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入券商,不交稅

入券商,不交稅

「牛市的券商是爺爺,熊市的券商當孫子。」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鐵馬

···

北京金融街,上海陸家嘴,承載了太多券商金融人財務自由的夢想,也讓太多人「遍體鱗傷」。

但金融這碗飯就是這樣,你以為飯里有糖,結果發現糖里有屎,屎里還有毒…

今年沒有跑毒成功的陸家嘴高富帥研究員們,甚至還推出了這種自暴自棄的「毒藥」研報,以示抗議:

1.

/ 出道即是巔峰/

李阿毛,28歲,某扛把子券商的研究員,老家人都叫他陸家嘴高富帥。

今早,他擠著要死人的二號線,艱難的從廣蘭路到了陸家嘴,扯了扯在地鐵上被擠得皺皺巴巴的鵝牌羽絨服,扶了扶鼻樑上架的G牌眼鏡,換了個手提著他的B牌公文包。

不是他裝逼,而是因為這是金融人士的三樣「標配」。

自從四年前入職這家券商扛把子的上海總部以來,阿毛每天早上都習慣像個霸道總裁一樣站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60多層的落地窗前,輕啜咖啡、眺望窗外。(這真不是小說情節)

不過最近,他手裡的咖啡已經從40塊一杯的星爸爸變成了公司茶水間咖啡機免費的膠囊咖啡。

而且這兩天,公司為了節約開支甚至連茶水間的咖啡都要限量供應了,他只能喝喝地鐵口便利店十塊一杯的咖啡。

當年一門心思要踏進券商走向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的阿毛沒想到今天公司連咖啡都要削減,不知道明天公司會不會連廁紙也削減。

四年前從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畢業時,阿毛不僅拿到了上海戶口,還成功以base工資稅前15K入職了這家扛把子券商,加上每個月的績效獎金與年終分紅,年入50萬不成問題,有一種出道即是巔峰的感覺。

「當時還是很開心的,我是我們同門師兄弟中工作找得最好的,可能在整個專業里也是排在前面的,你要是有合適的實習生可以往我們這邊送呀,做你們新媒體真是可惜了」。

大半年前,我與李阿毛聊起這些,李阿毛還是一臉眉飛色舞。

2.

/ 還不起房貸的「高富帥」/

但是僅僅十個月,李阿毛的收入情況和生活情況急轉直下。

先是收入。作為賣方研究員,雖然今年行情對阿毛的影響不像買方一樣慘,但也是有一定銷售壓力的。

基於以前實習時接觸到的人脈較多,還有較高的推票正確率,阿毛拉的倉位一年內也總有7、8個月可以排部門前三,引到的資金量也不菲,當然阿毛的薪水也不低。

2015年那波牛市時,阿毛剛畢業沒多久,月工資加年終就拿到了將近60萬之多。

錢掙多了,第二年,阿毛也把自己的住處從張江高科兩千五一個月的合租房換成了在世紀大道地鐵口旁邊七千五一個月的酒店式公寓。

在家裡的支持下,他順便付了首付買了套郊區的期房,雖然貸了小400萬的款,但他也負擔得起。

本來想著趁著年輕多掙點錢實現財務自由,結果今年從四月開始,阿毛碰到了兩個多月都沒有拉來倉位的情況,那幾個月沒有績效就算了,結果到了工作滿三年合同續期的時候,甚至base工資都被打了八折。

別人都是財富被腰斬,但是阿毛的財富是直接從膝蓋開始切掉的。

「我今年太可憐了,一年能不能拿20萬都不好說,我們團隊可能都要被吞掉了」。

七月份,公寓還漲了租,一年租下來要小10萬。阿毛因為每個月要還兩萬多的貸款,不得已,便搬到了遠一點但是租金只要3000塊錢的廣蘭路,又開始了和別人合租的生活。

我問他又和別人合租了習慣嗎,他說:「等等吧,明年房子就好了,我就不用在上海繼續租房子了。但誰知道我還能不能還得起貸款,房子會不會被銀行收走。」

3.

/ 2018,打開券商的潘多拉/

牛市的券商是爺爺,熊市的券商當孫子。

特別是對於研究員來說,賣方研究員有著「殘酷」的年齡限制,以前有個說法:35歲前拿不到新財富的獎,賣方的職業生涯也就完了。

拿到了獎你就可以像首席分析師一樣,越老吹的牛才越可信,附上今年年初各家大佬吹過的牛:

但是今年隨著新財富評選的取消,券商的潘多拉魔盒就被打開了,湧出了一大堆「妖孽」。

例如,下半年開始,一些頭部券商怕影響不好,不敢明著裁員,只能用一些騷操作:比如要求員工自己提交辭職報告、新員工全到基層鍛煉、調整薪酬結構、提高讓人達不到的考核目標來「真」降薪、暗裁員......

