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巴拿馬運河醜聞:比多數人暴政更可怕的,是少數人的無恥

巴拿馬運河醜聞:比多數人暴政更可怕的,是少數人的無恥

巴拿馬運河號稱「世界兩大戰略人工運河之一」,百年間運河的控制權多次易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過今天,咱想跟大家聊的是關於巴拿馬運河的另一件事情,這件事在當年幾乎動搖了整個法蘭西共和國的國本!


一、法國與巴拿馬運河計劃

說起巴拿馬運河就不得不提到與巴拿馬運河齊名的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也和法國人有著密切的聯繫。從1859年到1869年,經過法國知名的外交家和企業家斐迪南·德·雷賽布十年的努力,使得蘇伊士運河得以通航,德·雷賽布也因此名揚天下。然而,通航初期的蘇伊士運河並沒有帶來太多的收益,而英國人卻對運河虎視眈眈。而且當時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以英國人的地盤居多,通航的船隻也以英國人居多,在英國人的各種手段之下,運河得不到什麼收益,法國人不得不將運河出賣給英國。

巴拿馬運河醜聞:比多數人暴政更可怕的,是少數人的無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站在鱷魚上的雷賽布,背景是埃及金字塔

我們知道法國人素來是很傲慢的,這種傲慢很大的原因來自於法國老是被英國壓制著,所以承認不如誰都可以,就是不能承認自己不如英國人。開鑿蘇伊士運河雖然給雷賽布和法國人帶來了很大的聲望,但是最後的果實幾乎都被英國人摘取了。雷賽布因此希望尋求另一個投資機會,而在當時能夠與蘇伊士運河媲美的計劃,就是巴拿馬運河計劃。如果能夠鑿通巴拿馬運河,其收益和可能的聲望也絕對不低,更何況美洲是美國人的地盤,當時的美國素來與法國交好,不會像英國人那樣給法國使壞。

巴拿馬運河醜聞:比多數人暴政更可怕的,是少數人的無恥

巴拿馬運河的位置

話說美洲各國也知道修建一條運河的重要性,早在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時候,美洲解放者玻利瓦爾就提出了修建運河的計劃,但是貧弱的中美洲各國一直沒有修建運河的財力和物力。1879年雷賽布提出這個計劃之後,很快得到了巴拿馬和哥倫比亞政府的響應,法國人也因為雷賽布成功開鑿蘇伊士運河而十分信任他。正因為如此,法國人對巴拿馬運河給予了更大的關注和熱情,巴拿馬運河公司的股票也成為當時法國金融界的搶手貨,到了1881年,運河公司很快就籌集了四億法郎的巨款,而在修建蘇伊士運河的過程當中,財務困難一直都是大問題。天時地利人和,看來巴拿馬運河將成為雷賽布和法國歷史上的又一次偉大創舉。


二、運河公司的泡沫與破滅

表面上看,巴拿馬運河的計劃比蘇伊士運河實在是順利太多了,然而,雷賽布和法國人小瞧了巴拿馬運河計劃的困難性。

困難首先體現在巴拿馬的地形和埃及的地形並不一樣。埃及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地帶,而巴拿馬運河地處熱帶,其降雨量水流量和土壤情況都遠遠不同於蘇伊士運河,工程量在事實上也高於蘇伊士運河。

此外,熱帶地區的疫病情況也遠遠高於蘇伊士地區,而弱小的哥倫比亞政府能夠提供的幫助也遠不如埃及的阿里王朝。然而,雷賽布迷信自己在蘇伊士運河上的經驗,由於年邁,年近八十的他很多時候都在法國遊說宣傳和籌資,並不了解工程的情況。一開始,根據蘇伊士運河的經驗,巴拿馬運河的挖掘大約有四千五百萬立方的工程量,然而伴隨著過程的進展這個數字不斷擴大,在挖掘了1.2億立方之後,這項工程還沒有完成計劃中的三分之一。事實上,幾十年後美國人接手這項工程,又挖掘了2.5億立方,也就是說,實際上的工程量是蘇伊士運河的八倍之多,而這一切都是法國人沒有預料到的。

