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看透生死真相後,還需要積極生活嗎?

看透生死真相後,還需要積極生活嗎?

問:請問您是如何看待孤獨的?我們學生應該參加到熱鬧的活動中,還是活在一個人的自在中?

周國平:我的體會是兩者都需要。當然,因為性格和志向的差異,兩者的比例可能是因人而異的。我不排斥與人交往和參加活動,關鍵是交往有沒有質量,活動有沒有意義。如果只是圖熱鬧,怕孤獨,我覺得你就應該反省了。

盧梭說,獨處是最美好的享受,最受不了的是跟人聊天。我和他有同感。我一直認為,獨處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不能獨處的人,內心一定是空虛的,這樣的人聚在一起,是空虛的相加,得出的仍然是空虛,會有什麼意思?

你應該是自己有了豐富的積累,然後去見同樣有積累的人,互相饋贈,彼此受益,這才是高質量的交往。

問:周老師,你的人生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呢?你在人生經歷中,有哪些最難忘的人物和事件呢?

周國平:一言難盡。一種經歷留下的究竟是經驗還是教訓,也真難以分清,因為人只能活一次,無從比較。我只知道,無論成功或失敗,活著都是非常美好的。

第二個問題也許只有臨終時才能回答。現在我只能僅限於說,我最難忘的人物中有男人和女人,我最難忘的事件都涉及友誼和愛情。

問:前幾年在伊朗,有一個女性因為跟人通姦被判宗教的極刑,用亂石砸死。通姦在極端宗教國家是極嚴重的道德問題,而同樣的行為在別的國家就可能不算什麼。我想問,道德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是否可以超越宗教或者地域?

周國平:道德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具體的道德規範,因為文化傳統、宗教、習俗的不同,差異可能非常大。但是道德還有一個更高的層次,就是人性的層次,應該用這個更高的層次來判斷具體的道德規範。

人性是最高的標準,合乎人性的是道德的,不合乎人性的在本質上是不道德的。伊朗的石刑明顯違背人性,所以是極不道德的。道德的最高標準不是某個地方的風俗或宗教傳統,而應該是人性。

問:我時常不記得有沒有鎖門,不確定有沒有闖紅燈?總是要回頭再確定一下。老公說我這是強迫症,我們起了爭執,我覺得這只是思想懈怠,意識模糊。其實我們已經按部就班的做到了,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出錯。所以養成一種好的習慣非常重要。這種現象到底能不能稱之為強迫症?還是歸屬到習慣記憶的範疇?

周國平:你和你老公的爭論,你養成一種好的生活習慣,譬如說你生活細節方面比較仔細,鎖門啊什麼的。老公說你是強迫症,你覺得不是。

我在家裡的處境和你差不多,在我老婆和孩子眼中,我也是有強迫症的,我這個人也是一個非常細緻的人,生活的細節我會很注意的,其實也不是我特意注意,就是一個東西我一定要放在它應有的位置,固定的地方,這樣容易找,這一類的習慣其實是我從小就養成的,所以呢,一旦家人不是這樣,他們比較粗放,比較狂放,我就會感到很不習慣,他們就會說我是有強迫症。

據說天才是不拘小節的,後來我就發現我老婆和孩子都是天才,唯獨我不是,你在你家裡也是這樣的,沒關係。

問:你主張要看透生死,那麼我必然要死,還苦苦拼搏幹什麼?我是否就應該充分滿足自我,享受人生?

周國平:這是尼采和叔本華的區別。叔本華認為人生是虛無的,應該解脫出來,滅絕生命的慾望,沒有必要拼搏。尼采不一樣,他其實也認為人生是虛無的,本質上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我們並不因此就不熱愛生命了,而因為熱愛生命,我們就要為本為意義的生命創造出一種意義來。

他有一個比喻,說生命就好像是一個美麗的女子,我們已經懷疑她了,不相信她了,但是我們仍然會愛她。我們即使看透了生死,仍然不能抵禦生命所具有的魅力,對生命的熱愛是出自生命的本能,這種本能是任何悲觀的理論都壓制不了的。

其實,我覺得,看透生死不一定會使人變得消極,如果把握得好,可以使人更積極,但同時又更超脫。所謂更積極,是指你能夠更清醒地分清主次,你可以在正確的方向上去拼搏,去爭取你真正想要、對於你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同時,當你在拼搏中遭受挫折時,你又能用一種超脫的眼光看待。在人生中,積極和超脫都需要,困難在於把握好分寸,二者之間有一個平衡,偏於哪一面都不好。

問:周老師說:「人有兩個自我,一個身體小我,一個理性自我。」想問老師當小我遇到世界的迷惑困難,各種痛苦的時候要以怎樣最快的速度激發那個大我讓小我跳出這個痛苦的圈子?

周國平: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其實大我小我是個比較形象的說法,我是這樣想的,我說的大我實際上就是指一種那個,比如說你是個基督徒的話,那這個大我可能就是上帝,如果你是個佛教徒的話,那這個大我可能就是佛,覺悟,就是一個人生的覺悟,如果都不是的話,那實際上還有一個理性,或者說你是一個有靈魂的熱,就是有一種精神性的自我,那麼這個說起來容易。

你提的問題非常好,就是小我遇到糾結的時候,怎麼樣能趕快找到大我,而且大我給你幫助,那實際上我想主要有兩個條件,一個就是大我是經常在場的,你的大我如果是經常躲起來的,經常是睡著的,那你就找不著它了,或者說它該醒的時候它也不醒,另外一個就是大我要強大,它要真能幫到你,那麼怎麼樣讓它經常是處在一種在場的、一種清醒的狀態,又要讓它強大呢?

我想這其實也沒什麼好的捷徑,特別容易的方法,實際上我想還是一個人平時,如果你是注意你的精神生活的,你是經常能夠去看那些偉大的書,我就說實際上那些人都是大我非常強大的人,那些寫出那些經典著作,寫出那些偉大的書的人,他們都是大我非常強大的人,你可以受到他們的啟發,他們可以給你大我給你加持,給你發力。

另外的話我想你就是,你自己哪怕你沒有遇到問題的時候,你不要遇到問題才去找它(大我),你沒有遇到問題的時候你也經常去找它(大我),就是說你經常和自己的靈魂對話,就是你的靈魂經常在場,經常對話,我是有一個辦法的,譬如說寫日記,寫日記是一個特別好的辦法,實際上就是和自己的大我對話,小我和大我之間的對話,這個過程實際上可以讓你的大我經常處在一種清醒的狀態,經常能夠幫到小我的這樣一個位置上面。

長按下方二維碼

添加周國平小助手微信:aizhixiaoshu

了解周國平老師最新動態,

每周還有機會獲得免費贈書呦~

愛情跟友情有啥區別?

讀者問

極端的愛情好說,如痴如醉,要死要活,覺得一刻也不能分開。嚴格的友情也好說,比較理性,互相尊重,彼此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但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尤其是在這兩個極端的中間位置上,愛情和友情的界限的確是模糊的,可變的,相對的.....

周國平

想知道周國平老師完整回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婚姻中最應該考慮的是什麼?
平庸是最大的不嚴肅

TAG:周國平 |