先是華融爆出以「調整薪酬結構」來降薪:

又是國某下通知「裁員」:

再例如,有些不大的券商績效沒有,沙雕想法倒是一大堆,像什麼業績不夠,賣房來湊,可以隨意搜一下:

國元證券狂賣上海房產刷業績

還有這種想賴掉年終獎的:

國融證券因年終獎與前員工對簿公堂

當我與「陸家嘴高富帥」李阿毛再聊到年終獎時,阿毛說:「什麼年終獎不年終獎,明年要還是這樣子,我也轉行做你們新媒體去了,多少我還是寫過研報的,我還要還房貸」。

今年,阿毛所在的部門不僅沒招新人,三年來一直沒有人員流出的部門也已經有三個人離職了,一個被新媒體挖走做了分析師,一個轉行去做了CFA培訓老師,另外一個曾經是審計跳過來的又回去做了審計。

4.

/ 買方的苦苦掙扎/

和李阿毛一樣,張大壯也是個研究員,只不過阿毛在賣方,大壯在基金公司,屬於買方。

大壯是上海本地人,家庭條件也相對殷實,是在美國讀的碩士,還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風投部實習過。

回國以後,大壯進入了一家有名的私募,工作剛開始也基本順風順水。

一年前採訪大壯時對我說:「徐翔儂曉得伐?我的目標就是做到澤熙當年的高度,15年牛市我的幾個前輩全都財務自由了誒」。

徐翔

確實,在澤熙鼎盛時期,策略會上如果聽到一個人說,旁邊這個人是澤熙的研究員,全場都會轉過去看他,然後遞名片攀交情。

但是大壯光看到了澤熙的盛世年華,沒看到澤熙背後的血淚。

坊間傳言,澤熙研究員有一條推票規矩就是:推完票兩周內一定要漲,不然罰錢,嚴重的就走人,非常殘酷。

前幾年,買方市場比賣方好做,因為買方可以只為自己公司服務,不對外出具報告,業績靠推票提成,很多基金公司年終獎就以研究員一年推票的漲幅為考察目標,然後按比例給年終獎。

所以賣方不堪拉業績的研究員紛紛擠破頭要往買方里跳,進入買方後,他們也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靠一波牛市實現財務自由,然後再換壓力小一點的工作或者乾脆自己去創業。

張大壯同樣是這個想法,他甚至連創業的項目都考察好了,選好了五角場大學城復旦學校旁邊工作室的地址,就欠一波牛市讓他財務自由了。

但是今年三月以來,符合基金經理要求的牛股並不好找,除了年初借了點CDR概念的東風以外,其餘大壯推的股票雖然都進了公司的股票池,但沒有一隻入選基金經理的重倉股。

所以,大壯在決定他績效考核分數的關鍵人物——基金經理面前待遇急轉直下。

雖然他覺得自己推的股票基本面好、估值低、成長性高,乍一看沒什麼毛病。但大壯推的股票要麼基金經理不選,要麼就是選了以後擔心不漲,總而言之就是沒什麼業績。大壯說:

「冊那,老闆(基金經理)今年手下的基金一大半都是虧的,我們全靠瞎猜的幾隻妖股吊著,大家的收入只有14、15年的一半,現在市場這個事情不是金融學,是玄學。」

鐵馬之前在私募群里看到的一件真事(非杜撰):

今年業績太差了,一幫研究員把財神爺請到了辦公桌上,每天上班前第一件事情先上香,有一天香點的太多把煙霧警報器還觸發了,後來他們買了電子香,繼續每天上香。

5.

/ 別和券商談感情,他們要的是錢/

前三季度,國內131家證券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893.31億元,當期實現凈利潤496.55億元,105家公司實現盈利,未盈利共26家,比上半年再添1家,要知道2017年僅有11家。

再看看以前可以讓券商們大賺一筆的IPO承銷。前十一個月,共計40家券商投行有IPO項目主承銷收入,累計實現收入50.6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141.18億元同比下降64.16%,是近幾年最差的承銷收入紀錄。

另外,往年這時候,各大券商的年度策略會都開始在各大酒店「聯絡感情」,那場面都是:紅旗招展、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而今年,不僅小券商的策略會停辦,參加頭部公司的策略會還要收門票(申萬:6000元/人,華創:3888/5888/6888元三檔),這讓其他研究員們還怎麼淡定?

在鐵馬的調查過程中發現,雖然金融街和陸家嘴的「精英」們都在「相互比慘」,但其實北京、上海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類似浙江湖州、紹興等二、三線城市的小券商。

他們不僅許多營業部虧得厲害,年終獎還變成了「532」,也就意味著年終獎第一年只發50%,完成下一年的KPI之後拿30%,完成第三年的KPI之後才能拿到最後的20%。

也就是說2018的年終獎2020年才能拿全,這些券商里很多人的月收入已經不用交個稅了。

所以,別和券商談感情,他們今年沒得感情,只想要錢。幾天前,在券商中國對於券商薪酬調查的推文下,各券商部門的一線員工「哀嚎一片」:

當然,有句話也說得對:牛市他們賺美了,熊市也別矯情。

各位財富被腰斬的「陸家嘴高富帥」、「金融街小開」們,大家還是想想怎麼屯糧過冬吧。

*為避免再次和八妹失聯,歡迎掃描下方的二維碼

添加八妹微信,愛我,就別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八卦女 的精彩文章:

理財子公司到底是啥?秒懂!
奶茶妹妹的房子為什麼不好賣?

TAG:金融八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