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賀龍抓後勤

賀龍抓後勤

原標題:賀龍抓後勤


1947年7月,中共中央小河會議決定,賀龍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身份,統一領導陝甘寧、晉綏兩個邊區部隊及後方工作,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財力支援西北解放戰爭。


賀龍首先同習仲勛、林伯渠、王維舟、賈拓夫等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陝甘寧邊區政府領導人一起,迅速實現了兩區財政經濟的統一。賀龍兼任西北財經辦事處主任,並將兩區的銀行、貿易公司合併,成立了統一的西北農民銀行和西北貿易公司。他又主持了聯防軍後勤工作會議,在軍隊供給上實行統籌統支,將財務部門和供給部門合併,做到財供統一。他還指示陝甘寧各地成立兵站,由地區專員和縣長兼任站長,負責籌糧、籌款、運輸、供應,使野戰軍走到哪裡,便可以在哪裡得到供應。

糧食成為「西野」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為保障指戰員的糧食供給,賀龍四處籌措,通過周恩來向晉冀魯豫解放區急調10萬石糧食,並領導各級人民政府動員和組織了龐大的支前隊伍,把糧食運往陝北戰場,保障了解放軍部隊的日常需求。


西北戰場打的是大仗,部隊對武器彈藥的需求量相當大,炮彈尤其缺乏,彭德懷、習仲勛經常致電賀龍請求支援。為擴大軍工生產,賀龍把陝甘寧、晉綏兩個地區的軍工企業整合起來,到1948年,共建設14座軍工企業,生產了大量山炮彈、迫擊炮彈、手榴彈、炸藥、子彈,有力地支援了西北解放戰爭。


1947年冬季來臨,為給前方將士們籌備急需的越冬被服和經費,賀龍決定將陝甘寧、晉綏的土特產運到邊界地區,再讓商人們轉運到國統區出售。他調派綏蒙軍區副政委張達志帶兩個騎兵團去執行這一特殊任務。他對張達志說:「你現在的頭銜是陝甘寧晉綏游擊司令,但你這個司令主要任務是做買賣,把土特產賣掉,換成前線急需的金子、銀元以及棉花、布匹等物資。」張達志做了3個月的買賣,換回了大量現金和物資,有力地支援了部隊。


在兵源補充問題上,賀龍的辦法是加強聯防軍區地方兵團建設:在部隊壓縮機關、充實連隊;在老區動員失散兵員歸隊;在新區動員群眾參軍、組織游擊隊、擴大地方兵團。這樣做一方面可作野戰軍的補充兵團;另一方面也可以升級為野戰兵團。毛澤東稱這一辦法很有戰略眼光。

1947年9月20日,經請示中共中央軍委,賀龍以警一旅、警三旅和騎兵第六師合編為第四縱隊。不久,第四縱隊撥歸西北野戰軍建制,充實了西北野戰軍的力量。在賀龍的領導下,僅1947年在陝甘寧和晉西北等解放區就動員了3萬人參加野戰軍,5萬人參加地方兵團。到1949年6月,西北野戰軍已從小河會議時的3個縱隊,發展成按三三制編製的兩個兵團、6個軍、18個師22萬人的大軍,為西北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周恩來設計報表安排中央糧食收支調撥計劃
解放軍實兵演練 紅方變被動為主動摧毀「敵」陣地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