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寬容是智慧 體諒見修養

《論語》:寬容是智慧 體諒見修養

佟鑫海和您一起學《論語》

之二百七十八

《論語》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引申】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

很多人遇事喜歡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在受到一些看似冷漠、忽視和不理睬,我們總是習慣性的為此去苛責對方。很少會有人去思考,對方這樣的做法,或許並非故意,而是有其苦衷、難處、和不得已,而越是有修養的人,越能體諒別人的不容易。

世上本沒有對錯,看問題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們應該學會常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求同存異。別人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他們正在經歷著怎樣的磨難,站在自我立場的你,可能並不知曉,你所看見的只是表象而已,並不能體會別人的喜怒哀樂,也無法去真正體諒別人的酸甜苦辣,也就沒有資格去指責評論別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也已經歷不同的故事,或悲傷或幸福,要學會善待他人!

其實體諒別人,非常難。因為這樣做,就意味著,你的切身利益可能受損,比如多耽誤了時間,多花費了錢,多吃了眼前虧等,但有修養的人,卻懂得,眾生皆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能退一步時,別咄咄逼人,能等一會時,別心急火燎。能寬厚待人時,別斤斤計較。

我們總是以自己的慣性思維,去評判事情的好壞。但如果你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就會發現,那看似不近人情的行為里,都有許多你意想不到的不容易。每當提到修養時,也許我們有很多評價的標準,但越是在日常生活的細節里,越能窺見一個人的人品、修為和素質。

因為在小事情上,都做不到包容、善良、大度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不會突然展現出多麼恢弘大氣的美德。也許我們都很容易做到,欣賞別人的好,但很難有人,做到體諒別人的不容易。比如在工作中,面對團隊偶爾的失誤,不要輕易指責,因為他們為此已經竭盡全力,甚至比你還難受;比如在生活中,面對別人並非刻意的怠慢,不要隨便回懟,因為你並不知道,他們正經歷著什麼,又有什麼你看不到的為難之處。比如在感情中,面對伴侶並非故意的忽視,不要立馬翻臉,因為你也許並不知道,他們可能被瑣事纏身,已經焦頭爛額,無暇自顧。

鑫海心語

其實生而為人,我們都並非完美,每個人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承受著,別人不知道,不了解,甚至看不見的苦。因此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與人交往的過程時,他們難免會有出錯,有瑕疵,有不周到的地方,即便你做不到寬宏大量,但可以盡量選擇,去尊重,善待,體諒他們。

你希望別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待別人,這是一個看似簡單,但卻不易做到的道理。一個人高級的修養,就是體諒別人的不容易。

-End

轉發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佟話人生 的精彩文章:

大雪節氣護頭暖腳是關鍵
《論語》:要選擇跟優秀的人在一起

TAG:佟話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