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今天(12月13日),
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上午10時,中國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我們再次「以國之名」,
祭奠30餘萬死難同胞。
資料圖片:2017年4月4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清明家祭。 泱波 攝
81年前的今天,
1937年12月13日,
侵華日軍攻陷南京,
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資料圖片:圖為1937年12月12日下午,日軍八輛坦克排列南京長干橋南街,集中轟炸掃射中華門。(翻拍)中新社發 泱波 攝
瘋狂的侵略者用槍口和刺刀,
對準了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
手無寸鐵的百姓。
老人、婦女、兒童都不能倖免。
資料圖片:圖為(日)村瀨守保拍攝的下關江邊被日軍屠殺的中國人屍體多如山積的場面。(翻拍)中新社發 泱波 攝
6周的血腥屠城,
30餘萬同胞慘遭殺害,
平均每隔12秒,
就有人喪生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
資料圖片:圖為日軍正要用刀刺殺南京郊區的農民。(翻拍)中新社發 泱波 攝
大量建築被燒毀,
成千上萬的婦女遭強姦,
古都南京屍橫遍野,猶如人間煉獄。
資料圖片:圖為1938年1月上旬,(日)井手純二拍攝的下關長江邊鐵道棧橋附近的屠殺現場。(翻拍)中新社發 泱波 攝
81年過去,
這座遭受浩劫的城市早已恢復了寧靜。
但歷史不容遺忘,更不容篡改!
今天,仍有部分日本右翼勢力
公然否認南京大屠殺歷史,
甚至不遺餘力地包裝、美化侵略罪行。
12月10日,南京小學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真相面前,
任何對侵略罪行的粉飾都必將遭到唾棄,
也必然逃脫不了正義的審判。
資料圖片:南京大學生志願者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哭牆)上的遇難者名字「描紅」。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哭牆」上鐫刻著一串串遇難者名字,
時刻提醒人們銘記歷史上的黑暗一頁。
劫後餘生的倖存者,
就是日軍暴行的見證人。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老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祭拜遇難親人。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令人心痛的是,
健在倖存者的數量越來越少。
上世紀80年代,
中國啟動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登記,
當時登記在冊人數超過千人;
而如今,在世的倖存者已不足百人……
資料圖片:2016年4月4日是清明節,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祭奠遇難的親人和同胞。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此次國家公祭日前夕,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
倖存者照片牆的燈箱又熄滅了三盞。
12月6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最近去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王秀英、趙金華、陳廣順舉行熄燈、悼念儀式。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王秀英老人生於1925年10月,
於2018年10月31日去世,享年93歲。
趙金華老人生於1924年12月,
於2018年12月2日過世,享年94歲。
陳廣順老人生於1924年8月,
於2018年12月3日離世,享年94歲……
今年以來已有20位倖存者先後離開了我們。
資料圖片:2018年10月18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最近去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張蘭英、沈淑靜舉行熄燈、悼念儀式。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雖然倖存者的數字在一點點減少,
但真相不會被帶走。
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法的殘暴行徑,
早有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
資料圖片:民眾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參觀。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如今,距離這場浩劫已經過去80餘載。
歷經苦難的中華民族深知和平的可貴。
當今的中國,
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任侵略者蹂躪的國家。
今天的人民軍隊,
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
資料圖片:2017年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呈「90」字樣隊形的紀念標識梯隊飛越閱兵現場。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今天上午,
中國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祭奠30餘萬死難同胞。
資料圖片: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無論你今天身在何處,
當聽到鳴放警報聲,
請停下來,為遇難同胞低頭默哀。
資料圖片:2018年8月15日,南京小學生撞響和平大鐘。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歷史從未遠離,
今天,我們銘記同胞在81年前遭受的苦難,
是表達對逝者的尊重與緬懷,
更是傳遞出捍衛歷史真相、
守護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編輯 | 楊斯涵


※遠東的噩夢:為何南京大屠殺策劃者仍逍遙法外?
※「京」彩!普京生活照火了:冰水洗浴 騎馬逗狗
TAG:國際先驅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