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戰爭時日本進軍印度時發生了什麼?為何打一仗就匆匆撤軍?

抗日戰爭時日本進軍印度時發生了什麼?為何打一仗就匆匆撤軍?

原標題:抗日戰爭時日本進軍印度時發生了什麼?為何打一仗就匆匆撤軍?


我們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是比較特殊的,二戰時期的日本是一個一對多的國家,在深陷中國戰場泥潭的同時,日本又開闢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日本此舉讓很多人都無法理解,這種多面作戰的形式,也是日本最後敗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然這個國家都敢向美國開刀,那印度日本也是不放在眼裡的。其實,日本侵略印度和侵略中國,其野心都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明朝的時候,豐臣秀吉的陰謀是,在拿下朝鮮半島後,就將明朝和印度攻克。二戰的時候,日本侵略中國,當然,他們的戰略陰謀中也有侵略印度。


不過,日本侵略印度的時候發生的事情比較奇怪,他們在印度打了一仗就匆匆撤退了。我們的故事回到1942年,,當時日本將中英聯軍擊敗,日軍強行佔領英屬殖民地緬甸,緬甸的淪陷,讓當時的東南亞和南亞一帶就剩下印度不是日本的勢力範圍,英國當時為了保留在東南亞的實力,於是將駐守在東南亞全部英國軍隊撤入了印度。


換言之,在印度這塊土地上和日本人交鋒的是英國軍隊。1944年,德國在庫爾斯克失利後,就開始陷入被動局勢了。此時,和日本是同盟的德國要求日本立即進攻印度,從而牽制英國,以此來扭轉德國的被動局勢,然而,這時候的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是垂死掙扎,不過最後日本還是發動了對英國的英帕爾戰役。


此戰毫無懸念是英國取得了勝利。此戰的日本是非常滑稽的。這場戰役日本在戰前並沒有多做準備,日本軍方下達總攻後,任何進攻的具體方案都沒有給下屬軍隊提供,當時在一線的日本指揮官是盧溝橋事變的罪魁禍首牟田口廉也,他在前線是臨時發揮的。


進攻方案準備部不足,日本的後勤補給也沒有安排到位,日本當時只帶了一個月的軍餉,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這些糧餉中,很多還是活著的豬馬牛羊,他們是趕著這些動物進軍的。因為軍餉準備不到位,日本在戰爭中糧食出了問題,日本兵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作戰,士氣很成問題。



牟田口廉也


除了上述各種準備不到位外,英日雙方的指揮官差距也是頗大的。牟田口廉也有一個「小東條英機」的稱號,他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演講來鼓舞士兵進攻,可以說他是一個大忽悠,此人最出名的一個忽悠是「(日本兵)沒有補給也能夠打仗」。和牟田口廉對決的英國指揮官是英國著名的蒙巴頓將軍,蒙巴頓一出手,大忽悠牟田口廉就知道了厲害,一仗下來,日本就處於被動狀態了。

日本在進攻方案和防禦力量都不足的情況下,只好深入叢林作戰。更慘的是,日本兵趕上了熱帶的雨季,當時日本兵內爆發大範圍的疾病,像瘧疾、痢疾等疾病在日本士兵之間施虐,很多士兵因病喪失戰鬥力,之後牟田口廉下令撤軍。就這樣十萬大軍的日本兵,在經過一場戰役之後,剩下的三萬人就匆忙撤退了。此戰後,日本已經日薄西山了,所以再沒有對印度進行過戰爭。


蒙巴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家老號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釋放400死囚犯回家探親,執行死刑時這些人又全部回來了
西楚霸王項羽如果不自刎,能否有不一樣的生機扭轉乾坤?

TAG:唐家老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