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即將拍下首張黑洞的照片,解密穿越真相!

科學家即將拍下首張黑洞的照片,解密穿越真相!

「黑洞」是一種引力非常強的天體,包括光線在內的所有一切都無法從中逃脫,甚至可能通過它實現時光穿越,就像無數科幻作品裡這麼幻想的。

人類終於要為黑洞拍下首張照片


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央

存在著一個質量約為太陽400萬倍

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

距離地球約25000光年

這是最大、最明顯的一顆黑洞

科學家即將拍下首張黑洞的照片,解密穿越真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人馬座A* 和最近一場爆炸中的兩個光回波 (圓圈處)

也就是說,這次觀測可能給我們呈現前所未見的東西,甚至可能對愛因斯坦的理論帶來新的挑戰。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一個特殊的「現在」根本就不存在,所有時刻都是平等的,都同等「現實」。從根本上說,「未來」的尚未確定之處並不比「過去」更多。

比起「時間」不存在讓人聽起來有點沮喪,「平行宇宙」似乎更讓人振奮,霍金說過黑洞可能通往平行宇宙。

如果存在平行宇宙,也許靈魂真的可以穿越。

穿越鼻祖:黃易也許接到了信號

香港知名武俠小說家黃易中風並且於醫院病逝,享年65歲。也許,他得知了科學家們正要給黑洞拍照,提前如《尋秦記》里的項少龍一樣穿越了。

科學家即將拍下首張黑洞的照片,解密穿越真相!

當時還沒有《誅仙》這樣的網路玄幻小說,也沒有類似《步步驚心》這些穿越小說,看到黃易的《破碎虛空》《尋秦記》等作品,很以為神奇。到後來,跟別人聊起玄幻、穿越,總是一副「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的模樣,「看過黃易嗎?他早就玩過這一套了」。

黃易在這一天離去,我們寧願相信,他是穿越黑洞去他的大秦帝國了。

黑洞存在:科學家會做什麼?

牛頓曾說:「我能測出天體運行的軌跡,但測不出人類的瘋狂。」證明黑洞存在之前,科學家們會創造什麼?

人造蟲洞事故

2005年伊朗的核子物理學家Mohammad Mansouryar就發布了創造星際旅行用蟲洞的計劃,不過計劃是不透明的,也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實施。不過創造蟲洞需要和黑洞相當的巨大能量,而且時間環也許會讓虛粒子變成實的,這個過程會從蟲洞提取能量,從而讓蟲洞崩潰。在太陽系中建立蟲洞的一端還有可能把太陽直接吸進去或產生波及整個太陽系的輻射。


科學家即將拍下首張黑洞的照片,解密穿越真相!


人造的超智能殺人狂

技術奇點你應該聽過。人工超智能(ASI)最終會造出什麼樣的怪物誰也不知道,更重要的是我們到時候已經沒能力控制它們了。


科學家即將拍下首張黑洞的照片,解密穿越真相!


利用人工智慧射電望遠鏡捕捉黑洞圖片

一般來說,要想從地球上觀測到黑洞需要一個直徑10000千米的望遠鏡,相當於地球本身的大小,因此這樣的鏡頭是不可能存在的。為解決這一問題,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應運而生,它可將世界各地的多台天文望遠鏡同步,它的效果相當於一台地球那麼大的巨型望遠鏡。

科學家即將拍下首張黑洞的照片,解密穿越真相!

人類的最新武器:人工智慧

牛頓曾說:「我能測出天體運行的軌跡,但測不出人類的瘋狂。」

作為渺小的人類,征服宇宙的野心昭然若揭,人工智慧就是最佳代言。毫無疑問,如果思考機器真正的出現了,它們是強大而寶貴的。研究人員可以運用它們來解決世界上最嚴重的問題:貧困、不平等、氣候變化和疾病,甚至,星際穿越。

李開復說,人工智慧領域有七大黑洞

自從李開複發表了《我不是李開復,我是人工智慧》一文後,有關於「李開復是AI」的說法就流傳開來。

他說,在世界上,人工智慧領域有七大黑洞,分別是Google、Facebook、Microsoft、亞馬遜、BAT,因為他們有巨大的黑洞,只會進去,不會分享。所以在這七個公司外做人工智慧有一定的挑戰。但是當一個app有1000萬個日活的時候,必須要有人工智慧,要不就沒戲。這七大黑洞,是對人工智慧的一大傷害。

然而,科技巨頭布局人工智慧已經如火如荼。

自2010年以來國內人工智慧逐漸進入爆發期,人工智慧企業大量增長,一系列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業公司和投融資機構進入大眾視野。65家創業公司獲得投資共計29.1億元。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達到239億元,最近兩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也明顯加快,據「2017中國IT市場年會」預計,2018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到381億元,複合增長率達26.3%,市場規模潛力巨大。

谷歌、騰訊、阿里、百度等國際科技巨頭紛紛布局產業鏈,加速「人工智慧」產業化的發展。2010年以來一系列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業公司和投融資機構進入大眾視野,人工智慧成為新的資本熱點,相關企業也爭相布局人工智慧。以谷歌為代表的巨頭企業通過縱向收購,力圖打造從基礎層到應用層的完整產業鏈,以加快人工智慧產品落地。

國內BAT巨頭主要借力自身的海量數據優勢,通過橫向「投資+合作」的方式,布局應用層面各領域,加快推進「AI+」在應用層面的落地。目前人工智慧在語音識別交互和圖像識別等領域已有所成,以百度大腦為例,其語音合成日請求量2.5億,語音識別率能達97%。

未來學家雷蒙德·庫茨魏爾認為自現在起30年內人類定會進入奇點。但是對其他科學家而言,我們可以避免創造擁有人類智慧的人工智慧。現在的問題仍然是能否實現,而非何時實現。模仿人類的智慧是十分艱巨的。科學家們需要的是好的想法,此外,沒有人能夠預測靈感會何時降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解碼 的精彩文章:

從科幻電影討論幾個有關時間旅行的問題

TAG:宇宙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