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承前啟後的T-44坦克

承前啟後的T-44坦克

T-44中型坦克是蘇聯二戰末期研製的一種新型坦克,它是以二戰中威風八面的T-34中型坦克為基礎研製而成的,為一種過渡型坦克。T-44坦克的總產量雖然不多(不足1000輛),但它在蘇聯乃至世界坦克發展史上卻佔有重要的位置。你想了解蘇聯坦克發展史的話,就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年代去看一看T-44坦克吧。

T-44中型坦克

從T-34M到T-43方案1940年, T-34坦克開始批量生產並服役。T-34坦克是一種綜合性能出類拔萃的戰車,是同時代戰車中的佼佼者。但是蘇聯的坦克設計師卻並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1940年9月,第一輛T-34坦克駛出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不久後,設計師們就開始了T-34坦克的改進和後繼車型的研製工作。

T-44中型坦克

T-34M坦克是T-34坦克的改進型,與T-34坦克相比變化很大,主要武器換成1門41.5倍口徑的76mm坦克炮;炮塔正面裝甲厚度增至90mm,車體前裝甲厚度增至75mm;動力裝置為1台B-2K型柴油機,功率為600hp.雖然T-34M的車重有所增加,但最大公路速度仍達50km/h。該車行動裝置變化明顯,用扭桿彈簧懸掛裝置取代了原有的「克里斯蒂」式懸掛裝置,有6個小直徑負重輪和4個托帶輪。車高也有所降低,在換裝了3人新型炮塔後,車全高降為2280mm,進一步減小了中彈概率。

1941年6日22日,蘇德戰爭爆發,形勢要求蘇聯的坦克工業全力生產T-34坦克,把提高現有坦克的產量放在首位。由於沒有大量的資金和精力投入,所以剛設計完成的T-34M坦克只好束之高閣。

1942年底,裝有88mm大威力火炮的「虎」 1重型坦克服役德軍。為與之抗衡,蘇軍急需一種性能更先進,威力更大的坦克。因此,莫洛佐夫設計組接到了研製任務,並於1943年3月設計出了首輛樣車,這就是鮮為人知的T-43中型坦克。T-43中型坦克的基本結構和整體特點都沿襲T-34中型坦克。為了提高作戰性能, T-43中型坦克換裝了裝甲更厚的3人炮塔,這與T-34M坦克很相似。但是,當時蘇軍有「必須具有擊毀敵方坦克的強大火力,否則,再好的防護也沒有意義」的思想,因此,在坦克設計中將火力置於首位。由於裝有由高射炮改進而來的34C-C53型85mm長身管坦克炮的T-34/ 85中型坦克的問世,T-43方案也就中途擱淺了。

T-44中型坦克

1944年,蘇聯國防委員會正式下達了研製T-34坦克後繼車的任務。要求新型坦克具有全新的整體結構,火力強大,車重不得超過中型坦克的標準,最大限度地增強裝甲防護性能,並要求越野機動性強於T-34中型坦克。這些要求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實現起來困難重重。莫洛佐夫設計局(由哈爾科夫機車廠設計室發展而來)通過總結T-34研製、改進和改型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尤其是吸取了蘇軍裝甲兵在蘇德戰爭中大量的實戰經驗、教訓和戰術理論,融入了許多當時出現的新技術和新的設計思想,克服種種困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樣車的試製。1944年8月開始全面展開試驗工作。新坦克定名為T-44中型坦克。

T-44中型坦克

與T-34中型坦克相比,T-44中型坦克的最大特點就是車體側裝甲改為垂直焊接結構,這樣就簡化了生產工藝,便於批量生產。車體首上裝甲厚90mm,傾角60°,側裝甲厚75mm炮塔採用的是與T-3485相似的分割式鑄造炮塔,炮塔戰鬥室的高度也由T-34/76坦克的1.5m提高到1.7m。炮塔前裝甲厚120mm,堪與重型坦克相媲美。主要武器的選擇卻頗費一番周折,最初計劃安裝1門J-10型100mm坦克炮,但由於當時該炮還不能批量生產,樣車上後來改為安裝與「斯大林」2重型坦克上相同的J-25T型122mm坦克炮。但試驗表明,該炮炮尾體積過大,操炮困難,最終只得放棄。T-44中型坦克最後採用的是T-34/ 85坦克的3ES-S53型85mm火炮,這不能不說是該坦克的一大缺陷。

