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的人生,不應該只充滿你的碎碎念和咒罵

孩子的人生,不應該只充滿你的碎碎念和咒罵


孩子的人生,不應該只充滿你的碎碎念和咒罵

文丨Jenny


———— / let your kids go / ————

寒冷的冬天,白晝變短,不到6點天就黑了,很多家長也早早把在外面玩瘋了的孩子拽了回來,以免孩子受寒感冒。

路上看到一個媽媽拎著大包小包,拉著孩子急匆匆的趕路,嘴裡還不停的念叨:快點,爸爸在前面的路口等我們,車不能停太久,我們得快點走到那裡......

孩子一隻手拿著一個玩具小粉盒,一隻手被媽媽用力的拽著,一步並作兩步的往前快速走著,還時不時的看著自己手上的玩具。

突然,這個孩子甩開她媽媽的手,摸摸自己的口袋,又翻翻自己挎著的小包包,然後放聲大哭了起來:「不見了,不見了,哇哇哇......「

她媽媽停了下來,滿臉不耐煩,大聲的問道:啥不見了啊,你又在搞什麼啊.......

「是那個小粉撲,小粉撲不見了,我有收好的啊.....」

「哎呀,不就是個小粉撲嘛,你不是還有很多其他的玩具嗎?走,我們快點走,爸爸還在等我們呢,晚了就要罰錢了.....」

小女孩不依,繼續哭著說:「我要把它找回來,媽媽,你陪我一起去找好嗎?」

「不行,我們得快點去找爸爸,快走」

「我就要找,嗚嗚嗚——」

說完,小女孩用力的甩開媽媽的手,一屁股踉蹌著坐在了地上,隨著『咚』的一聲,小女孩哭的更傷心了。

「說了不行就不行,真是越來越不聽話了.....」

這個媽媽一邊斥責著女兒,一邊然把她橫抱起來,不顧孩子的掙扎,快速往前走去,不一會兒就消失在人海中。


孩子的人生,不應該只充滿你的碎碎念和咒罵


01.

孩子哭鬧,比生氣和指責更好的方式是什麼?


很多父母,孩子一哭鬧,情緒也跟著爆炸,不分青紅皂白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斥責,可結果往往是孩子哭得更凶了,而他只好採取更激烈的手段,比如恐嚇,體罰等,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恐懼和難受,孩子什麼也沒有學到。

作家李雪記錄過一件女兒哭鬧的事,讓我印象深刻。


我兩歲多的小女兒,因為一件事情我無法滿足她,非常的失望,然後在那裡痛哭,喊叫發脾氣,不依不饒,無論我怎麼安慰她陪伴她,她都無法停止,(她)爸爸已經憤惱地離開這個房間。我讓自己保持清明,陪著她,觀察著我自己的情緒,女兒用盡全身的力氣痛哭,哭聲撕裂了夜空,她抱著我的腿,嘴裡不斷喃喃地念著她沒得到的東西,滿臉都是眼淚和鼻涕,並且拒絕我給她擦拭。我看著她小小的臉龐,漲紅的臉,被悲傷和憤怒完全淹沒,她還無法理解什麼是「商店關門了」,她所能感受到的就是渴望無法被滿足的失望和傷心,這份傷痛對她來說很真實,而這就是她成長必須要經歷的。作為媽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中正和穩定,然後去陪著她。我抱起她小小的身體,她在我的懷裡放聲大哭,甚至因為憤怒還拉扯我的衣服,我把她的頭捧在懷裡,什麼話也沒說,只是安靜地撫摸著她的後背,慢慢地女兒在我懷裡安靜下來。


很多父母之所以一聽到孩子哭鬧就生氣,忍不住斥罵,其實是想告訴孩子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但又懶得去找方法,所以就選擇一個最快速的方式:粗暴的把孩子正在經歷的情緒掠奪過來,替代孩子消滅它。

但經驗是無法傳承的,只有自己體驗。

就像老鷹為了教小鷹飛行的本領,把它推下懸崖一樣,每個孩子的成長也需要自己親自去感受,去體驗,才能習得一身本領。

何況哭鬧這種非常私人化的情緒表達,只有讓孩子自己學會和自己的情緒相處,才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父母是無法替代他完成的,也不需要替代。

理解「孩子正在經歷什麼」,比「我要他做什麼」更重要,我們不該讓孩子該經歷的人生經歷中,只剩下叨念與咒罵。


孩子的人生,不應該只充滿你的碎碎念和咒罵


02.

