個幸運兒,通過炒作一夜成名,進入了名利場。可那些不幸運的孩子,卻只能當做幸運兒的陪襯,「賠」了時間、精力,又「賠」了原本可以通過讀書、學習獲得成功的信念。

從這些方面看,造成這樣的原因,確實不是孩子的錯。父母在指責孩子的同時,不如想想孩子為什麼這樣做的原因吧。

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同成長的粑粑 的精彩文章:

父母要給孩子合理的期望,滿足孩子的期望心理,給他一個好的定義
父母教孩子學習語言,要少而精才能人腦,不能貪多圖廣雜亂學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