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沒有誰的錢是大風刮來的,樂華粉絲除外。

「選秀名門」樂華娛樂再度點燃粉絲怨念。數日前,在萬千粉絲的反覆呼喚下,樂華七子總算髮布了首張專輯《NEXT TO YOU》。打榜、安利、沖銷量,粉絲們早已按捺不住熱情,要給愛豆上個全套服務。

然而關鍵時刻,樂華娛樂又秀了波突破底線的神操作,瞬間勸退了前線的粉絲——樂華娛樂聯手網易雲音樂,為聽眾發布了一則名為「MV拍攝解鎖活動」的任務。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元,7人,227萬首,3178萬人民幣,有零有整。

但是,掏錢給藝人拍MV難道不是經紀公司的業務?怎麼就變成粉絲的責任了!

面對這一解鎖KPI,粉絲群情激奮,迅速對樂華娛樂發動討伐。「吸血樂華,滾出娛圈」的聲音數日不減,「吃相太差,路人都看不下去」的評論此起彼伏。當然,也不乏吃瓜群眾發問:平時愛得死去活來得,咋2塊都不願掏了?

其實,氪金解鎖的場麵粉絲見多了。她們以一擲千金的豪邁,書寫粉絲經濟的輝煌戰績。關鍵不是錢多少,是這個錢要得實在沒道理。

以往,都是商家、品牌、流量平台發起這種解鎖活動。為了證明自家偶像商業價值、獲取更多優質資源,粉絲通常也願意配合。但是,當經紀公司也來硬性驅趕粉絲,解鎖遊戲便淪為大型「乞討活動」。以偶像正常的內容生產為籌碼,「要挾」粉絲砸錢。做個不恰當的比喻,簡直像經紀公司綁架了藝人做人質,要求粉絲「贖人」。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親,製作娛樂內容吸引粉絲不是您的活兒嗎。變現回收期長確實是偶像經紀的痛點,但前置變現的路真能走通嗎。這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還是空手套白狼。

所以,經紀公司變成了新式的娛樂外包公司嗎?倒是一手好成本控制。但如果MV帶來盈利,「入股」明星的粉絲是不是應該參與分紅?而樂華是在不確定、不穩定的娛樂業里探索出了確定、穩定的商業模式,還是挖出了更多不體面的深坑。


「韭菜」撤退

「代言產品囤一堆,見面會基本在場,解鎖MV你們剛,我認輸行不行。」萬三(化名)在微博小號奮筆疾書。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回憶得知解鎖活動的心情,萬三沉默半晌,而後跟硬糖君打趣,「我要是被樂華氣死裝進骨灰盒,你知道會變成什麼嗎?」

「韭菜盒子,還是皮薄餡大大大大大那種。」她自嘲道。

雖然吐槽欲爆棚,但她只能去小號宣洩。在粉絲團、數據站等沒有明確立場前,任何言論都有可能影響到粉絲情緒、愛豆形象。像她這種略有粉絲的「小粉頭」,必須要顧全大局、謹言慎行。

不過很快,她就發現姐妹們普遍表明了自己的「不約」立場,微博上聯合抵制的聲音也一度刷屏。有站子當即宣布:我家不參與,好好給樂華上堂課。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但隨著事態擴大,萬三眼見大眾輿論風向走偏。「有意見的自己發博圈公司,言論不要太過。報道消息的媒體、營銷號下面,你們可以安利哥哥的其他作品和活動,一來不要讓別人覺得我們是腦殘粉,二來不要浪費宣傳機會。」萬三在群里發起號召。

截至目前,這次粉絲抵制並沒能逼出官方回應。《NEXT TO YOU》的專輯發布已有數日,在網易雲音樂上,團隊專輯銷量未能破90萬,距離樂華娛樂的目標成績相差甚遠。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而在單曲暢銷榜上,成員丁澤仁的《Open Your 愛》以不到12萬的銷量奪得第一,李權哲、畢雯珺緊隨其後。

有趣的是,人氣頗高的朱正廷、范丞丞和黃明昊(Justin)卻位列倒數,單曲銷售都未能破10萬。要知道,他們首次發布個人單曲,銷量戰績驚人。其中,朱正廷更是超過250萬,在網易雲音樂暢銷總榜前三奪得一席。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這一次,起碼粉絲並沒有嘴上說不要,但還是照單全收,抵制態度是表達出來了。但粉絲的焦慮絲毫沒有消減,投鼠忌器讓她們左右為難。

「其實這次歌曲質量真心不錯,樂華娛樂太欠了,想想都氣憤。」有聽眾在雲音樂評論區道出了無數粉絲的心聲。

在粉絲看來,音樂作品是哥哥們的心血,也是在大眾面前證明自我實力的關鍵。她們抵制公司活動不參與購買沖榜的同時,也斷了愛豆吸粉、宣傳的通道。


「收割」升級

與其通過品牌、商家間接賺粉絲的錢,還不如自己直接下場收割。不讓中間商賺差價,大概是經紀公司的終極目標。

此次的解鎖目標227萬,正好是朱正廷首支單曲《The Winter Light》(《冬日告白》)24小時的銷量成績。所以樂華娛樂也算是「有理有據」,但卻忘了此前「天價演唱會」的謾罵和傷痛。

就在不久前,樂華七子世界巡迴演唱會定價掀起極大爭議。上海站內場最高價格竟然達到2980元,「這都誰啊」、「作品咋樣?咱周董可都沒定過這價」、「紅得這麼囂張」是群眾的普遍感想。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為了避免自家愛豆留下不良大眾印象,也為維護自身的利益,粉絲迅速抱團要求公司出面解決。針對此事,樂華娛樂CEO杜華在微博親自回應:這次的票價真的太高了,我覺得太貴了!我單方面決定最高票價不能超過1580!大家等一下我來處理!