孩子,無論你正在經歷什麼?我都陪你


很多人都說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孩子才能感受到愛。

我的一個觀察是,很多父母可以花時間陪孩子玩,陪孩子笑,陪孩子樂,就是不會陪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就會煩,就會炸。

為什麼?

因為很多父母還是不懂得陪伴的真正意義,陪伴的這個定義,應該是,當孩子在經歷他們人生的喜怒哀樂的時候,父母能夠放下自己想要孩子做什麼的主導性,默默地觀察,尊重且陪著孩子去理解、去度過。

剛滿兩歲的小螺號在慶生會中排隊玩戳戳樂時,一直很興奮地插隊,那時候的我一句話都沒說,就一直看著孩子面對別人的抗議時一頭霧水,委屈的快要哭的模樣。

這對兩歲多的孩子來說不容易,她並沒有太多的智慧來選擇不同的情緒來面對這件事。

夜晚回到家,我邊陪孩子玩邊在地板上擺積木,每個積木都有不同的人名,大家在排隊,我用積木解釋著什麼是排隊?什麼又是插隊?插隊會有哪些狀況?

我當然可以在當場大喊女兒「要排隊」,也可以動手拉著孩子去後面排,但是,那是「我要孩子怎麼做」,事實上,孩子正在經歷因自己的行為造成別人抗議的過程,我希望讓孩子走完整個過程,也在這過程中看到孩子的難處,回到家後用一種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排隊。

這是人們從蒙昧到清明,從本能到智慧的必經之路。

無論對孩子或是成人都是如此,從失去一顆棒棒糖,被別人誤會,到好朋友的離開,錯過喜歡的學校,失去一個愛的人,或者損失一筆金錢.....

那些我們曾經以為我們無法承受或者無法失去的東西,我們以為比天還大的災難,終究有一天我們會從中成長,以更有力量和智慧的狀態選擇微笑地去接受它,並從這些經歷中拿到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在她面對喪失時不帶評判地陪伴她受傷的心,在她收穫成就時敞開心分享她的喜悅。


孩子的人生,不應該只充滿你的碎碎念和咒罵


03.

孩子的人生,不該只充滿你的思維和碎念


那個哭著要找回丟失的玩具的孩子,正在經歷「丟掉一件心愛的東西」的難受,而她竭力鬧著要找回來,是在求一個「儘力」、求一個「無憾」:東西丟了我很難過,不過我想儘力去找,如果沒找到,我也就甘心了。

她媽媽既沒有陪著她去經歷這些,也阻止她去經歷,對於孩子來說,這種感受被卡住了,是不完整的,次數多了,會變得矛盾和擰巴。

孩子的人生,不該被父母的思維與碎念左右,無論悲喜,都該讓他去感受。


當孩子穿著新衣服,看著雨停後的沙坑眼神發亮時,放下「我要她乾乾淨淨的」念頭,陪著她經歷那種對一樣事情產生興趣的快樂;當孩子哭倒在遊樂場門口時,放下「我要你趕快給我回家」的想法,陪著孩子一起度過正在面對自己心中那捨不得又玩不夠的情緒;當孩子拒絕學習的時候,放下「那貴森森的學費不要浪費」的念頭,陪著孩子去度過面對學習的困難;當逛夜市,孩子討抱時,放下「這麼大了還要抱」的碎念,理解他想要「跟大人一樣高度看夜市商品,而不是一直看別人腳底」的心情........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段又一段的經歷結合而成,我們只能陪著孩子一起度過那樣的心情,而不讓自己的感覺與怒氣來添亂。

所以,放下你的控制,停止你的絮叨,陪著孩子,放手讓他去經歷他的每一次失落,害怕,難受和遺憾......唯有這樣,他才能生出強大而豐滿的胸襟。


孩子的人生,不應該只充滿你的碎碎念和咒罵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安全教育,是帶孩子去做一些「危險」的事
快樂的父母才能養育出幸福的孩子,每個家長都應該記住這10句話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