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空巷風雪遠,滿院火鍋香

空巷風雪遠,滿院火鍋香

手藝門

中國 ? 手藝文創生活平台

每個人

都具有創造的潛能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讓世界看見你

無限可能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

以下為圖文

火鍋,食色性也。

陽盛曰火,溫器謂鍋

冬日嚴寒,朔風瑟瑟,將火鍋二字並聯,僅是瞧著便覺暖意盈滿心間

更別提一家人圍坐在隔絕寒風的室內,圍坐在熱氣騰騰的火鍋旁,滿屋飄香

進屋,脫衣,入座,冰涼的四肢漸漸找回溫度

-

食物在鍋里隨著湯水翻騰,熱氣模糊了視線

便只顧埋頭涮菜,牛羊細嫩,滑丸鮮美,即使是青菜也別有一番滋味

哪管外頭依舊風雪漫天

-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中國人對美食的講究古已有之

火鍋的起源已不可考,只知形似火鍋的青銅器商周已有之,《韓詩外傳》中載古人「擊鐘列鼎」而食,可見火鍋傳統源遠流長

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記錄了他在武夷山上吃兔肉火鍋的經歷,並美名曰:撥霞供

「向游武夷六曲,訪止止師。遇雪天,得一兔,無庖人可制。

師云: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入湯擺熟,啖之乃隨意各以汁供。因用其法。不獨易行,且有團欒熱暖之樂。

-

越五六年,來京師,乃復於楊泳齋席上見此,恍然去武夷如隔一世。

楊勛家,嗜古學而清苦者,宜此山家之趣。

因詩之『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末雲『醉憶山中味,都忘貴客來。』

「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初看以為山間之景,再讀乃似鍋中之狀

火鍋本為尋常物,文人眼中則清湯白沫皆可歌詠,以小見大,一鍋可納山海、烹日月

-

火鍋發展至今已有諸多流派

北派有木炭銅鍋,自滿清入關傳進中原

民間有「一炭、二料、三肉、四鮮、五絕、六件、七拼、八碗、九雜、十大碟子」之說,講究不少,可說到底不過為吃個開心罷了

銅火鍋以大蔥清湯為底

涮羊肉最佳,輔以麻醬蘸之

麻醬重口,可極好掩蓋羊肉膻氣

更宜佐以韭花,異香縈繞唇齒,經久不散

無論麻醬或是韭花,皆是其貌不揚卻有大滋味

譬如北人,樸實無華但有真性情

-

南派首推重慶火鍋,紅油亮澤,香味撲鼻

一口下去

麻辣鮮香盡在齒間,辣意自喉間直下胃部

頓時滿面紅霞、淚眼撲朔

顧不得頂上熱汗淋漓,只大呼過癮

重慶火鍋宜蘸油碟,一碟香油、一撮蒜泥

調味、解辣、降溫

雖簡單卻能保全食物原本的風味

南派除重慶火鍋外

還有海南椰子雞火鍋、廣東砂鍋等

一道胡椒豬肚雞火鍋

不知征服了多少饕餮客

-

火鍋吃得是團圓

是北風凜冽下佳節臨近的喜慶

蒸汽如雲霞騰飛,紅湯似濁浪翻滾

一雙雙筷子在其中攪弄風雲

透過霧氣望見的皆是親朋好友的笑靨

筷箸紛揮,觥籌交錯

可訴思念,可道衷腸,可話滄桑,可換祝願

杯子碰在一起,都是熱鬧的聲音

-

手藝門中國 ? 手藝文化傳播平台

google谷歌文化學院中國合作夥伴

在這裡看見好手藝

手藝門掌門人私人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藝門 的精彩文章:

可愛有趣的陶瓷玩偶
她每天堅持喝一杯蒲公英,1周後居然判若兩人

TAG:手藝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