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上市後再調整:王川受重用 進一步加碼海外業務

小米上市後再調整:王川受重用 進一步加碼海外業務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騰訊科技《潛望》欄目

作者 / 王潘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12月13日上午,小米集團組織部發內部郵件宣布了小米集團在國內和國際市場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此次調整將銷售與服務部改組為中國區,任命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川兼任中國區總裁,同時集團副總裁汪凌鳴調任國際部擔任副總裁;同時成立了銷售運營二部,專門負責電視、生態鏈產品的中國區銷售運營工作,並提拔了一批幹部。

今年9月小米上市後首次重大組織架構調整時,雷軍曾介紹說,銷售與服務部只是接收了一些分拆出來的團隊,尚不在當次調整範圍內,也被認為是為這次調整埋下伏筆。

如果綜合小米上市之後的調整,從高管方面來講,最大的變化是,王川受到了重用,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劉德從生態鏈負責人崗位上轉到負責組織部相關工作,但是這樣的變化,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分了兩次。

從業務層面來講,兩次調整之後,小米將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運營徹底分開,產品的研發生產或許將由總部統一負責,而銷售和運營根據地域進行區分,中國區由王川負責,國際部由王翔繼續負責。

實際上,今年8月底,騰訊《潛望》就通過小米內部人士處獲悉,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將被重用,或被派往接管劉德的生態鏈業務,而劉德將被派去分管組織部相關的工作,當時騰訊《潛望》向小米方面以及王川本人求證,二者均予以否認。如今來看,小米雖然在上市後的第一次調整中沒有直接重用王川,但是卻通過兩次調整達到了這個結果。

在9月13的上市後第一次調整中,小米組建集團組織部,負責中高層管理幹部的聘用、升遷、培訓和考核激勵等,以及各個部門的組織結構設計和編製審批。任命高級副總裁劉德擔任組織部部長,向CEO彙報。任命金玲為組織部副部長,向劉德彙報。

劉德從原來的生態鏈部負責人,負責小米極為重視的生態鏈及IOT業務,到集團組織部部長,負責更加務虛的組織部工作,其施展空間變小。

與此同時,小米在此次調整中還組建了集團參謀部,協助CEO制定集團的發展戰略,並督導各個業務部門的戰略執行。任命高級副總裁王川為集團參謀長,向CEO彙報。任命向征為集團副參謀長,向王川彙報。

在此次調整中,隨著劉德和王川職務的變化,劉德原來負責的生態鏈部和王川原來負責的電視部都直接由創始人雷軍負責。在此次調整中,劉德原來負責的生態鏈部被拆分為生態鏈部、IOT平台部、有品電商部、筆記本電腦部、智能硬體部這五個小部門,各部門負責人直接向雷軍彙報。王川原來負責的電視部,其總經理李肖爽也不再向王川彙報,而是直接彙報給雷軍。

很多人也許會以為,隨著此次調整,劉德和王川將從具體的業務中抽身,更多地負責戰略層面的事,但最後證明,這只是一個過渡階段。

隨著今天宣布的第二次調整,雷軍不但把原來向王川彙報的電視銷售運營工作再次劃給王川,還將以前劉德負責的生態鏈產品的銷售運營劃歸到王川旗下。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王川只負責中國區業務,主要負責的工作也是偏向銷售運營層面,並不涉足產品研發生產。

王川被重用並不讓人意外,從2013年到2018年,他將小米電視業務從0帶到了中國第一,除此之外,他與雷軍的私交也極好。而劉德同樣作為小米生態鏈業務從無到有、多個硬體產品世界第一的最大功臣,此次被派往負責組織部相關的工作,則有些超出外界預期。

本次調整,也是小米首次設立中國區。其最大的變化在於,小米不再按照不同產品線來進行組織構架劃分,而是將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運營進行了區分,產品研發和生產或許由總部統一進行規劃,而銷售運營則根據區域劃分為中國區和國際部。實際上,此前聯想的組織構架也是按照不同區域進行劃分,如聯想中國區就由執行副總裁劉軍負責。

以前,小米通常是按照產品線來進行業務劃分的,比如電視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運營此前在同一部門,一直由王川領導的電視部負責。但是此次調整後,小米按照工作職能進行業務劃分,無論是電視、手機還是生態鏈產品,其在中國的銷售都由王川領導的中國區負責,而在海外的銷售由王翔領導的國際部負責。

此次調整,小米還將集團副總裁、中國銷售市場得力幹將汪凌鳴派往國際市場,也是小米加碼國際業務的一大信號。據近期披露的信息,小米明年還將進入更多國際市場,同時智能電視等IoT設備已經開始向全球市場進發,小米在中國市場已被充分驗證的經驗也將加速在海外市場推廣、落地。

附任命郵件全文:

近期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詳解阿里架構調整:激進加碼新零售,阿里雲「收歸集團」
科技巨頭不再是香餑餑?亞馬遜第二總部落戶紐約 當地人不買賬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