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走美國的路還是中國的路?這是青年期印度移動互聯網的「世紀之問」

走美國的路還是中國的路?這是青年期印度移動互聯網的「世紀之問」

遲來的戰爭

2016年,中國瀏覽器玩家,2014年被阿里巴巴收購的UC經過幾年打拚,在印度市場上獨佔鰲頭,他忽然遭遇一個「勁敵」——Chrome,並且很快被趕超。數據顯示,從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UC在印度市場的份額從70%降到60%,這一數據以後逐漸在降。此前,Google一直在印度本土是一家高高在上的跨國公司,美國企業「一個產品打天下」的慣例,讓他在渠道和經銷網上的玩法不靈活。但從2016年開始,Google一改「戲路」,變得積極起來。至於原因,可能與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有關,2015年10月,他正式成為Google新任首席執行官,而他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印度人。Google先是藉助成立十八周年慶典的機會,在新德里發布了「只為印度」的系列產品;然後在2017年年中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又推出Android Go,以提高安卓系統在低端甚至入門級智能手機上的運行效果。此時的UC感受到了壓力。從渠道上來說,Google佔盡優勢,因為在印度,智能手機有98%都是安卓系統,這意味著在預裝協議上,安卓系的品牌手機都會有Chrome,且依據協議任何一部手機都無法刪除。而UC只能通過與各手機品牌甚至每個型號去談判,才能有預裝渠道。

走美國的路還是中國的路?這是青年期印度移動互聯網的「世紀之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收割」印度

今天的印度,像UC這樣的中國企業,在國內積累了充分的商業經驗或者技術積澱後,與美國企業交鋒的案例正在變多。

2017年底,comScore向外公布,印度的移動互聯網行業,前100個公司由三個國家組成:印度、美國和中國,其中有40個印度本土的公司,「基本上為媒體公司,這與印度本地的文化環境相關,因為他們語言多、分散,如果生產內容極具挑戰性。中國公司投入比較多的是支付、電商、旅行,甚至是新聞聚合類。」comScore之前一直關注中國企業的出海行為。

中國公司之所以積極出海印度,是因為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鄰國印度正在快速崛起。

資料顯示,2017年,印度GDP排在全球第六、亞洲第二,為26074.09億美元。近三年,4G在印度得以快速普及,構建了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基礎設施」。

這背後的運營商Jio功不可沒。這家印度的第三大運營商,創始人之前做石油,其理念里刻印著「數據是石油」的看法,他們的出發點很簡單:把印度的用戶數據打通。它的入局好似一條「鯰魚」,攪動著印度第一和第二運營商——沃達豐和Airtel。

走美國的路還是中國的路?這是青年期印度移動互聯網的「世紀之問」

Jio的打法「簡單粗暴」,一方面給予大量補貼,壓低流量費用,以至於目前的印度,平均每GB的流量費摺合人民幣1.5元,而中國每GB還在20元左右。另一方面,Jio大力推動功能手機的出貨量,使其成為印度第一。UC國際瀏覽器業務負責人王文祥向記者描述,一部Jio phone大約150元人民幣,「連接鍵盤後可以在電視上播放720P的視頻,我看了後覺得特別魔幻,這個在國內基本上很難實現。」

據了解,2016年,智能手機才開始在印度普及,2018年,在印度的手機市場上,功能機與智能機佔比為4:3,大約是4.4億部與3.3億部比例,按照印度13億人口來計算,手機的滲透率為約為60%,中國為102%。

「收割」印度的時機已經到來。

印度版「攜程」誕生

2016年,智能手機在印度起步之際,一位叫查彥秋的中國創業者在尋找海外機會。他先後考察了四個國家:印尼、印度、巴西和俄羅斯,唯有印度讓他眼前一亮:「2016年印度的OTA市場約等於2003年的中國、攜程爆發的前夜。」查彥秋回憶,「這兩個國家地廣人多,用戶人群基數和網路環境是否達到要求,這是我著重考察的地方。」作為中國電商1.0的代表,攜程將酒店、機票的服務整合到互聯網上,這是一種輕物流、靠「滑鼠+水泥」就有希望獲得成功的方式。此時的印度,物流也不發達,FedEx和UPS均在當地開展業務,DTDC Express為印度國內最大的物流商。而通常情況下,印度網上購物的物流速度是:一線城市物流平均2-3天;二三線城市,則需要7-10天;如果是在相對偏遠的地區或農村,送貨周期更長。此外,印度實行土地私有制,使其在推動高速鐵路、公路建設時速度並不快。2016年,查彥秋還有個意外的發現,印度航空公司正在大量購買飛機。據NDTV報道,包括靛藍航空(IndiGo)、捷特航空(Jet Airways)、香料航空(SpiceJet)以及印度航空(Air India)等四大印度航企在未來幾年可能引入超過900架飛機,而這四大航企的市場份額幾乎能覆蓋整個印度。就這樣,HappyEasyGo於2017年初在印度上線,以線上機票業務為切入點。「印度版的攜程!」在多個公開場合,查彥秋總會這樣解釋。但其實,這個企業有98%的印度員工,與美國企業落地印度的「空軍模式」(從美國調員工到印度)相比,他更像「海軍」——中國經驗+本地人運營。

