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無錫現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你可能路過無數次卻「忽視」了

無錫現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你可能路過無數次卻「忽視」了

上月末,位於惠山古鎮的惠山寺門前搭起了一處腳手架,被包裹其中的兩隻石經幢,隨之通過全身掃描技術接受了「全面體檢」。

說起這兩隻石經幢,你可能曾路過它們無數次,可能已經熟悉到「視而不見」。然而,你可能還不知道,這個可以讓你全天候近距離接觸的國保,是江蘇省唯一的經幢類國保,且已屹立千年,是比惠山寺古銀杏更古老的另一「惠山品牌」。

惠山寺門口靜立千年的唐宋石經幢,是無錫現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

經幢是什麼?

隨著印度佛教傳入中土,特別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傳入,佛經或佛像起初被書寫在絲織的幢幡上,後為保持經久不毀,將其刻於石柱之上,因其內容以《陀羅尼經》為主,故稱「經幢」。

經幢一般被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就建築學上的意義來說,經幢其實就是一種以「塔」的形式出現,具有宣揚佛教密宗和紀念功能,或者安放舍利、寶藏等的獨特藝術建築。惠山寺山門前的唐、宋經幢顯然屬於功德塔的範疇。

無錫現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

惠山寺山門口唐、宋石經幢是典型的八角塔形建築,兩幢之間相距十公尺,分別由十五塊大小不一的湖石組成。

唐、宋經幢雕刻精美,經幢除了鐫有經文外,還雕刻有仰蓮,形態各異的獅子和坐佛、水波紋等。

唐經幢

南側為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陀羅尼經幢,上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為白鹿山人李端符書。經千年風雨的侵蝕,刻字幾已磨平。

宋經幢

北側為北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建的普利院大白傘蓋神咒幢,仿唐經幢而建,幢身所刻「大白傘神咒」字跡依然清晰可辨。

經幢的捐建多為一捐一對,像惠山寺這樣唐、宋兩個朝代經幢並立的情況,在全國現存的經幢中是極其少見的。

惠山寺的唐、宋經幢具有相當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它們是無錫現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

千年經幢見證惠山寺興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惠山寺歷史悠久,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公元423年),距今已有1580餘年,曾列梁溪十大叢林之首。但千餘年間,惠山寺也曾數次遭劫,數次重建,但最終毀於太平天國戰亂,僅存寺門。

關於惠山寺唐、宋經幢的最早記載見於《邵文庄公惠山記》

不過,惠山寺依然保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金蓮橋建於北宋靖康年間,距今八百多年,是無錫現存最古老的石橋;惠山寺內還有一棵樹齡已有六百多年的古銀杏,這在無錫市區應該算是最古的一株銀杏了。直至2004年,惠山寺才再次得以重修。

據文獻考證,這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惠山寺雖然命運多舛,但這唐、宋經幢與惠山寺僅幾步之隔,卻猶如人間凈土,除卻自然的風雨侵蝕,並未遭遇過半點人為損毀。

來源:無錫日報、太湖明珠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錫城大少 的精彩文章:

無錫一大叔在去菜場買菜的路上被人做局,被騙慘了
無錫秋日不容錯過的20個極致瞬間!讓你幸福感爆棚!

TAG:錫城大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