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採訪札記:從歷史走向現代的銀行之旅

採訪札記:從歷史走向現代的銀行之旅

參觀北京銀行,就像是在閱讀一部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史。

步入北京銀行的行史展覽館,穿過一扇猶如博物館的大紅門,第一個場景就是兩位身著長袍馬褂可以以假亂真的蠟像賬房先生,他倆看著賬本打算盤,屬於典型的有數百年歷史的中國民間版「金融家」。我們忍不住上前,和這些跨越歷史的「人物」合影留念,想穿越時空了解記賬借貸這個古老行業的前世今生。

北京最早的官辦銀行是滿清政府在1905年開設的「戶部銀行」。這家完全不同於繁榮中國城鄉幾百年的商業票號,是中國政府開設的第一家有現代銀行業務框架的商業銀行。可惜,此後在遼闊的中國大地,銀行業並不發達,中國民間大部分借貸還是靠這些賬房先生們在錢莊、典當行、賬局,打算盤記賬畫簽完成。

後來的九十多年社會發展天翻地覆,中國大地已經遍布信用社和銀行網點。北京銀行屬於後起之秀,成立於 1996年。當時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北京地區的90家城市信用社進行資產重組、引進新的投資人、實施脫胎換骨的股份制改造,構築現代化金融業務框架,為北京地區打造一個功能齊全的城市商業銀行。

此後的22年,北京銀行不斷給市場講述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拼搏故事。這些創業者用勤勉學習改造自身的缺陷,用積極進取爭奪每一次商機,用專業刻苦不斷創造歷史。如今的北京銀行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城市商業銀行,目前北京銀行的表內外資產規模突破3萬億,截止去年底,實現營業收入504億,增長6.1%;實現凈利潤189億,增長5.25%;存貸款市場份額一路提升,在北京地區的儲蓄規模增量排名同業第一。

從行史館出來,我們來到資金營運中心的交易大廳。跟厚重的歷史感相比,這個資金交易中心是比較新的一級部門。這裡有一排排整體的電腦顯示屏和一排排目光堅毅神情專註的年輕交易員,每天成交量達到數千億,主要以資金拆借、套利運作、跨市場對衝風險為目標。這裡的年投資規模超過5000億,資金進出債券、外匯、期貨、股票市場,追求收益的最大化。這裡的電腦屏上運行的是各種交易模型,牆上大屏幕顯示的是全球各類市場的價格波動,色彩斑斕的數字不斷跳動著,顯示著資金在洶湧澎湃地流動。

現在,北京銀行資金營運中心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一級交易商、銀行間債券市場雙邊報價商、金融衍生品交易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創始報價行。它定位於為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提供創新金融服務的資金專營機構,立足於首都北京,服務於國家戰略,積極支持著京津冀地區的國債和企業債發展、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政府產業基金投資的項目,目前已經成為北京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資金支持力量。

對資金流的管理和掌控,是現代商業銀行日常經營中極為普通的一幕剪影,對風險的深刻認識才是行穩致遠的根基所在。有意思的是,北京最早的金融街其實是錢市衚衕,它的設計就完美體現了金融業經營中的風險防範意識。這條衚衕平均寬度不過70厘米,兩個人面對面即便側身讓行也頗有難度。如果發生盜搶案件,只要兩條大漢在衚衕兩頭一站,蟊賊幾乎是插翅難飛。

在大數據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銀行的風險管理早已今非昔比。我們參觀的第三個場景就是北京銀行的「風險控制指揮中心」,這是國內銀行第一家設置的風控指揮中心。大型會議室的一整面牆是由一塊巨型屏幕構成,整個運行系統將北京銀行旗下10餘家分行和所有的業務板塊,全面數據化和視頻化。「風控指揮中心」集合了人工智慧和最新科技,運用物聯網、大數據和全媒體技術將銀行所有的往來數據加工整理、深度分析,擴大了風險識別的邊界,提高了風險管理效率。這套高速運行的風控系統,已經不再是銀行風險管理和技術創新的簡單融合,而是對銀行風控全方位的系統性再造和智慧化升級。

我們面前一屏一屏閃過的數據,是銀行每塊業務高速運作的資金流動,是跨時空產生的投融資和風險管理,是現代化銀行走向未來的競爭力。

走過北京銀行的三個場景,是一次難得的穿越時空旅行。在這裡你看到時代的變遷,科技正在全面重構這個歷史悠久的古老行業。而北京銀行一路領先,在金融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繼續飛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姜超:鳳凰涅槃——2019年經濟與資本市場展望
穩金融再出重磅「利器」、5G行業投資有望提速 券商今日關注這些機會…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