巴拿馬運河醜聞:比多數人暴政更可怕的,是少數人的無恥

水文和地質環境的不同使得巴拿馬運河的工程量遠遠高於蘇伊士運河

按照雷賽布在蘇伊士運河上的經驗,挖掘巴拿馬運河需要9億法郎,花費八年時間完成。但是由於預算爆表,到了1885年,運河公司就已經資金告罄了。事實上,當時如果能夠對工程進行詳細的核算是能夠了解到大約還剩下多少的工程量的,再根據實際情況,或者追加投資或者轉讓,無論如何是不會導致後來的惡果的。然而,由於大量的政界人物為運河工程站台,此時承認自己能力不足簡直是打了一眾權貴精英的臉,更何況法國人生性傲慢,不願意承認自己不行。於是運河公司採取了下策,通過賄賂政界要人的方式,發行債券來填補資金漏洞,希望工程能夠如期完成。


三、紙蓋不住火——醜聞的爆發

一直到了1889年,按照計劃運河應該已經完成了,然而整個運河只挖掘了不到三分之一。此時關於運河的實際情況已經在法國各地不脛而走,於是蔓延法國的股票危機發生了,人們開始大規模拋售運河公司的股票,運河公司也沒辦法籌資了,只能於1889年2月宣布破產,此時的巴拿馬運河公司一共負債12.8億法郎。據統計,前後有超過八十萬法國人購買過運河公司的股票,其中絕大多數都至少法國的普通老百姓,至於那些得到消息的權貴提前就已經把運河公司的股票和債券套現走人了,留下普通人遭殃。不少人傾家蕩產,為此自殺身亡的事例也並不少。

巴拿馬運河醜聞:比多數人暴政更可怕的,是少數人的無恥

巴拿馬運河公司破產結算現場

一開始和這起事件有關的權貴們還希望能夠掩蓋事實真相,但是在法國民眾的強烈抗議下政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本來就一直存在著共和派和保守派之間的鬥爭,這次事件發生在共和派掌權期間,出事的也多半是共和派成員,保守派更是憑藉此事對共和國政府發起了攻擊。

1891年,在受害者和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下,法國政府才正式啟動了對巴拿馬醜聞的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和報界人士一共有104人收受了運河公司的賄賂來幫助運河公司掩蓋經營不善的事實。然而,即便調查結果出台了,但是收到懲罰的權貴卻並不多,一些收受賄賂的人聲稱他們的所做不過是當下法國政界的傳統而已。幾個政客遭到了起訴,但是最後不了了之。雷賽布也遭到了起訴,但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頭能為此事負多大的責任呢?最後也只能是撤銷判決。

巴拿馬運河醜聞:比多數人暴政更可怕的,是少數人的無恥

抗議運河醜聞引起街頭暴亂

這起事件除了傷害了一般民眾之外,也導致了法國一般民眾對於共和政府的極大的不信任感。一些右翼民族主義者宣稱,共和國是控制在猶太金融財閥手上的,議會政治不過是這些人操縱國家的工具。在此之前,共和派剛剛挫敗了右翼軍人布朗熱發起的顛覆共和國的運動,此次事件卻導致共和派聲譽掃地,各種反對共和國的右翼運動再度興起。

就在巴拿馬醜聞發生的第二年,法國又發生了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在這場綿延數十年的醜聞當中,右翼勢力對共和國發動了猖狂的進攻,甚至為此策划過政變。一直到1906年,德雷福斯被平反,這場從巴拿馬醜聞到德雷福斯事件的,延續了十幾年之久的共和國危機才算告終。

巴拿馬運河醜聞:比多數人暴政更可怕的,是少數人的無恥

右翼分子攻擊支持德雷福斯的左拉


文史君說

不少人都聽說過《烏合之眾》這本書,在這本書當中,作者古斯塔夫?勒龐認為大眾群體性運動存在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的特徵。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斯塔夫?勒龐是共和派和議會政治的支持者,這本書出版於1895年,他在書中所攻擊的大眾運動的靶子就是當時法國社會常見的反對共和國的右翼運動。

然而,如果批評群體性運動是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的,那麼當時的法國精英的表現又能有多好呢?這些精英和權貴在整個事件當中體現出來的不負責任和厚顏無恥給法國帶來的傷害要遠遠高於當時的任何一場右翼運動。古斯塔夫?勒龐懷著對群體性運動的厭惡,認為大眾群體會使得社會陷入多數人暴政的可怕處境,巴拿馬運河醜聞卻告訴我們,少數人的暴政也好不到哪裡去。


參考文獻:

呂一民:《法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雷鈺蘇瑞林:《中東國家通史之埃及卷》,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隔壁小王博士)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