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烏矛盾以後,第一個制裁俄羅斯的國家出現,不是美國和歐洲

俄烏矛盾以後,第一個制裁俄羅斯的國家出現,不是美國和歐洲

俄烏爆發刻赤海峽衝突以後,美國和北約並沒有急著行動,除了口頭上的譴責並不敢真的對俄羅斯做些什麼。儘管波羅申科再三強調讓北約一起制裁俄羅斯,但北約方面卻始終無動於衷。但是有一個小國卻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持烏克蘭,並且宣布制裁俄羅斯,成為衝突事件發生以後第一個制裁俄羅斯的國家。

這個國家便是立陶宛,12月7日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訪問了烏克蘭,並且宣布制裁俄羅斯。制裁的範圍包括參與刻赤海峽逮捕烏軍的20多名海軍高級將領,他們今後將無法進入立陶宛。這位女總統聲稱第一個出來單面制裁俄羅斯並不容易,因為立陶宛是一個經濟和能源方面都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國家,而且他們現在多個部長以及高官都受到了俄羅斯的人身威脅。

但是立陶宛不會屈服於俄羅斯的威懾,因為俄羅斯企圖徹底佔領亞速海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法。立陶宛同情和自己有著相同經歷的烏克蘭,曾經的立陶宛也遭到了蘇軍的侵略,上千平民受傷,但是俄領導人卻拒不承認,法庭也沒辦法將他們治罪。

這就不得不說1991年1月發生在立陶宛的著名「維爾紐斯事件」,立陶宛是當時第一個獨立的獨聯體國家,此時的蘇聯還沒有解體但也已經不遠了。蘇聯先是經濟封鎖了立陶宛,又派出了最精銳的部隊前去進行鎮壓。在這次事件中十多名立陶宛民眾被打死,還有一千名平民受傷。很多人直接被開槍射殺,還有的人被坦克的履帶壓死。

這件事情成為立陶宛憎恨俄羅斯最重要的一道坎,立陶宛雖然不是被蘇軍侵略的唯一一個國家,卻是唯一一個被最精銳部隊直接軍事行動入侵的加盟共和國。所以立陶宛和俄羅斯之間的仇恨由來已久,但是立陶宛又和烏克蘭有點不一樣,整個立陶宛國內只有不到6%的俄羅斯人,而烏克蘭有40%的俄羅斯人,這讓立陶宛的全體民眾的指向性更加明確。

作為一個小國來說,直接和俄羅斯叫板實在是勇氣可嘉,但制裁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了。所以烏克蘭和立陶宛聯合起來呼籲歐洲各國趕緊行動,最好不要讓俄羅斯軍艦停靠歐洲的港口並且嚴厲制裁他們的經濟,這對於歐洲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武備 的精彩文章:

印軍破獲巴鐵美人計間諜案,威脅進行閃電式打擊,卻跨不過雷區

TAG:環球武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