走美國的路還是中國的路?這是青年期印度移動互聯網的「世紀之問」

「電商戰爭還未開始」

在中國電商的發展邏輯上,攜程為1.0階段,2.0則是淘寶和京東的「標品」電商……現階段的印度,儘管有MakeMyTrip、HappyEasyGo這樣的電商1.0,但印度本土的B2C電商正打得如火如荼。

當地最大的B2C電商叫Flipkart,這家成立於2007年的電商企業,創始人為兩位前亞馬遜印裔員工。2018年5月,美國零售企業沃爾瑪以77%的股份入股後,Flipkart的兩位創始人先後離開。而印度第二大的電商便是赫赫有名的亞馬遜,他於2012年,印度對外資的政策放鬆後才得以進駐。

總之,印度B2C電商競爭的背後實質是美國力量的角力。這也形成了行業示範效應,它對當地的電商創業者有著比較深遠的影響。

這一點,中國的創業者查彥秋深有體會:「印度的大部分電商公司,都來自美國模式。」但在他的實踐中,「中國模式」還是比較奏效的,一是因為印度還是一個對價格極其敏感的市場,而亞馬遜們的那一套,還是服務優先,價格其次。二是在吃穿住行這個領域,印度國情與中國的比較接近。「在人口分布密度和城鎮分布密度上,中國和印度是相似的,美國需要開車去購買商品,中國和印度多走一走也能買到。」

無疑,印度電商的代表為Flipkart和亞馬遜,「如果定義的標準為亞馬遜,確實已經出現」,時任螞蟻金服的印度國家經理陳彥向記者分析,「但如果定義為C2C或者『淘寶』,這場戰爭又還沒開始。」

而且Flipkart在發展的早期,由於和中國在人口數量、交通不發達、現代零售體系落後等相似點,跑到中國來向京東學習過,也算借鑒了「中國經驗」,Flipkart後來自建了物流體系,最終剝離出來,專門成立了ekart物流公司。2014年2月,ekart開始承接其他電商公司的物流與快遞業務。

據了解,Flipkart目前大約擁有1億用戶,電商的發展水平上,對於人口與中國相當的印度來說,差距甚遠,因為中國在2017年的網購人口為5.4億,印度僅為1.3億。

Paytm的「神助攻」

中國的經驗為,電商經過充分競爭,帶動兩個產業的發展:一是物流,二是第三方支付。印度則是另一條路徑:雖然他的電商體量不足以誕生像支付寶這樣的「獨角獸」,但是印度現在有很多數字錢包的創業公司,根本原因在於「印度金融信息入口比中國領先,印度有一套Aadhaar系統,即數字身份證識別系統。」陳彥向記者分析。據了解,從2009年開始,印度政府開始大規模推廣Aadhaar——所有老百姓被叫到線下去拍照、拍眼膜、錄指紋。到現在,印度有10億人的Aadhaar信息已經錄入進來,這在全世界都是比較領先。

走美國的路還是中國的路?這是青年期印度移動互聯網的「世紀之問」

走美國的路還是中國的路?這是青年期印度移動互聯網的「世紀之問」

印度商業的「中國影響力」

據了解,印度Paytm只是支付寶走出去的一個樣本,被總結為「出海造船」模式,這一波操作的表現為,支付寶成為技術輸出方,與當地的「數字錢包」合作,「支付寶」品牌隱遁在當地數字錢包的品牌之後。

之前,支付寶走出國門還有兩種方式:跨境電商和中國遊客。採訪中,支付寶方面向記者解釋,最初是由於「印度不是中國遊客的首選」,所以才嘗試了與Paytm的合作方式。當印度Paytm的合作成功後,支付寶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就沿用了這種模式,陸續有韓國、中國香港、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八個國家的電子錢包與支付寶合作。

據了解,目前,支付寶在全球服務超過9億用戶,而其願景為:到2026年,能夠服務超過全球20億消費者和2000萬中小企業。「當然,我們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在『中國要更大開放』的歷史節點下,作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浪潮里的其中一員。這其中,也包括和華為、小米這樣的『中國智造』一起走出去。」螞蟻全球本地化錢包技術負責人熊務真總結。

回首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里,民營企業走出去先後經歷幾種形態:1.0時代為「借船出海」,表現形式為貼牌出口、珠三角的成衣以及家電等貼牌代工;2.0時代叫「買船出海」,以聯想和海爾為代表的投資併購。

現在,中國企業走出去正在經歷一個重要的時期。包括印度在內的「一帶一路」國家,正處在數字化巨變的節點。它吸引了UC、支付寶、今日頭條、小米、一加手機等這樣的在國內做得很成功的企業,而且還有HappyEasyGo、NewsDog等創業公司出海,這些力量正在形成合力,參與到印度的商業發展進程中。

其方式為「本地團隊+技術輸出」、「本地運營+成熟的商業模式輸出」。這些一拍即合的因素,形成了這一波出海的盛景,他們與當地企業碰撞,與曾經是世界互聯網模式代表的美國科技企業碰撞。大概在十幾年前,中國的這一波企業還有很多美國的痕迹,京東對標亞馬遜、淘寶和eaby、美團與Groupon、百度和Google……回首看去,恍若隔世。

(本報道為PingWest品玩「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出品)

  • 本文部分素材採訪自「2018凡卓資本年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品玩 的精彩文章:

vivo NEX 雙屏版,直男的表白神器

TAG:PingWest品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