T-44中型坦克的動力是由1台B-2坦克發動機改進而來的B-44型發動機提供,功率為500hpo發動機橫置,進一步減小了車內空間。該坦克還採用了新型的扭桿懸掛系統,降低了車高(僅有2400mm),比T-34坦克低300mm,車輛的避彈外形更趨合理,結構也更加緊湊。T-44中型坦克有4名乘員,取消了原1-3485坦克上的機電員。

T-44中型坦克

T-44中型坦克採用的3ES-S53 型85mm坦克炮,是由M1939式85mm高射炮改進而成的,曾裝在T-34/ 85中型坦克、CU-85自行反坦克炮、KB-85重型坦克上。該炮有1個立式炮門和由液壓駐退機及液壓復進機組成的反後坐裝置,全長4641mm,重1148kg。發射的炮彈與85mm野戰炮的相同。對付裝甲目標時,還可發射BR-365普通穿甲彈、B-365K被帽穿甲彈、BR-3651高速脫殼穿甲彈等三種定裝式穿甲彈。BR-365普通穿甲彈的彈頭重9.2kg,炮口初速為792m/s,可擊穿500m距離上的厚109mm的垂直標準裝甲鋼板,或1000m距離上的厚99mm的垂直標準裝甲鋼板。BR36SK被帽穿甲彈彈頭重9.34kg,射擊500m內的裝甲目標時,其穿甲效果優於BR-365,但由於彈頭的阻力較大,在遠距離上的穿甲威力銳減,因此多用於近距離射擊。BR-361高速脫殼穿甲彈彈頭重4.99kg炮口初速1040hl/s,可擊穿500m距離上的厚137mm的垂直標準裝甲鋼板,或1000m距離上的厚107mm的重白標準裝甲鋼板,但該彈彈頭較輕,有效射程不超過1500m。由此可見,T-44中型坦克的85mm,克炮足以對付德國「黑豹」坦克和「虎」 1式坦克。T-44中型坦克共攜帶23發彈藥(炮塔後部的尾艙內16發,炮塔內右側2發,車體內右側5發)。輔助武器為1挺7.62mm並列機槍和1挺前機槍(後者由駕駛員操縱)。像蘇聯當時的其他坦克一樣T-44中型坦克的射速較低,僅為4發/min~5發/min,且只能進行停止間精確射擊或短停射擊。同西方坦克相比, T-44中型坦克的火控系統比較落後,僅配有簡易的觀瞄設備。作戰時,一般先由車長觀察並給炮長指示目標,爾後由炮長測距.瞄準並進行射擊。火炮無穩定器高低瞄準由炮長手搖高低機實現,方向瞄準由車長電動及炮長電動或手動操縱實現。

T-44中型坦克

1944年9月15日,近衛第6、第33、第63坦克旅開始換裝T-44中型坦克,這些部隊從生產線上直接接收新坦克,並立即開始訓練。1945年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蘇德戰爭結束,遺憾的是T-44沒能趕上參加最後的戰鬥。不過,該坦克在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中逞過威風。T-44中型坦克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46年,停產原因是裝有I-10型100mm火炮的T-54新型中型坦克研製成功並開始批量生產。T-44中型坦克共生產了965輛,且其中大部分於1961年被改裝為T-54/ 55中型坦克。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部分T-44中型坦克仍被蘇聯軍校用作教學和訓練坦克使用。T-44中型坦克在研製成功之初,還算性能不錯的戰車,其重量要比德國「黑豹」坦克(45t)輕得多,外形也小得多,研製周期也是同類坦克中最短的。但它也有致命的弱點和不足,如坦克炮口徑太小、射速太低、火控系統簡單、無火炮穩定裝置(美國和英國的許多坦克在二戰期間就安裝了火炮穩定裝置)、不能在行進間射擊等。在使用中還發現它的可靠性太差,所以, T-44中型坦克最終被T-54取代自在情理之中。但是,它為以後T-54中型坦克的研製打下了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總說裝甲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伯萊塔衝鋒槍一覽表
「戰車王國」俄羅斯T-80有哪些變形車

TAG:總說裝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