瞧這說法,合著團隊定價還瞞著CEO?杜華女士的回應情真意切,粉絲們也回贈以「奧斯卡影后本後」、「知名搞笑博主」、「最佳導演」等榮譽稱號。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在樂華之前,上一個因為「收割有道」引起粉絲反彈的是壹心娛樂。

壹心娛樂曾為鹿晗推出過運動季、願望季和生日季系列活動。以願望季為例,就是商家和經紀公司(偶像)通力合作,號召粉絲以購買力換取應援資源。

零食一霸天喔就策划了「e鹿向北e起許願」活動。鹿晗的粉絲可以通過購買商品、參與互動收集鹿幣,換取點亮卡,用以點亮線下屏幕應援燈。這其實就是今天如火如荼的解鎖活動的初代版,壹心娛樂引領了這股潮流。

各種以「季」為名的活動緊密鑼鼓地展開,粉絲們為愛發電,囤積了大量牛奶、豆子。但很快,抱怨聲就從四處傳來,不少人開始控訴壹心娛樂圈錢姿勢難看。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不過,相對於樂華娛樂「高價票」、「沖銷量解鎖mv」等粗暴操作,運動季尚有著「公益」的外衣包裹,願望季、生日季也被「應援」的說法美化。顯然,做市場出身的楊思維還是更顧及一些體面包裝的。

其實,在「被收割」這件事上,粉絲的忍耐力真的夠高了。很多當年不被接受的模式,如今都已成了常態。今天的粉絲是充滿參與感的粉絲,是造星鏈條上的主動角色。但下一步,莫不是要迎來粉絲經濟的再次結構變化:從粉絲參與造星,到粉絲直接造星?

我們能看到的事實是,經紀公司學會了「挾愛豆令粉絲」,採取各種手段讓粉絲參與藝人培養,不斷縮減公司在藝人宣傳、培養上的用度,讓粉絲自己去換。甚至出現了這種以藝人前途、作品為籌碼與粉絲博弈的行為。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咱應該自己掏錢去挖幾個優質小哥,組團捧。反正做數據、剪視頻、組CP和氪金咱都練出來了,還要經紀公司幹啥?」見過太多經紀公司的騷操作,魔芋(化名)覺得應該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樂華的野望

在樂華藝人的粉絲眼中,2018年樂華娛樂都在圈錢一線奮戰、作死邊緣試探。

樂華七子走紅後,樂華娛樂並未為其推出更多作品,而是瘋狂接代言、開見面會;孟美岐、吳宣儀在「火箭少女101」成團後,樂華娛樂又因執意要兩團並行,多次和騰訊鬧得不和;現在又整出個「沖銷量解鎖MV」,徹底消耗了粉絲心底的殘餘好感。

但對於樂華來說,加速變現,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2018年10月16日,據北京證監局官網公示,樂華娛樂已經接受完第三期上市輔導,這也是其IPO進程的最新動態。接下來,樂華娛樂將面對製作材料、發行核准等重重難題。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從公開數據看,2013年至2016年,樂華文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2億元、1.30億元、2.11億元和4.74億元,而凈利潤為0.21億元、0.31億元、0.50億元和0.64億元。

但2017年上半年,樂華營業收入近0.80億元,凈利潤為0.18億元,同比下降66.55%。業績下滑主要源於影視投資收入的缺失。2016年樂華主控的兩部電影《夢想合伙人》和《夏有喬木》雖然票房欠佳,但因為有恆業影業負責保底,還是助力2016年樂華營收大幅上漲。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2018年4月,樂華文化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從新三板摘牌,隨後開始衝刺主板IPO。

雖然2017年損失了影視業務,但2018年樂華的偶像業務全面起飛。不過,娛樂產業這種整體業績的波動過大,是資本市場最為不喜,無疑為其IPO進程增加更多變數。

此外,IPO一直有「凈利潤隱形紅線」之說。主板最近一年凈利潤高於8000萬,創業板5000萬,過會率會相應提高。

雖然隨著青島蔚藍成功IPO,蔚藍生物2017年扣非凈利潤為6854.81萬元,將主板申報最近一年扣非凈利潤8000萬的「隱形紅線」不攻自破。但從整體過會情況看,利潤紅線就算不是硬性指標,也是重要指標。接近隱形紅線,並能將企業持續盈利能力解釋清楚的,仍有機會過會。

可是,持續盈利能力,恰恰是娛樂公司最大的軟肋。偶像經紀的培養周期長,時間成本和變數都很大,變現回收卻相對較慢。雖然看上去一夜爆紅、一本萬利,但看樂華的財報卻並不算美好。

加上這兩年影視娛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處境日漸艱難,資本寒冬、政策緊縮下,IPO更是困難重重,開心麻花、和力辰光、新麗傳媒等明星公司都已鎩羽而歸。

氪金粉絲,樂華IPO的非自願金主?

如此看來,也不難理解孟美岐、吳宣儀的退團風波。坊間傳言,按照騰訊簽訂的經紀合約,藝人收入中,原經紀公司僅佔3成,而原經紀公司拿到錢後,還需要和藝人再分。幾層下來,原經紀公司到手營收並不多,急需做出漂亮利潤的樂華怎能甘心。

而樂華需要的還不止是真金白銀,而是一種能證明自己持續盈利能力的新粉絲經濟模式,可以將手中的大量粉絲長期穩定變現。

樂華娛樂的藝人中,韓庚、周筆暢等人事業平穩,樂華七子和孟美岐、吳宣儀的粉絲則是氪金主力。但在反覆試探後,粉絲們越來越易燃易爆炸。如何賓主盡歡,樂華這樣的偶像產業老將,恐怕也要再做思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