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基本上不設防的!攻城和守城在戰國才普遍!

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基本上不設防的!攻城和守城在戰國才普遍!

原標題: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基本上不設防的!攻城和守城在戰國才普遍!


周禮》記載「古者軍將蓋為營治於國門」;《國語》記載「苟任戎者,皆造於國門之外」。在春秋之前,諸侯國大多數都是把一國之君放在國郊附近,有戰事之後才由將軍召集在國門之前。至於駐守邊關要塞,在《左傳》中有過很少的記載,比如「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在春秋的歷史中,很少諸侯國專門派軍隊駐守關隘,像齊莊公伐晉、秦國襲鄭,都可以看出來晉國、鄭國在邊關基本上都是不設防的。


在春秋時期,許多小國就只有一個國都,稍微大點的國家有幾個采邑。光有記載的國家就有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在地圖上星羅密布,他們國與國之間基本上是不設防的,別國的軍隊很容易的繞過城市穿過其他國家。當然,這並不是說春秋時期所有的國家都不駐守關隘,在春秋時期還是有許多重要的關隘會派人駐守,比如虎牢關、函谷關等等。


隨著小國慢慢的被兼并,大國的實力慢慢變大,生產力逐漸變高。戰爭的性質也從春秋時期的爭霸中原開始向戰國的兼并土地轉變。在戰國時期,各國就開始強調「四塞以為固」了。這時候關隘邊塞就變成了戰爭中被激烈爭奪的目標,韓國駐守邊塞的軍隊就有十萬多人。到了這個時期,各國之間的戰爭就是力爭把敵人拒之國門之外了。



攻城和守城的普遍化,是戰國時期新出現的戰爭現象。春秋時期的城基本上都是「無過百丈者」,而卿大夫的采邑只有國都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九分之一。到了戰國時期,城池的規模開始擴大,「千丈之城,萬家之邑」比比皆是。攻城和守城戰的普遍化造成了列國對城邑防守的重視,築城的時候一般根據城邑的防禦體系,由城牆、城壕、城門、懸樑(弔橋)、城樓、垛堞等部分組成。城牆不光只有一層,有好幾層,「內之為城,外之為郭」。根據現代的考古,戰國時期主要是夯土牆,通過穿棍夾板來夯築城牆。至於規模,比如齊國的成都臨淄,就有內外二城,內城的周長有七千米,外城的周長有一萬四千米。


春秋時期,大大小小的國家星羅密布,國與國之間都有著大片的荒地。隨著歷史的發展,國與國之間逐漸建立聯繫,到戰國兼并,城邑規模擴大,荒地得到開墾,這才把一個個的城邑聯合起來。隨著國土面積的不斷擴大,需要防禦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單憑城池和關隘已經滿足不了國家的防禦了。這時候,長城就應運而生的出現了。齊國、楚國、魏國、趙國……等等大國都修築了不少的長城作為自己的防禦措施。而北方的幾個國家,燕國、趙國、秦國不光要防禦中原的諸國兼并,還要抵禦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這樣一來,邊地長城自然而然的也就出現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就以燕、趙、秦的邊地長城為基礎,修建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烽燧,始於周代,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主要是用來從邊境向內地傳達戰爭警報的重要通訊手段。在戰國時期,隨著防禦措施的修建,各個國家的烽燧系統已經十分發達了。這時候的烽燧報警不光適用於邊境到內地,在內地的戰爭中,烽燧也是十分重要的報警手段。白天燃煙叫烽,夜晚放火叫燧,因為烽燧一般均設在用土築成的高台之上,所以又稱做烽火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走廊 的精彩文章:

韓國人說 不但孔子屬於韓國,中國大部分領土也屬於韓國

TAG:歷史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